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助推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问题研究

2017-05-30李华刘宋强宣芳马静

中国电化教育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教学点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

李华 刘宋强 宣芳 马静

摘要: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从教育精准扶贫的视角来研究改善民族地區贫困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借助教育信息化的手段,从与农村贫困人口最接近的基层教育机构村小或教学点着手,探究其教育精准扶贫之策。文章通过田野调查、访谈等方法,着重研究了贫困地区教学点的运行现状和信息化助推教学点教学质量提升的问题。研究认为:充分运用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校长及管理者、教师的信息化领导力是根本保障;中心小学教育资源支持共享及教师结对帮扶是持续发展的动力;借用外来的力量(远程指导和辅导)是快速提升的捷径。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民族地区;教学点;教育精准扶贫

一、引言

聚焦2017年两会热点,“脱贫攻坚”成为我国十三五以来的重点推进工作。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面脱贫的关键点。习近平在扶贫工作中多次强调:“扶贫必先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更多贫困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这些论述为我国新时期的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思路。互联网与扶贫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撬动脱贫这一“硬骨头”的有力杠杆。2017年7月9日全国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现场会在甘肃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会议,并作了“精准施策,持续加力,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的号召,再次显示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脱贫所赋予的重任和使命。

十八大以来,教育部在教育领域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精准聚焦贫困地区的每一所学校、每一名教师、每一个孩子,实施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先后组织实施了20项教育惠民政策措施,实现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普及、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学生资助体系、教师队伍建设、民族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提升等领域的教育扶贫全方位覆盖。这些好政策的落地,好政策作用的发挥,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2017年4月下旬,我们课题组深入来到甘肃临夏广河县进行调查,但这里的学校的信息化设施及应用情况并不尽如人意,特别是民族贫困地区的村小教学点问题更加突出。针对民族贫困地区的村小教学点问题的研究,对当前正在实施的教育精准扶贫意义重大,要想打赢民族地区教育脱贫攻坚战,就必须要解决好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教学水平的问题,要根本上解决好这一问题,就必须要从村小教学点抓起、从娃娃抓起。

二、农村教学点

(一)教学点的由来

中国基础教育统计指标解释中对学校的解释是:学校是指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招收适龄人口实施教学活动的教育机构。我国农村教学点的形成主要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解决农村孩子上学难,各地方纷纷提出“小学不出队(即大队,相当于现在的行政村),中学不出社(即公社,相当于现在乡镇)”的口号,几乎所有村都开办学校,由此产生了大量的“乡村小学”。“乡村小学”以其固有的就近上学、传承文化、减轻家庭负担和保障学生安全等方面的意义,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因人口出生率下降,小学布局调整在一些地区展开,掀起了一股农村学校撤并风,出现了今天的“教学点”,也就是不完全小学,形成的“教学点”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原始型教学点”,属于自然地理环境下的必然产物,过去就存在的不完全小学,今天还保留着;另一种是“撤留型教学点”,属于学校布局调整中撤走中高年级后留下低年级作为教学点的产物。众所周知,起过重大历史作用的是第一类。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点)现状

1.农村学校撤并后的教学点

据《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显示,2000年到2010年,在我国农村,平均每天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一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对十个省份农村中小学进行抽样调查,农村小学的平均距离为5.4公里,农村初中平均距离为17.47公里。比如J市A县,1991年全县小学共458所;到2011年,全县小学共169所。20年间,小学由458所减少到169所。如我们所调研的广河县,全县辖6镇3乡,102个行政村,1121个合作社,总人口有25.4万。信仰伊斯兰教的回、东乡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7.7%,是一个少数民族高度聚居县,全县现有小学110所(其中教学点14个),全县代课教师300名,平均每所小学仍有2-3名的代课教师,部分代课教师的教龄已达到25年之久。从学校分布来看,地处陇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的广河县,每10个自然村才有1所小学或教学点。而这些教学点多数分布在大山深处、交通不便,地理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师资力量薄弱,但却又是保证农村边远地区适龄儿童就近入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2.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

