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2017-05-30熊长炜虞晓琼毛峰彭燕周晶
熊长炜 虞晓琼 毛峰 彭燕 周晶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摘 要:针对目前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套混合式教学模式思路,目标是以空间实体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把实体空间课堂教学和虚拟空间网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制定了一套混合式教学模式方案,设计了项目任务方案结构与流程,细分项目任务后制定授课计划。通过一年的教学改革实践验证,学生反映良好,教学效果进步显著。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化;“互联网+”;电工与电子技术;Multisim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5-0123-03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main problems of "electrical technology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urse teaching, a bended teaching modern and idea was put forward。Its aims at combining virtual space network teachingwith entity space classroom teaching that is the main emphasis of the paper. A viable bended teaching design was formulated and the structure and the process of project were designed, then teaching plan was formulated. Though practical verification, the bended teaching reaches better educate effect.
Keywords: bended teaching; theory-practice integrated; internet plus; electrical technology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multisim
高職高专院校的《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是理工科专业知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大多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1],教师通过PPT主讲,学生被动听讲,理论讲授学时比重很大,实践学时比重比较少,教学的效果也不好。我们《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改革课题组提出了一套混合式教学模式方案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较大
当今社会环境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较大影响;经过三年学习的工科学生就业后的工作环境条件和待遇不及其他行业,比如与保险和房地产销售等行业普通员工的工作环境条件和待遇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现在的学生接触社会比较早,对上学和就业关系有一定思考;一部分学生到学校上学就是为了拿个毕业证,计划以后不从事专业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就不高,上课出工不出力;教师和学校的教育很难扭转这种负面影响。
(二)《电工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理论很强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涉及面广,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1],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学生来讲内容也比较陌生,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积极性不高。
(三)《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式还比较传统
目前,有相当大比例的教师和大部分《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内容采用了传统教学模式和手段,以多媒体为主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性讲解,学生被动听讲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低和师生互动都很少,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课堂教学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2],教学效果不好。
(四)学生知识素质也是参差不齐
目前高职高专的生源主要是高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在高职院校学习三年;也有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高职院校称之为2年制大专学生;二者之间知识素质参差不齐,二者内部也是如此。此外2年制大专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数学和物理知识断层,但他们的动手能力要比理论学习能力强。
(五)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深度有待调整
知识是教不完的也是学不完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对于《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有选择性地开展教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的教学重点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很深的理论,而在于培养学生对电工与电子知识的应用[3],这门课程属于大学基础性课程,对于内容的深度要有一定的把控,深层次的内容较适合少数学生;教师把学生引进这个领域,了解最基本的知识,掌握基本的技能,使学生对这门课或领域产生兴趣,而不是厌恶感;更多的内容需要学生在以后学习和工作中,根据需要自己学习。
二、《电工与电子技术》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一)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的思路模式
机械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教学内容需要根据知识点教学内容整合成若干个项目进行任务驱动实施;教学内容的理论不宜讲太深,不能讲太多计算,重点是知识应用。教学手段要丰富,采用多媒体、板书、实物展示、软件仿真、微视频和动手制作电路板等多种手段。由于高职高专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不强,教学要以实体空间的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具体过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虚拟空间网络资源教学为辅,网络资源教学以课外学生自学为主。考虑到教学课时有限,一部分项目任务以软件仿真的方式进行,另一部分以焊接电路板方式进行。分清楚师生在教学中的角色,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少讲学生多做。课程的考核以项目任务的过程考核为主,期末考核为辅。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4],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设计
按照空间划分,混合式教学主要分成实体空间的课堂教学和虚拟空间网络教学[5]。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实体空间课堂教学和虚拟空间网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便达到混合式教学效果。
1.实体空间的课堂教学
(1)项目划分
将《电工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划分成8个项目[6]来学习,整体规划各个项目采用的主要教学手段,合理安排课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调整(表1)。
(2)项目任务结构及流程设计
项目任务结构设计的思想是:先简单了解必备的基础知识,然后布置任务,学生先做,教师后教,最后总结知识与技能和必要的知识提升;内容较多的项目任务可分为多个任务实施。
2. 虚拟空间网络资源教学
根据项目任务涉及到的教学内容,做好相关知识点的微视频,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将网络资源链接到学生手机,方便課堂教学,也方便有需要的学生复习与巩固知识。所有的教学资料包括课程标准、PPT、软件和微视频上传到网络;在网络上做好习题单,网络自动判分;对于计算类习题,给出相应答案,学生自己给自己判分。
3. 实践的教改后授课计划
《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改革课题小组集思广益,多次讨论后形成了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制定了教学改革方案和教改后授课计划,编写项目任务指导书;通过项目任务的实践应用发现不足之处和问题,不断修改和完善授课计划和项目任务指导书(表2)。
三、初步改革与实践的效果
经过一年的改革与实践,学生对课程的教学改革反映良好,教师教学的劳动强度也较以前有所降低。师生互动非常好,师生关系非常亲密,不像以前几乎没有学生回应教师的提问,教师唱独角戏。我们发现整体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很多,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2年制大专生的积极性增强很大;教师教学成就感大幅度地增加,教学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教学的耗材费用也显著提高了,高职院校有财力支持改革才能使得教改得以延续。
参考文献:
[1]李志宇.以混合式学习模式改善电工教学效果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7,4:77.
[2]姜凤利,朴在林,王义明,等.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网络教学改革与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196.
[3]刘凤春,陈希有,牟宪民,等.面向卓越计划的“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5:10-12.
[4]蒋德志,刘运新.基于网络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14,35(2):34-35.
[5]李春燕,尹金锋,王铮,等.国内高校中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的探讨[J].高教学刊,2017,8:97-98.
[6]田玉,等.电工电技术(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