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月卯:临帖和创作为什么会脱节

2017-05-30刘月卯

公关世界 2017年10期
关键词:圣教序王铎临帖

刘月卯

临帖展非常及时,也非常有必要。特别是在当下,中国书法艺术特别需要一种传承与发展。从来稿来看,目前全国的作者们对传统的取法还是比较多元的。历史上这些经典作品都有所临摹,甚至原先不被关注的,包括一些写经体以及清代、近现代的一些书家作品也有涉猎,吴昌硕、齐白石甚至白蕉都有人在临摹。临帖展对大家静下心来潜心传统经典,必将有积极的促进。

从进入终评的600多件作品来看,大家在选择范本上还是明显感觉到比较“挤”,历史上有些书家或者有些作品被临摹的比较多,但有些临摹的比较少。宋元明清被选择临摹的书家作品是比较多的,“宋四家”中,苏轼、黄庭坚、米芾这三家明显比较多。元代赵孟頫,明代文徵明、董其昌,清代王铎,都是屡屡被临摹的对象。临摹晋唐虽然也有一部分,但是我觉得把握上还不够出色。特别是在唐楷的选择上,除了对褚遂良的把握,对欧体、颜体、柳体,可能比较出色的作品比较少。这几年来,大家不约而同在取法上挤到一条道上来了,有一种扎堆的感觉。

临帖要尽量忠实原帖

我觉得临帖展要尽量选择那些比较忠实于原帖的作品。对那些意临甚至带一点创临色彩的,可以适当照顾一点,但是这些不能占为主流。现在这些作者们,因为大部分人看到原作的机会毕竟少,基本上就是通过印刷品再进行对照、临摹。有些作者盲目把一些经典作品进行放大,比如说对“二王”的尺牍,还有张芝《冠军帖》,甚至《万岁通天帖》上的几个帖,有的人放大成六尺整纸大字进行表达。现代人的这种勇气是可嘉,但是放大以后那种临摹和原帖的韵味相比,总感觉欠缺很多东西。虽然比原帖在气魄上可能强化,但是细节的东西也减了很多。仔细看这些人临的笔法,我感觉是描摹的痕迹太重,很多作品都是点画缺乏古人那种自然的书写。所以如何科学临帖,如何找到临帖的突破口,这可能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临帖展,我感觉到当下书坛里古法的缺失。我教学生,重点给学生讲临帖。我说临帖的过程就是一个寻觅古法的过程。古法找到了,我和古人就接上茬了,这样才能够走近古人,走近经典,才敢说我们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实现一种传承。现在很多作品在和古人的衔接上,有的猛一看形做得还行,但是里面的基本点画,包括点画之间的韵律,感觉和古人不甚相合。

只有号召广大的书法家、书法作者临帖,我们才有可能实现对中华民族书法文化的传承。很多有一定影响的名家,现在水平下滑得厉害,我想主要原因,就是不重视临帖了,总感觉我现在已经形成我的风格,可以在当代书坛立足。其实不是这样。中国书协举办临帖展,完全可以让这些重点书家、名家都来临帖,要起一个带头作用。同时学术上跟进,让专家学者对历史上这些经典临帖作一个科学的分析,看看究竟怎么临帖。

这次展览当中,有些作者投机取巧,通过灯箱、拷贝等等手段,其实这最多叫做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临。这些作品已经被评委发现了,没有让它进入复评。临帖的目的是为了用,如果临不能用于创作,你这个临摹就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在临帖上,我主张尽量要接近那个年代人们用的笔、材料或者按照当时写的字的大小。学生可以到博物馆的历代法书展去看看原帖,再买一些高清晰法帖来临。

我从来不主张学生意临、创临,那基本上就是自欺欺人的一种说法。你还没能临像,就要意临,肯定是不太好。临帖就老老实实地临帖,你不要老想着自己,应该想着古人。我对学生的要求是,每天只要拿起毛笔来写字,第一件事就是临帖。然后还要读帖,读和临并重,加深对帖的理解。

一个书家要坚守一家一碑一帖

临帖和创作,为什么很多人脱节?中间我认为缺乏一个养帖的环节。比如临《圣教序》,如果单纯地就是看拓片写《圣教序》,你想象不到王羲之当年写字的那种感觉,所以我要借助一点力量,借助“二王”体系这些书家们。我会看看米芾的行书,或看看董其昌的行书、赵孟頫的行书,甚至王铎所临的《圣教序》,参阅这条主线上这些重要的书家。在学习他们的同时,我就实现了对《圣教序》新的感悟,这是一种方法。

还有,要强化对碑帖的感情。我特别反对拿过来就临,临一下就放下,这个习惯特别不好。水过地皮湿,甚至就是蜻蜓点水,对这个帖还没有掌握。我主张一个书家要坚守一家、一碑、一帖,这是最基本的。比如我立足宋人米芾,我选了《苕溪诗》或者《蜀素帖》,那么为了学好米芾,我必须把王献之牵出来,看看米是如何学习借鉴王献之的。再往下牵出王铎,看看王铎是如何借助米芾这个跳板去追“二王”的。这样临帖要求比较高,一是加强书家的理解,而是对整个书法的链条会理得非常清楚。我觉得这是一种科学的临帖方法,我这样做,也教学生这样做。这样就让脱节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再有就是要學会对帖的“举一反十”甚至“举一反百”的能力。对帖上字的用笔、结字的特点,要形成一种记忆。历史上很多名家都是借助了某个帖,而创造一种自己新的风格。比如说吴玉如先生,给他启示最多的是《伯远帖》。《伯远帖》就5行47个字,吴玉如先生通过这个达到“举一反百”的能力,掌握了帖上每个字的特点,形成他对王字的继承和超越。白蕉先生也是这样,他特别喜欢晋人尺牍。如果分析白蕉先生的用笔结字,其实写得很平和,没有故作惊人之态,但是这种韵味比较醇厚。为什么醇厚?他就是非常真实地走进了晋人尺牍的表达方式。沈尹默先生则是在点画的锤炼上非常厚实,所以看沈先生的字就感到铁画银钩。这些大家都是结合自己的特点、性情,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找到一个突破口,实现对某个帖的一点继承和发展。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好了。

猜你喜欢

圣教序王铎临帖
临帖孙过庭《书谱》
“止哭神器”等十五则
止哭
浅谈我对硬笔书法临帖与出帖的理解
临帖创作解说词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技法解析(一)
从《十六龄女士杨莲之集圣教序诗》看杨莲之诗歌创作
漫画
我的临帖总结
《圣教序》及其临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