农村学校的撤并,在带来了许多问题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一面是儿童出生率逐年减少,一面是日益凸显的城镇“大班”现象。农村义务教育生源数量骤减,导致乡村小学越来越“小”,甚至于“不得不”撤并,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更现实的问题是:农村孩子上学路途越来越远,农村家庭教育负担在加重(接送时间、交通费、陪读等),低龄寄宿大幅增加(带来的儿童成长中的心理障碍或缺失,影响其未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生活设施缺少,学生营养状况堪忧。与此同时,辍学率开始回升,撤并后遗症开始显现。教师担心被撤并下岗,不能安心工作;家长担心农村没有好教师,不惜花重金要送孩子到城里上学,这样,农村学校没有生源,而城里学校人满为患。县城学校为解决教师不足,每年都从下面选调一些优秀中青年教师,这对原本就师资不足教学薄弱的农村学校更是雪上加霜。众所周知,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薄弱环节,近十几年来,国家政策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加入农村教育,为农村教育补充了新鲜的血液,然而,向城里学校的选调,又使得农村中小学校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使农村教育只能恶性循环……。早在2012年9月,撤点并校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就得到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并发布了《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暂停学校撤并。2016年1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有关问题的通报,再次要求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和强行撤并,严格撤并条件,优先保障学生就近上学的需要,切实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长期以来,学校是农村精神文化的中心,教师是乡村社会的知识分子,对于乡土文化的传承、文明的进步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农村学校撤并不是本文研究的,本文所要研究的是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问题,也就是教学点的教育教学问题。

3.教学点质量提升的国家策略及贫困地区教学点的现状

当今中国正在朝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方向发展,教育脱贫已提到了很高的高度,党中央十分重视。中国的基础教育落后在中西部、落后在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教学点是这里最底层的教育机构,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最为薄弱的环节。所以教育脱贫攻坚战,教学点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是其中之的。为了保证教学点的教育质量。教育部于2012年组织制定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实施方案,旨在帮助农村边远地区开出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截至2016年11月底,全国6.4万个教学点全面完成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任务,实现了设备配置、资源配送和教学应用“三到位”。其中,2.5万个教学点接通了互联网,其余教学点则可以利用卫星接收等方式接收数字教育资源;教学点已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6.4万套;34.5万名教学点教师接受了全员专项培训,72%的教师已运用相关设备和资源开展教学。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学点在国家层面从设备资源的配备,人员的培训都已全面实施并实现了全覆盖。但在西部贫困落后的农村的境况并不容乐观,根据调查农村教学点仍面临着许多问题。越是贫困的地方问题越突出,这直接影响着教育脱贫攻坚战的成败。下面列举几个实例:

S小学,是一个四年制的小学教学点,属于原始型教学点类型,有4名教师,59名学生,其中女生29名,男女比例接近1:1;校舍修建于1984年,目前采用复式教学班,一二年级一个教室,三四年级一个教室;学校有1台电脑1台打印机,也是仅有的信息化设施;学生上完四年级后,一般会去4公里外的六年制小学继续上五六年级。学校最年轻的特岗女教师25岁,本科历史专业,现任教教学点1-4年级英语和音乐。

M教学点,也是一个四年制的“撤留型教学点”。有4名教师,37名学生,教师状况本科体育专业1人,专科音乐专业1人,专科中文专业1人,高中学历代课教师1人。年轻的本科体育专业教师是特岗教师,现任教数学课。教室是传统的“黑板+粉笔”。

从以上2个教学点的实际情况中我们发现有这样的一些共性问题:

