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会组织参与校园民主治理模式的研究

2017-05-30李彤彤王景瑞

高教学刊 2017年15期

李彤彤 王景瑞

(山东大学,山东 威海 264209)

摘 要:目前高校去行政化趋势日趋显著,学生日益成为校园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而以学生会为代表的学生组织则是学生参与校园民主治理的重要载体。文章以互动治理理论为基础,研究了高校学生会组织参与校园民主治理模式,总结提出“双向”核心的互动治理模式,利用这一机制,可以提高在校园民主治理中学生组织的参与能力与水准。

关键词:高校学生会;校园民主;互动治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5-0141-03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trend of de-administration in universities becomes increasingly pronounced. Student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subjects of campus governance. The students' organizations, represented by student union, are important carriers of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campus democratic governanc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odel of student unions' participation in the campus democratic governance on the basis of interactive governance theory. The interactive governance model with "two-way" as the core is proposed, which can improve the participation ability and level of student organizations in campus democratic governance.

Keywords: student union in university; campus democracy; interactive governance model

一、概述

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1]。在目前高校建设发展中,只有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相互协调、共同协作,才能达到共同治理、高效管理的目的。高校学生会作为高等院校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大学生参与校园民主治理的重要载体,其参与校园治理有助于高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互動治理是指众多具有不同利益的社会成员通过一系列思想、规则和资源的相互交换和作用,来形成、促进并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2]其作为一种新型治理模式,决策的制定将至下而上或通过互动实现,采用这种民主治理模式展示了高校的民主自由和包容性。

二、海外高校学生会民主治理现状

海外高校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历史较长,起步较早,形成了较完善的参与体系,而学生会等组织是学生参与校园民主治理中直接的渠道和桥梁。

海外高校学生会一般独立于学校,并且作为全体学生的代表参与到学校决策中来。

较典型的以美国高校为例,其最主要的学生组织学生联合会(又称学生政府)是由各个学生组织共同建立起来的,它提倡学生勇于向校方事务发言,保护学生的正当权利,为学生提供服务并满足他们的需求。学生联合会一般与学校校长、教师之间有正式沟通渠道,并与他们保持联系和接触。很多学校的学生联合会代表还可以成为学校理事会的正式成员[3],参与学校管理。联合会通过与学校进行交流协商,解决关乎学生利益的具体问题,体现了其代表学生利益的角色价值。

拥有悠久历史的英国高校学生会一直紧紧围绕服务、代表、组织三个定位,为全体学生提供广泛高效的服务是学生会活动的宗旨。学生会提供的服务及组织能力甚至能影响到英国准大学生的择校标准,助力高校争夺生源。学生会还广泛参加校园民主管理与决策,代表广大学生的整体利益。学生会通过自上而下的管理以及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成为学生与学校之间沟通桥梁。

在这一方面较晚兴起的澳大利亚高校,学生会组织自建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维护学生的共同利益,帮助学生丰富公共生活,其在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并完成学业目标方面发挥显著作用。这显著促进了大利亚高校学生会三大重要职能的形成:服务、组织活动和管理社团。

由此可见,参与高校事务管理,维护和代表学生的权益,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服务是海外高校学生会组织的普遍定位和职责。

三、我国高校学生会在校园民主治理中的现实困境

我国学生组织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发展相对不完善,且在团结同学、思想教育、学风引领等方面承载了更多的功能,与行政部门具有高度的联接。

我国高校学生会是在校党委领导、校团委指导下的学生组织,该规定明确了学生会的政治属性。目前高校党委-团委-学生会这样的主体框架,使得学生会的运行与国家高等教育目标相契合,广大学生通过学生组织能够了解接受整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这更好地实现了引导思想潮流,完善思想教育的目标。由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高校均侧重于自我监督,所以学生会参与校园民主治理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模式,需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我国高校学生会治理体系的不平衡、治理能力的低水平和治理制度的不完善,成为了学生会参与校园民主治理的阻碍,主要通过以下方面表现出来:

(一)高校缺少制度保障

当今我国高校普遍缺少学生组织参与校园民主治理的制度及政策保障,所以学生会组织无法充分发挥其定位作用,仅充当了信息上传下达的“管道”。经调查,58%同学认为本校提供的参与校园治理民主的形式与渠道,其民主性程度较低。说明目前高校学生参与校园治理民主性程度不足,存在制度性欠缺。

(二)学生代表大会制度有待完善

学生代表大会是代表学生的群众组织,是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学生参与民主治理的权力机构。[4]但学生代表大会在各校实际运行情况不一。经调查,通过学生代表大会竞选产生新一届学生会的高校仅占22.5%,比例非常低。这说明学生代表大会的职能不尽完善,民主性有待提高,学代会制度有待完善。

(三)学生会在高校学生中威望和影响力下降

学生会是学校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必须代表全体学生的根本利益。而学生会存在的渐趋行政化态势,使得学生会成员心态上“对上负责”(对校方)优于“对下负责”(广大学生),层级观念高于民主精神,造成其在广大同学中的威望和影响力的下降[5]。

(四)学生会参与校园治理的主体意识缺失

学生会在学校事務管理决策方面参与机会较少,缺少实质性参与及落实,并未充分发挥它的应有角色和价值。经调查,67.63%的学生认为目前学生会参与校园治理意识淡薄,缺少主体意识。

(五)学生参与校园治理的渠道单一

在调查中,有48%的学生认为本校民主治理活动缺乏反映渠道,参与途径单一。目前学生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各类诉求渐增。而在社会网络信息化趋势下,学生不能有效与学校沟通时,往往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情绪宣泄或诉求主张。若学校不加以及时引导,会对学校的舆论形象与内部团结产生不利影响,而在这一问题的预防和解决上,学生会“缺位”现象明显。

四、学生会组织参与校园民主治理的互动模式研究

(一)模式建立

互动治理是区别于依靠权力自上而下强迫接受的传统治理方式的一种新型治理模式,互动治理模式中决策的制定是自下而上或通过互动来完成的。

构建校园民主治理的互动模式,需要学生会、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由此从制约学生会治理体系的几个具体障碍出发,构建了如表1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通过球形检验后,利用方差分解主成分法做因子分析后,最终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和由回归法得到的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发现影响学校民主程度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两个因子,即

F1:学生会维权途径及其效果

F2:学生会及学校职能部门维权制度建设

只取对F1有显著影响的因素,结果如下:

F1=0.311B1+0.293B2+0.27B3+0.26B4

B1:学生会是否为学生提供了参与校园民主治理的途径与渠道?

B2:是否通过学生会提供的途径反映日常事务?

B3:向学生会提出的诉求是否反映到了学校?

B4:学生会组织提供的参与途径效果如何?

同理,只取对F2有显著影响的因素,结果如下:

F2=0.312B5+0.351B6+0.31B7+0.364B8

B5:学生是否有主动参与民主管理的行动?

B6:学校相关部门是否及时向同学反馈?

B7:学生会产生是否民主?

B8:学生会是否能维护大学生权益?

综上,因子F1和F2二者共同表达了学生会和学校职能部门对于学校民主建设的重要性。据此本文提出基于“参与机制-联动机制-反馈机制”为主线的新型互动治理模型。如图1所示,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与学生会互动,学生会通过若干方式与职能部门互动,而学校的政策保障和联动机制又实现了职能部门与全体学生的互动。从而达成层次分明、沟通顺畅、全员参与的互动治理模式。

(二)参与机制

参与机制为“双路径”参与机制,首先是“学生事务办理参与路径”,即学生与学生会互动。高校学生会应开辟、创设多种渠道接纳广大同学的意见。以S大学为例,同学通过日常提案、维权热线、“权小威”平台、“青年之声”平台等多条途径与学生会联系,有效保障了同学的合法诉求。经调查,74.19%的同学认为组织学生填写提案最能将问题反映到学校;75.85%的同学认为设立“维权热线”效果最为显著。

