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门里乐翻天 再唱山歌给党听

2017-05-30宋长旺

党的生活·青海 2017年12期
关键词:日报社全村工作队

宋长旺

互助土族自治县塘川镇坪地村地处干旱浅山区,是青海日报社定点帮扶村。全村常年居住农户126户,总人口467人,全村精准识别扶贫对象50户184人。多年来,坪地村人均年纯收入一直增长缓慢,201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2600元,父老乡亲们一直处在十年九旱且产业单一的困境当中。

2015年10月9日,在青海日报社党组领导语重心长的嘱托声中,青海日报社扶贫工作队前往互助县塘川镇坪地村,担当起了精准扶贫的重任。

在100多人参加的群众大会上,工作队向全村的父老乡亲承诺:精准扶贫就是要瞄准像坪地村这样的特困山区、特困群众、特困家庭……为让精准扶贫切实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到家庭,扶到全村,工作队现在向乡亲们郑重承诺,如不甩掉大家的穷帽子,绝不会离开村子一步!

于是,在过去的700多个日日夜夜,他们用满腔的真情和汗水表达着对这方土地和百姓的深深热爱——

找出“病症”下好良药

从驻村那一刻起,工作队全体成员深入全村126户农家调查摸底,精准识别,张榜公布,最终将全村50户184人纳入扶贫对象,全面实施建档立卡,筹划产业实施方案。通过多渠道调查了解,掌握了全村群众的所思所盼以及村情、现实状况、贫困成因,认真剖析梳理后,全村整体致贫的“病症”也随之清晰地显现在工作案头。

一百多项产业扶持项目措施能否落实,是对工作队每一个成员提出的巨大挑战和考验。

面对如此多的攻坚难题,工作队每一个成员没有给自己丝毫的退路,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当中,工作队成员从点点滴滴入手,认认真真做好全村50户184人精准扶贫对象的申报、建档立卡、产业实施方案及全村三年整体规划。同时紧紧围绕村里各类扶贫难题,每日清晨出发,十数次冒着连绵阴雨、风雪严寒,赶往30多里的县城,于早上上班前,或等候或穿梭在县属相关部门,将各类项目申请报告递交到主要负责人手中。一次不成去两次,两次不成,再去十次八次。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全村农作物严重歉收后的民政救济、人畜饮水难题、水电路配套设施和全村变压器、农电网改造、绿化美化村庄、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健康卫生和家政培训以及后期美丽乡村等投资500多万元的几大项目全部审批通过并付诸实施。

不仅如此,人畜饮水施工急需用电,他们及时联系供电部门和就近小学畅通电路;工地需要劳力,他们就挨门逐户动员强壮劳力及时赶到工地;农电网改造时,农家建房的物资堵塞施工车辆,他们就及时说服户主清除障碍,让整个工程畅通无阻;春季绿化美化家园劳力不够,他们把自己当成强壮劳力,亲自带领乡亲们挖坑植树,种花种草,绿化工程圆满完成后,又逢春旱,急需要给花木浇水用的水罐,村里无钱购买,他们就自掏腰包买来水罐,适时给花草树木浇上了水。还有,每每村里有老人过世,工作队成员从来不忘前去吊唁。

为了搞好每一项扶贫工作,面对自己的孩子常年患病,自己两度住院,后又做胆囊切除手术;面对妻子生病、住院,不能随时照顾……面对种种不幸与困难,工作队成员没有向组织提任何要求,而是将自家的不幸和困难化作为百姓谋幸福的强大动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工作当中。

于是,人们在坪地村看到了这样的生动场面:

当姑娘媳妇们将学会的数十道家常菜品和十多种面点轮番摆上餐桌让全家老小品尝的时候;当人们在10万多棵(株)花卉树木间休闲的时候;当清亮亮的生活饮用水被引进家家户户,彻底结束人老几辈人到数百米开外的地方拉水挑水吃的历史的时候;当投资180多万元的农电网改造工程和全村126户人家的引水井等修建项目全面完成之时,乡亲们从内心发出了“党的精准扶贫政策确确实实、真真切切地扶在了我们百姓的心坎上”这样的感叹!