(1)教学点信息化教学基础薄弱

信息化教学设施几乎是空白。原有的农远工程或教学点配备设备,由于设备老化,无技术支持维护已弃之不用,甚至看不到踪迹。

(2)教师队伍专业结构合理匹配度过弱

近年来,该地区引进的特岗教师以音乐、体育等小学科为主,以解决音体美教师短缺的问题。而事实是,因編制紧,一些完全学校需要音体美教师却进不去。招来的特岗教师被补充到教学点,而教学点更需要的是语、数、英这类学科的教师。在教学点音体美教师专业成副业,使得原本就不相对称的专业结构更加的不合理。

(3)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应用几乎为零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根本没有得到利用,更谈不到利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开出、开齐、开好课的目标。若把以上几点概括一下即:“一薄二空”。一薄是师资力量的薄弱,二空是教室信息化设施空白和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的空白。

(4)教学点教学管理的低水平

村小教学点为方便排课,简化管理程序,简单采用“包班制”:一、二年级语文、数学由一位教师上,只抽掉少数其他学科;由两位教师共同担任一个班教学,语文+品德+其他,数学+科学+其他。这样的搭配方式,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特别是同时上语、数的教师,精力难以分配;不利于学生成长:学生一直面对一、两张脸,一直只受一、两种思维影响,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且思维受限,不利于形成开放性思维;这也为语数教师占用、挪用品德、科学等学科课程、课时提供了可能,严重影响到开出、开足课的要求。

(三)问题分析

1.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应用

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大多数教师没有用信息技术手段上过课,通过访谈教学点校长、任课教师发现,90%以上的教师对教学点资源不了解,教师不知道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网,国家基础资源网上的资源,近年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作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正在持续进行的活动,要求教师人人必需要参加的活动,所以一些教师知道一些,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参加过,只是个别教师有参加。由于没有环境,自然也就没有用跟课本配套的教学资源,教学点基本上仍采用传统的书本+黑板的教学方式,处在开不齐、开不出、开不好课程的状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大多采用手写教案、来自课本。

2.信息化教学设施空白

截至2016年11月底,全国6.4万个教学点全面完成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任务,实现了设备配置、资源配送和教学应用“三到位”。这是教育部2016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报告中的内容。可为什么位列国家、省级贫困县的教学点学校的教师教学仍是“黑板+粉笔”,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问题在于信息化管理不到位,这里有学校管理的不到位,也有上级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缺失;这里有资产管理的不到位、设备运行管理的不到位;导致有的点没有配备设备,有的点设备出了问题学校技术力量不够,上级没有支持解决,时间一长设备弃之不用或被遗失。

3.教师资源配置存在的不合理现象

自2006年,中央实施的一项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特岗计划”,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这一政策一方面解决了贫困地区教师队伍短缺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当地大学生的就业,这是积极有利的方面。但同时也带来了深层的教师专业对口与质量的问题。近年来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农村学校,为落实“两基”任务,开出、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在“特岗计划”引进教师方面一刀切式的着重引入音、体、美等术科类专业,考入这些贫困地区的入职教师又大多来源于三本院校或专科学校。在教师分配中由于编制等原因,这些术科特岗教师进不了村镇的中小学校,却为了安置或是填补教学点的人员空缺进入了教学点,承担了与自己专业并不对口的学科课程教学工作。这不得不思考这样的一些问题,当地的教师招考制度是否适切当地对学科教师的需求,盲目遵从,机械教条的工作方式是否是其问题的根源所在……。同时,这让人们对持有偏见的小三科(音乐、美术、体育),尤其是从那些专科或三本院校毕业考入教师队伍的特岗教师,能否担当胜任教师这个工作,能否得到当地老百姓的认可,都有待考究。我们所调查的几个教学点教师队伍中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教师很紧缺。例如,S教学点一位历史专业的特岗教师在教英语,z教学点体育专业的特岗教师在承担着语文、数学的教学,这样的情况普遍存在;一方面是音乐、美术、体育这些学科的教师短缺,一方面是这些术课教师从事非术科的基础课的教学工作。

