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野下高校资助工作创新研究

2017-05-30李博刘志坚

高教学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创新

李博 刘志坚

(同济大学 学生处,上海 200092)

摘 要:作为当下最为活跃的一个新兴概念,“互联网+”整合了互联网平台、信息通讯技术和传统行业,在各行各业创造出崭新业态。当下在“互联网+”引领的大潮下,高校资助工作也走上了创新之路。继“物联网”诞生之后、云计算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也在最近几年得到了不断的更新发展,为高校资助信息系统建设也提供了技术支持。文章分析了“互联网+”的概念,提出了一个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资助工作信息平台新模式,服务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资助资源的分配、资助宣传工作的开展、资助工作流程的改造等诸多方面。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资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5-0138-03

Abstract: As the most active new concept of the present, "Internet plus" integrates the Internet platform,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nd creates new formats in all walks of life. College funding has also embarked on the road of innovation. 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and big data technology has also been updated in recent years, providing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funding information syst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Internet plus", puts forward a new funding model of an information platform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so as to better serve the funding works including the poor college students' identific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publicity work, working process transformation, etc.

Keywords: internet+; university funding; innovation

国家为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这项工作开展几十年来,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成熟的政策体系。然而九十年代开始的高校扩招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高校在校生中所占比重逐渐上升,政策调整相对滞后的高校资助体系所显现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在“互联网+”浪潮之下,探讨如何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针对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探索高校资助体系创新,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互联网+”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阐述

(一)“互联网+”的提出

在我国,“互联网+”这一概念的初次提出,能够追溯到2012年11月召开的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展览会。在这次大会上,“易观国际”董事长兼CEO于扬先生在其发言中提及“互联网+”这一崭新概念。于扬认为,所谓“互联网+”指的是在将来各行各业的产品与效能将与“多屏、全网、跨平台”的用户场景进行联合,从而迸发出一种“化学反应公式”。两年后的2014年11月,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著名江南水乡乌镇举办了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这次讲话中,李克强总理着重强调了互联网作为“大众創业、万众创新”新工具的重要意义。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正是2015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舆论称之为“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引擎”。此后,在2015年3月5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这也是“互联网+”这一概念首次在官方正式文件中出现。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二)概念内涵

如果以一种较为通俗的方式解释“互联网+”这一概念,即为互联网“加上”各个传统行业。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相加并非简单相加求和,而是通过对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线上平台的利用,使传统行业能够与互联网新兴业态得到深度整合,以此为基础创造出全新的“发展生态圈”。从这个意义而言,所谓“互联网+”可以比作为传统行业添上“互联网之翼”,借互联网东风,使传统行业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

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研究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较为庞大是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所面临的一个现状,这是由于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规模较大,且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这一问题在一部分师范类、民族类院校以及地处中西部的院校中尤为突出。有数据显示,在这些院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高达三成、五成乃至更高。如何使出身经济困难家庭的高校学子顺利完成学业,如何兑现党和国家“不让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读不起书”的庄严承诺,成为摆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高等院校面前的一个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资助政策,其中包括国家奖助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校园地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临时困难补助及其它专项补助等等,截止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奖、贷、助、补、减”为主的困难生资助体系。通过多年实践,上述资助政策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客观而言,我国目前的资助政策体系尚不够完善,政策执行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式不够合理,难以全面而准确地进行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认定工作

作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困难生家庭情况认定的准确性将对学生资助工作效率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到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化和均等化。这就使得如何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这一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成为公平、公正、合理地调配资助资源、切实保证各项资助政策和资助措施真正落实到困难生身上的关键所在。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具有隐蔽性特征,加上认定标准的“动态”性,使得该项工作向来是一个大难题。

第一,不正规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造成学生贫困认定的混乱性。此外,困难生认定的指标设置不合理,在一些高校的评定工作中,个人主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定小组工作过程的公平、公正。

第二,是困难生认定的复查机制不健全。笔者通过多年的学生工作经验发现,“家庭经济困难”这一概念应当动态把握。受资助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会因时间推移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在实际工作中,因为工作经费、人员、时间等等客观因素的制约,难以做到对每一个得到认定的困难学生家庭进行入户走访调查,且学生的实际家庭经济收入状况难以得到准确计算,这就使得高校对困难生信息掌握不够及时、不够准确,使部分“假困难生”混迹其中。

