APP下载

影响研究生形成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因素分析

2017-05-30吉宗香

体育风尚 2017年12期
关键词:研究生

吉宗香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并阅读大量文献进行总结、归纳影响研究生形成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因素,总结出研究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指出研究生产生体育锻炼兴趣是进行体育锻炼的前提,有助于形成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经研究发现:半数以上的研究生无锻炼习惯,而且男女差异大。学校因素影响着研究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并针对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建议。

结论:影响研究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养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研究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即: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体育锻炼的动机;性别因素;对体育锻炼的认识;遗传素质。另一方面是外界因素的影响,即:学校因素;师资及设施的影响。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还有待研究。

建议:

(1)加强学校对研究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引导

(2)积极引导女生进行体育锻炼

(3)增加体育设施的资金投入

关键词:研究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教育学分析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接受教育的最高阶段,也是学生在专业能力水平、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等几个方面得到提升的关键阶段。学习虽至关重要,但无健康即无条件学习。因此,研究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尤为重要。另外,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是健康之本,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即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完整的人。作为研究生,即将离开校园走入社会,脱离校园的一切氛围和课程设置及要求,是否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与在校期间的坚持密不可分。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既是学生走入社会健康生活的重要保证,也是国家全民健身的最终目标。通过搜索及整理文献发现,关于研究生形成体育锻炼影响因素的研究仅几篇,且在概述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以研究生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以便为研究生如何形成体育锻炼习惯提供建议,促进研究生身体健康状况。

一、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相关概念

通过搜索大量的期刊文献以及询问专家学者有关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定义,可解释为人们在后天的体育锻炼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并成为人们高度自觉并成为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对于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评定指标為:参与锻炼的人每周参加的体育锻炼次数必须3次或3次以上,且每次锻炼时间要在30分钟及以上才可评定为具有体育锻炼行为习惯。根据上诉界定,体育锻炼行为习惯也有主要表现特征。第一:参与者所锻炼的体育项目要用明显的价值取向;第二: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第三:锻炼内容和方法合理且相对固定;第四:体育锻炼行为方式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稳定的行为方式。

二、研究生体育锻炼现状及教学现状

(一)研究生体育锻炼现状

根据黄永飞、刘冬梅学者2008年在《高校在读研究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中的分析可知:研究生大多数选择在下午和晚上进行锻炼,并且在性别上有差异,未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女生多于男生。在锻炼项目方面,以羽毛球、跑步、篮球、乒乓球、足球、排球、跳绳、健美操、网球等,锻炼时间一般在半小时以内,一般以轻度流汗为主。总体来说经常锻炼的研究生却占少数。研究生锻炼现状不容乐观。

在唐照华学者的《普通高校研究生体育意识现状的研究与分析》中提到,虽然多数同学认识到体育锻炼有利于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但仍有同学认为每天坚持体育锻炼是不必要的,更有部分同学对正确的健康观念较模糊。综上所述,研究生的体育锻炼观念较弱。

(二)研究生体育教学现状

同样在黄永飞、刘冬梅学者2008年《高校在读研究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中的分析可知:各高校基本没有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部分学校将研究生体育课程设置为选修课,少部分研究生通过本科生开设的体育课程进行跟班学习。大多数高校对研究生举行一年一度的竞赛活动,如篮球赛、羽毛球赛等,但仅是选择性参加。由此可知,各高校对研究生体育工作重视不够,仍有很大改进空间。

另外在《我国研究生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指出,国家规定的政策未被充分的落实,研究生体育课程开设的比例较低,并且在师资及体育设施方面也有所缺乏。由此也可证明研究生的体育教学现状有待改进。

三、研究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影响因素

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影响研究生形成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因素主要在兴趣、爱好、性别因素、个人健康状况、对体育锻炼的认知情况、体育锻炼环境、教师因素影响。

(一)自身因素的影响

1.研究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研究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程度是决定他们是否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基础。兴趣、爱好是推动人们进行任何事情的动力,更是养成某种行为习惯的前提。经过参考文献发现,新型产品的出现占据了研究生大量的空余时间,使得部分研究生放弃了对体育锻炼的坚持,另外体育成绩的差异也影响到研究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加之研究生期间,大部分专业以做实验和研究学术为主,空余时间变得宝贵,使他们的兴趣爱好转为休闲。最重要的是体育锻炼是重消耗体力的过程,多数研究生也由此抵触体育锻炼。