4.信息化环境运维无保障

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信息化设备的运维成本在增加,给学校经费支出带来压力。由于缺乏有效运维,学校设备故障和受损频发,难以为教育教学和管理信息化提供有效支撑。目前各地教育信息化经费仍多为项目或专项经费,用于设备运维、更新升级、网络资费、教师培训、资源选购和应用研究等方面的费用缺乏固定、长期的资金支持。这是当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贫困地区的村小、教学点更是困难重重。

这些问题往往并不是那么容易解决,这既需要管理层的决策,上级部门的监督、指导,也需要当地政府的支持和中心校的拉动,当然,最重要的是让县区级教育管理层、校长、教师都认识到信息技术变革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对教学点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性,即使坚守在基层的岗位,也能够让其发挥巨大的潜力。

三、信息化助推农村教学点教育质量提升策略

(一)提高认识,建立信息化推进机制,县区校多方联动形成支持教学点的信息化服务支撑机制

信息技术正从影响教育改革发展的外在因素向内生变量转化,要深刻认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是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所必须的,要建立起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机制,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是关键,需要建立起一把手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归口负责、行政职能处室归口落实的管理体制,要形成领导到位、机构明确、责任到人、工作有力的工作体系。要着力加强对本地薄弱区、薄弱学校与教学点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力度。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明确教育信息化行政职能管理部门,完善组织领导体制,精简机构,整合力量,将教研室、电教室、信息办、装备办等教育系统专业机构的力量整合起来,探索和建立适合本地的便捷高效的教育信息化技术服务支撑机制。在学校层面,推行由校长担任首席信息官(CIO)的制度,将教育信息化作为重点任务,纳入年度的工作考核中。建立建全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措施,鼓励支持教师参加信息化专业培训,监督考核教师参与培训的实效性,防止出现培训走过场、完任务。

(二)转变观念,加强培训,提升干部、校长,特别是教学点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

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离不开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干部、学校校长和教师,这几支队伍的信息素养,是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是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动力之一。农村学区校长、中心校校长、教学点校长的信息素养及领导水平对推进学校信息化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对教师业务水平、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起著指导性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发展方向也会起引领作用。如何提升农村学校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需要作好三件事,一是让校长扮演好信息时代校长的角色;二是发挥好个人对团队的影响力;三是创新学校信息化管理机制。

(1)信息时代校长的角色。一是践行者,即信息化教学的践行者,校长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熟练的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做到“课堂用”“经常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全体教师“普遍用”,来推进和提升学校整体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二是开拓者,即信息化教育的开拓者,校长要把“互联网+”思维灵活地应用到平时的教学管理中,在学校的发展规划、课程改革等教学管理实践中开拓进取,并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出谋划策;三是评估者,即信息化教育教学的评估者,校长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要对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和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做综合评估。校长在评估过程中发现问题、诊断问题并且应用信息化等先进的教学技术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好的校长不仅是一个具有创造性和执行力的好领导,更是一个有魄力和课堂魅力的优秀教师。校长必须将个人的才能、创造力和精力投入到教师团队中,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才能发挥校长的主导作用,带领出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校长必须带领这支团队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团队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帮助团队成员掌握信息化教育教学活动的方针和战略,使团队成员不偏离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目标。

(3)教育的创新,首先是制度的创新。教育信息化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的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县区一级的管理部门,仍存在着一些部门职责不清、条块分割、统筹协调困难、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这种局面严重影响到学校信息化的发展,比如信息化设施的配置维护管理问题,财政权基本在县区管理部门,学校要发展信息化教育,建设信息化设施需要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支持。同样,县区管理不能仅停留在资金的支持和建设上,更重要的在于应用管理、维护管理的监督、检查、指导、支持上。这就需要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机制来进行约束和管理,才能使学校在实施信息化上既有目标,又有要求,既有检查,又有落实。