(二)不健全的资助管理体系使得资源分配不公

为实现教育公平,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窘迫的经济状况而失去受教育机会,截至目前我国高校已经广泛建立起了“奖、贷、助、勤、补、免”多元化资助体系。但是这一资助体系在运转的具体实践中,因政策执行的不平衡,又导致新的不公平现象时有发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重复资助与资助不足现象的存在。在目前的自主体系框架内,各项资助政策各有其不同的侧重,这使得各个具体资助项目割裂存在,“各自为政”,缺乏全局性的整合,在政策执行的具体过程中有时又会出现交叉资助、重复资助的情况,客观上使得一些学生有机会得到来自多个项目的资助资金,但另一些学生却仅仅得到单一项目的资助甚至得不到资助,这就造成了“重复资助”与“资助不足”并存的局面。

二是各个不同专业间的差异性带来的不公平。由于高校中各个专业之间各方面差异性的存在,使得不同学科专业学生获得资助的比例和机会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三)资助效益无法评估,资助效果缺少及时反馈

资助工作又被称为“帮困助学”工作,所以资助政策是否达到预期目的,首先要看是否解决学生的困难,其次要看是否达到“助学”的目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这两个指标都是难以衡量的。资助效益的难以衡量,同时导致资助效果缺少及时的反馈。

三、“互联网+”与高校资助工作结合的研究路径

(一)采用定性与定量向结合的分析方式,对大数据采集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从而提高困难生认定过程的可靠性

当前各高校普遍采用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份认定方法以定性为主,缺乏足够的量化指标,主要的量化指标就是“家庭人均月收入”。从统计学角度而言,单一的指标无法提供界定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的充分可靠性。

与此同时,由于极少数学生的不诚信行为,高校所收集到的信息并非百分之百真实。而地方民政部门在审核“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时,一般对学生所填信息并不认真核实。受认定成本所限,高校也很难进一步予以核实,致使一部分家庭经济并不困难的学生也被认定为经济困难生。

首先,在“互联网+”的支撑下可以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采集困难学生相关信息。除了采集传统的家庭类型、家庭经济情况等信息,还可以利用大数据,跟踪学生银行卡、“校园一卡通”、支付宝、手机卡等大数据信息。及时获取贫困生的经济状况方面的数据。

其次,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建立科学的数据处理、评估系统,提高量化分析方法在考察学生家庭困难程度过程中所占的权重,使得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指标体系兼具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之所长,更具科学性与可靠性。同时鼓励开发、建立相关数学模型,提高困难生认定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高校要坚持动态认定的原则,逐年修订完善认定指标体系,还可以定期对学生进行身份认定(如每年一次),以便更加准确、有效地做好认定工作。

(二)信息化辅助资助政策宣传,为资助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最近几年,以中央财政资助力度大幅增加为标志,我国各级财政都加大了对高校困难生资助领域的投入。在此背景下,加强政策宣传通道的建设,对于政策宣传和增加公众信任都有重要意义。

具体而言,一方面运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形式,加强政策宣传。积极引导,精心部署,沿用既有宣传渠道加强对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所颁布的各级、各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同时充分调动和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资源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重视发挥新媒体平台和互联网信息系统在宣传领域的突出作用,通过及时发布最新自主政策消息,提高资助政策的宣传效率。使高校自主工作人员、高校学生乃至社会公众都能够充分了解到相关政策的详细信息。

另一方面,重視舆论导向在学生资助领域的重要作用。通过树立资助育人典型模范,占领舆论宣传阵地,引导全社会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各高校应对受助困难生中的优秀者进行表彰,在全社会范围内宣传贫困生群体中的代表性人物自立自强、心怀感恩,回馈社会的正面形象。这不仅能够在全社会吸引对贫困生群体关注的目光,使社会资金涌向捐资助学领域,也能使更多的贫困学生受到榜样的鼓舞和激励,激发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努力,追求美好生活,实现自我价值。