2015年10月中旬至2017年9月,青海日报社先后有500多人次党员干部前往坪地村,为困难乡亲们发放大米、面粉8吨、清油500千克,扶贫专项资金10万多元,个人奉献爱心帮扶金3万多元,还将折合价值30多万元的16副助听器送到十多位听力不便的老人手中,深受百姓赞叹。

“没想到,短短一年工夫,全村扶贫工作就会产生这么多的成效;没想到,一走进村子,看见周围绿意盎然、花团锦簇,眼前为之一亮,短短一年多,一个连年干旱的贫困村竟会变成这般好模样;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工作队的同志与村里的乡亲们关系处得如此亲切融洽;没想到,时间不长,全村2017年就脱贫,全村环保卫生、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各项产业实施方案符合实际,多头开花、多元齐头并进,已融入农民的生活中,这是一种蝶变,是一种崭新的生机。相信下一步的扶贫工作你们会做得更好。”青海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张伟说。

全力打造“西宁后花园”

“美丽乡村建设,以民生建设为基础,原生态绿化建设和传统乡趣生态旅游为核心,产业发展为重点,组織建设为保障,实现全村旅游产业迅速壮大、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明和谐,形成全省独一无二的度假旅游杏花村和离省城最近的西宁后花园。最终,让全村成为美丽富饶的小康家园。”

从2016年至2017年9月,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00元以上,脱贫率达到98%以上;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初步形成,全村以杏花村为核心的主导产业原生态养殖园、种植园、乡趣农家旅游生态园发展达到200公顷(包括林带观光);美丽村庄基本成型。通过加强“通水、绿化房前屋后、村巷两边、庭院”,切实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全村实现垃圾处理率100%,污水处理率100%,院落改造率100%,危房改造100%,村庄绿化率达90%,使全村生态旅游优势更加明显;全村网络电视、通信入户率达到100%;掌握1到2门实用技术的贫困群众达60%;新农保、新农合实现全覆盖;全村义务教育达标率100%,高中阶段教育98%以上;村卫生室建设达标;以千米古朴松木围栏为主题的绿色广场、村道、山坡、庭院建设等美丽景观已全面完成。

2017年6月21日,由青海日报社、青海法制报社、互助县广播电视局共同筹资帮扶10万多元修建的村门在坪地村圆满落成。在雷鸣山响的爆竹声中,村民们兴高采烈地高高托举起那象征幸福的彩门,再将高高矗立而起的大型彩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披挂营造成了一座幸福之门。当一股股浓烈的青稞酒香不断升腾,飘满村庄,溢出这座象征精准脱贫的幸福之门时,王长发老人拉响胡琴,党员王正武刚刚唱响“唱支山歌给党听”时,顷刻间,全场百姓应声附和,共同发出“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党的光辉照我心……”这样酣畅淋漓、直抒胸臆的唱颂。

手持一粒光明种,点亮百姓幸福灯。眼下,全村127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全部到位,42户(不包括8户低保户)贫困户养殖、生态农家院、投资分红等各类产业已全面实施。目前,资产收益的6户贫困户23人已如愿享受到人均500元的分红成果,36户产业养殖户近一半人家饲养的牲畜开始出栏见效;返乡大学生王来业的种养殖基地产业项目已成规模,年收入可达10万元;全村整体脱贫共富,投资融资500万元的美丽乡村项目申报成功;双叉沟整体生态园林和窑洞产业开发也已开始启动;全村已种植花草100多亩,栽植的10万多株花树及其他树种的整体绿化工程已全面完成;2017年9月,投资数十万元,引沙沟河水上山的林区抗旱灌溉工程申报成功,将于近期破土动工。数十项综合产业配套措施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

(作者单位:青海法制报)

猜你喜欢

日报社全村工作队
B站UP 主停更,游戏成“全村”希望
全村唯一收件人
2019年de第一场雪
梦幻老君山
轻盐集团: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集体“失忆”
驻村工作队要参与村庄治理
桥陈村来了一支扶贫工作队
抽自家鱼塘救全村1400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