校长要做好制度制定的策划者和谋略者,机制的建立既要有利于信息化的愿景的实现,又要有利于信息化的具体实施,重在调动其全体师生的信息化参与、应用的积极性,以人为本要放在首位。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结合学校实情构建多种机制:如培训机制(教师轮流,人人都有参加培训的机会)、评估机制(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结合学校实际灵活应用,切忌僵化死搬硬套)、考核机制(科学合理,公正公平,考核目标切合学校及本地区实际,防止不切实际的类比冒进)、激励机制(重在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积极性,机制要建立在平等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切忌产生消极的负面的情绪)等,从实施信息化的各个方面进行全范围的规范化管理,使全体师生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成功感和幸福感。

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的提升,贵在自觉,重在行动,旨在反思。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学校长期的管理实践中自觉修炼、积极践行的结果。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农村教学点想要更好的发展,迫切需要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信息素养,让教师队伍自身强大,将输血变为造血,这样带动教学点教师自身成长壮大,才能够真正促进教学点的发展。教学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首先,要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让教师知道如何获取、存贮、加工、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1)在培训中提升。要严格要求和引导教师积极参加各类远程培训项目和送教培训项目,如国培计划中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要监督这些项目落到实处,落地有声,切实让参训教师有收获、有提升;(2)在进修中提升。学校要制定教师的进修培训计划,适时选派教师外出进修和培训学习,让教师从中能够汲取新理念、新思想,学到新技术;(3)在自学中提升。要求教师自主学习自我提升信息技术素养,通过任务驱动,让其在做中学。其次,要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学会利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要制定一个循序渐进的资源应用计划,纳入教师的日常考核评价中,如从最初的要求一周上一节资源应用的信息化课到一天一节再到节节利用教学点数字资源开展教学。通过自己上课实践积累经验,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持教学、优化课堂,这样能够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三)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的作用,助推教学点教育质量提升

1.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方式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的供给方式主要有:一是网络接收方式,借助互联网直接推送应用,教学点教师直接上网登录“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主页,可以下载或直接应用教学点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针对信息化设备配置较好的教学点,除了接收“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网址提供的教学点资源外,还有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站上囊括基础教育所有年段所有学科的教学资源,包括同步资源、网校资源等,国家规定的义务课程中的每一册每一课所需资源在上述网站上面都有详细的呈现,资源包含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课程实录等资源包,同时可以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优课、找资源、参与教研活动。实时利用资源帮助教学点教师教学。二是卫星接收方式,借助卫星通信系统,用项目配送的卫星数据IP接收系统设备,通过卫星接收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这种方式是通过卫星接收下载,不会产生费用,但接收使用维护的技术难度较高,需要经过专门技术培训的教师来完成。三是拷贝资源方式。这是依靠中心小学的技术支持,由中心小学通过卫星接收或互联网络接收。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下载到存贮介质移动硬盘上,供给教学点教师直接使用的方式。这种方式对教学点来说是最经济实用的方式,不需要过高的技术要求,不需要支付上网的费用(這些都有中心小学做了),教学点教师只需要作好应用。“拷贝资源模式”主要是给没有网络、没有卫星接收设备的教学点提供硬盘数据资源,教学点教师利用硬盘资源进行辅助教学的形式;“拷贝资源模式”对教师能力要求不高,利用硬盘资源拷贝至智能平板电视或者自己的电脑上,就可以利用教学点资源开设课程了,这种模式是最经济实惠的,是贫困地区教学点的最佳选择。

2.用拷贝资源方式“开出、开齐、开好”课程

所谓“开出、开齐、开好”课程,是为确保国家课程的全面贯彻落实,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要求学校特别是农村小规模学校必须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开出开足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的课时、借助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开好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以保证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质量。利用这些数字资源来补偿教学点学生由于教师短缺而课程开不出或开不齐的缺憾损失;改变由教师教学能力低水平传统而学生参与度、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的窘境;帮助教学点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1)“资源与补偿”