(三)加强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推动办公流程自动化

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拓展了高校工作的思路和途径。最近几年,与我国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日趋完善相伴随的一个问题是,各高校所承担的学生资助工作愈发繁重,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业务量的急剧增长,二是业务种类的日益增加,三是工作难度持续上升。这就使以往惯用的工作方法难以应对学生资助工作的新局面,传统工作方式面对体量庞大的数据分析处理工作时显得力不从心。新情况带来新考验,广大高校亟需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新方法。

与之相关的顶层设计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更新,更要统筹兼顾、充分考虑信息系统各层次各要素,在高层次上寻求问题解决办法。此外,要做好信息服务,用信息推送来服务学生;建网上办事大厅,用信息化改进学生办事流程和教师工作流程,提高信息平台利用率和服务性,实现学生事务性工作电子化、一站式,提升办公效率。最后,要善用数据挖掘。利用大数据挖掘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全面采集学生各方面数据,以便于进一步分析学生动态状况,了解并解决学生个性化需求。

(四)建立高校资助跟踪评价系统,完善贫困生资助效果反馈体系

为了得到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在接受资助以后是否维持正常生活和学习的信息和反馈,使资助政策和资助资金能够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需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学生个人资助跟踪模式。笔者建议开发“智慧校园”系统。在使用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慧校园里,射频识别卡技术具有广泛的终端应用前景,这一技术可以将银行卡、校园“一卡通”、手机SIM卡集成于手机硬件系统中。具备这一功能的手机,可以在种类丰富的应用场景中完成移动支付,包括到不仅仅限于餐厅、公共浴室、校内零售超市等。还可以应用到宿舍楼门禁、图书馆自助借阅,课堂考勤等。通过对这些基础信息的了解和掌握,可以及时跟踪学生尤其指贫困生的日常消费情况、图书馆学习时间、考试成绩等方面进行综合了解,并对一段时期的学习进展、生活消费等数据进行综合智能评价,以便于进行下一阶段贫困生奖助金的评判和发放。

从长远来看,要善于运用就业工作信息系统和校友工作信息系统,继续跟踪受助学生就业情况、工作后发展情况,进一步评判资助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民选.理想与抉择——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国际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徐国兴.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大学生资助体系中政府定位的中日比较[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3]程育兰.高校贫困生现状及其资助体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4]卜长安.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5]陈权.制度安排中的公平与正义: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制度分析[D].吉林:吉林大学,2005.

[6]刘艳梅.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的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D].四川:四川大学,2006.

[7]曲龙巨.基于和谐理念的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8]赵明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111.

[9]张民选.“回报率”研究与大学生资助[J].教育发展研究,1996(6):31-35.

[10]范先佐,周文良.论教育成本的分担与补偿[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1):22.

[11]张民选,李荣安.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与大学生资助政策变迁及新的挑战[J].教育发展研究,1997(12):32-36.

[12]詹鑫.英国高校改革:学生资助与教育参与[J].比较教育研究,2004(4):59.

[13]高晓杰,武毅英.大学生资助方式的利弊分析与改革思路[J].江苏高教,2004(1):118-120.

[14]徐晓军.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4(5):77-83.

[15]庞丽娟.关注高校贫困生:问题、原因与对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41.

[16]王尧基.试论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设计缺陷及对策[J].复旦教育论坛,2004(2):63.

[17]冯友梅.建立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成长的长效机制[J].中国党干干部论坛,2005(7):10-12.

[18]房欲飞.高校特(贫)困生资助问题研宄综述[J].理工高教研究,2002(2):29-30.

[19]张剑锋,罗浪.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J].江西教育科研,2005(5):21-24.

[20]冯超.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标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20):186-187.

[21]黄鑫磊,毛宇航,王茂运.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工作的思考[J].高教高职研宄,2008(31):42-43.

[22]黃小卉,黄宇星.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校园探究[J].中小学电教,2011(11):38-39.

[23]张文川.云计算与智慧校园的建设[J].电子商务,2012(5):11-14.

[24]宗平,朱洪波,黄刚,等.智慧校园设计方法的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15-19.

[25]王运武.“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转型发展研究:基于系统思维的分析思辩视角[J].远程教育杂志,2013(4):21-28.

[26]黄荣怀,张进宝,胡永斌,等.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4):12-17.

[27]张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方案探索[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11(2):61-65.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创新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