2.体育锻炼的动机。根据《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心理学因素分析》中指出:“体育锻炼动机,是指推动体育锻炼者去从事体育活动,以满足对体育锻炼需要的意图、愿望和信念等等,或者说是体育锻炼者针对某种特点的需要目标而发出的一种内驱力或冲力①。”由此可知,进行体育锻炼是有目的的活动。经过搜索调查类文献可知,绝大多数参与体育锻炼的研究生是以增进健康为目的,通过运动给自己带来快感,并通过运动拓宽自己获得友谊或进行社会交流的机会。部分锻炼的研究生则是以减肥为目的,由于运动的效果是一个缓慢持续的过程,并不能及时反馈给锻炼者,由此也影响了一部分运动参与者习惯的养成。而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研究生则认为并不只是体育锻炼得以获得上述体验。由此可知,锻炼的动机不同,影响着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形成。

3.性别因素。研究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根据《在读研究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因素的调查研究》中具体的调查数据可知,有锻炼习惯的研究生男女比例约为2;1,并且男研究生的体育锻炼比例相对均衡,而女研究生各群体的分布明显不均匀,有锻炼习惯的群体处于劣势。出现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男女比例差距大的原因除了生理因素外,还有环境因素,兴趣爱好等,需进一步进行研究。综上分析,性别差异也是影响研究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因素之一。

4.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因素对某一习惯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个人对其行为的认知水平与认知方式,直接影响该习惯的形成。②”经过搜索大量文献及走访调查发现,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方面的认识的研究生主要分为四个方向:一、体育锻炼很重要,积极参加锻炼;二、体育锻炼很重要,偶尔锻炼或不锻炼;三、体育锻炼重要性低,一般不锻炼;四、体育锻炼很重要,受身体影响无法锻炼。上述四种情况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研究生,基本形成了锻炼的习惯,其他研究生美域形成锻炼的习惯,上述因素除了认知外,还与体育成绩的好坏有关,在其他文献中发现,体育成绩差的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较差。这也说明体育锻炼习惯与体育锻炼的能力有微妙的关系,体育锻炼的认知程度是影响体育锻炼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5.遗传素质。人类的身高、易胖体质、运动能力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这三个方面也是影响人们选择性的进行体育运动的因素之一。首先,身高在追求高度、远度方面的运动有着天然的优势,并不是完全的优势。体重也是在追求速度、耐力方面的影响因素之一。这使得一部分人主动避开篮球、跳远、长跑、短跑等项目。因此在参加体育运动时,不同运动能力的人,就会有优势和劣势之分。经过搜索大量文献发现,研究生在参与运动时,也会因先天的运动能力好坏进行选择是否参加运动。

综上所述,研究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参加体锻锻炼的动机、性别因素、对体育锻炼的意识以及个人的遗传素质是影响他们这个群体形成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主要自身因素。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仍需要克服自身因素,迈出自身因素的影响,才能逐步形成。

(二)其他因素的影响

影响研究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因素中,除了自身因素外,学校和教师因素也影响着研究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

1.学校政策因素。在《我国研究生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指出:在几个重点省市对具有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的学校进行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学校没有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缺少学校的积极引导,研究生的体育锻炼情况也随之受到影响。

2.师资及设施的影响。随着教育事业的逐步加大,高校招收了越来越多的本科生,使得运动场地和师资严重缺乏,根据搜索文献发现,本科生上课期间,几乎占据所有上课场地,甚至部分学校的舞蹈类公共课在篮球场或者网球场等场地上课,使得研究生的课程无法开展,再加上给本科生上课的工作量不断加大,使得体育教师忽略了研究生的体育教育需求,师资及体育教学设施的不足制约着研究生体育课程的开展。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影响研究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养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研究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即: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体育锻炼的动机;性别因素;对体育锻炼的认识;遗传素质。另一方面是外界因素的影响,即:学校因素;师资及设施的影响。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还有待研究。

(二)建议

1.加强学校对研究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引导。学校方面,应积极开展研究生体育课程,设置应有的学分制,督促学生进行练习。另一方面,应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竞赛、运动俱乐部,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2.积极引导女生进行体育锻炼。基于女研究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比例较少,学校应结合女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适合女生运动的项目课程,督促女生进行体育活动。

3.增加体育设施的资金投入。体育设施充足,是吸引學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手段之一,并进行宣传标语和图册的设计,在学校播放宣传片,加深学生对体育运动有益身心健康的印象。

注释:

①顾民.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心理学因素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2009,6(25):148-149.

②康健.影响大学生形成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因素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3(26):155-156.

参考文献:

[1]李芋杉,王小莹.中学生运动动机与体育锻炼行为相关性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视角[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6(04).

[2]么广会,张龙,苏涛,潘子辉.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阶段性变化的实证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6(02).

[3]金凯.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体育教育与体育锻炼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1):116-118,125.

[4]庄容,尹敏,吴秀美.在读研究生与本科生健康意识、体质健康、体育锻炼状况比较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9(4):84-87.

[5]莫连芳,宋建美.对研究生开设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6(2):114-115,122.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研究生
研究生美术作品欣赏
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作品欣赏
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研究生会在研究生教育及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研究生就业遭拒是因为学历太高吗?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