其次是“学校事务管理参与路径”,即学生会与学校互动。以S大学为例,学生会以学生代表大会提案工作为基础,将问题反映至学校相应职能部门进行解决;另外,开设处长下午茶与青年会客室,将主管学生工作的学生处与主管青年工作的校团委进行专项座谈,解决相应问题。关乎学校学生发展的重大问题可以通过定期召开校长有约,直接与校长进行座谈。

“双路径”既广开言路,又分门别类解决了不同程度和层次的问题,是互动治理模式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三)联动机制

学生会组织参与校园民主治理需要学校出台相关政策保障,同时构建起学生会与管理部门的“1+1”联系模式。学校需要建立并完善以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校务公开、民主决策制度,重视学生参与民主治理渠道建设。

学生会应建立其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日常对口沟通协调的“1+1”长效机制。当前我国高校均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全面负责学校行政事务工作,但学生会全部直接将问题反映至党委书记、校长等校领导处不符合现实情况也不利于高效解决,所以应建立与各职能部门的日常对口沟通协调机制。以S大学为例,学生会与学生处建立“处长下午茶”机制,定期交流沟通,听取学生意见;专人负责与饮食管理中心联络,时刻保障学生饮食卫生安全;专人负责与教务处、图书馆等职能部门长期合作,建立通畅、实时的沟通渠道等。

(四)反馈机制

及时获知可公开信息是全体学生的权利,所以反馈是学生会的重要职责,包括同学反映的问题解决完毕后向同学反馈解决情况,以及向广大同学宣传学校政策,从而正确引领学生思潮和风气。

反馈机制中主要方式包括点对点反馈、点对面反馈。点对点的反馈方式,即特定的信息针对特定的用户,是典型的小众化传播;点对面的反馈方式,即信息从发送者这个点向受众群进行传输。在校园民主治理中,应综合用点对点、点对面反馈机制,并充分利用新媒体。

以S大学为例,学生会在参与校园民主治理过程中,使用的点对点反馈方式主要有微信、微博私信反馈、维权热线电话反馈、“青年之声”平台反馈等,使用的点对面反馈方式主要有微信公众号推送反馈、张贴海报反馈、利用学生代表广泛宣传反馈、联系院学生会反馈等,并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反馈。其中利用率较为广泛的是微信、微博,以及新兴的新媒体“青年之声”问答平台。经实际调查,77.39%的学生认为利用新媒体进行反馈会有较好的效果。

(五)三个机制相互协调工作

依托自下而上或互动制定决策是互动治理模式的显著特点,在高校的日常治理活动中,全体学生通过“学生事务办理参与路径”联系到学生会,学生会将社情民意收集整理后,通过“学校事务管理参与路径”统一提交学校。因为有联动机制的政策保障(如“1+1联系模式”),该问题经过学校研究得以相应解决,学生会再通过反馈机制向广大同学说明情况,至此一个完整的互动治理结束。

五、结束语

目前,“双向”互动治理模式已经在S大学实行多年,并取得了较好成效,日常提案收到提案几千余份,整理提交并解决了百余件重大问题;“校长有约”召开12期,使学生直接参与到校园民主治理中来;“处长下午茶”召开30期,各职能部门处长与学生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可以看到,“双向”互动治理模式是高校学生会组织参与民主治理的一种有效模式。

参考文献:

[1]陈丽丽.学生组织在高校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和参与路径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2.

[2]李晓颖,代英姿.我国公立医院“法人化”的治理结构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3(8):21.

[3]魏敏敏.高校学生会组织运行与制度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4]弘德湖.喜迎青春盛会,勇担光荣使命

[5]牛金芳.高等学校学生会的法律地位及权利边界[J].高教探索, 2013(3):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