教学点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两少一多,即教师少、学生少、课程门类多。教学点通常都是1-4年级的四年制学校,它和其他学校所要开出的课程是一样多的,其教育教学运行也和规模化学校一样,在“两少一多”的条件下,办好学校,需要智慧。过去传统的复式班级教学就是一种有效的办法。今天,信息时代是一个知识信息共享的时代,可以充分利用其数字教育资源来补偿教师短缺,解决开不出、开不齐课的问题。比如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中的“学生自学”栏目,包含跟我学与学生练习两个部分,其中跟我学模块是教学实录部分,这是由全国优秀的教学能手教师在上课,这部分资源既可以解决教学点师资短缺的问题,也可以替代语文或数学学科背景的教师上音乐、美术等课问题。教师学生一起学习,从中教师要适时的引导和释疑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提高课堂学习质量。以小学音乐人教课标版二年级上册第一节《我们的家园》课的教学为例来分析一下“学生自学”模块的应用。首先,进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平台,选中小学音乐人教课标版二年级上册第一节《我们的家园》,点选后进入“学生自学”一“跟我学”。就可以观看该课程的教学视频,从教学视频中可以看到教师用动画片片尾曲引入学习歌曲“我们的家园”,并让学生跟唱,指出音乐知识点一一小间奏,并用拍手的方式感受节奏的部分,紧接着讲解了长音——同音连线等知识点,教师用钢琴伴奏并一句句示范,让学生跟唱。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到资源中的教师用优美的、标准的语言讲解课程内容;“学生练习”部分的题目可以满足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练习回顾,在底部也附有练习题答案。此类资源助力教学点教师能够开设英语、音乐、美术等课程,能够让教学点开出开齐课程,同时可以帮助教学点教师开好已开设的课程。

(2)“资源与互动”

教学点教师教学能力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教学点资源中“教师上课”模块的内容来弥补自己教学的不足,“教师上课”模块包含导入新课、朗读课文、自学讨论、课堂小结四个部分,教学点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利用导入新课模块的例子连接自己的课堂,例如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导入视频,进入课文导入讲解引导。进入朗读课文教学环节,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朗读的次数与领读教授的次数,让课堂气氛活泼,教授课程中引导小朋友积极回答问题并给予正向的积极评价。这样可以激励学生充满自信,让学生在学习课程内容中培养其自信心,这对于那些有孤独倾向的学生十分重要。接下来的自学讨论模块可以启发学生如何开展讨论,让课堂讨论高效化,并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教师结合数字教育资源,通过资源与课堂互动,弥补教师教学经验上的不足。

(3)“资源与提升”

教学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教学点资源平台中的“拓展资源”模块进行学习应用,在作中用、用中学,最终达到教学能力水平自我提升的目的。资源平台中的“拓展资源”模块,包含有活动设计、教案示例与常见问题三个部分,可用于帮助教学点教师进行学习活动设计,参考专家所设计的具体教学环节以及附有教案示例与常见问题解答的内容,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师可以预先设计分析学生学习录像的一些困惑,并设计提出一些释疑学习困惑的预案,在课堂上正确适时地引导学生,防止学习过程陷入误区,同时也解决教师教学的困惑。最终实现开好课的目的。

(四)开展“结对帮扶”,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发展需要社会各面力量的关注与支持,依靠当地政府、教育部门充分运用政策支持,协调各部门对中心校教学点的支持,中心校与教学点应为一个整体,在评估中心校时,其教学点应是评估的重点。防止一些中心校对所辖的教学点不闻不问、不管不理。中心校有义务为教学点教师提供支持服务。让教学点的信息化设备能够完好运行;数字教育资源能够充分得到应用。除了当地中心校的支持外,社会力量的支持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比如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教育培训机构的对接支持等,这需要区县级教育部门与这些机构联盟对接,开展教学研究,同样在国家层面的教育研究课题也向这方面倾斜,让更多的研究者能够深入到基础教育教学的最底层、最薄弱层来展开研究。

1.中心校与教学点“结对帮扶”

中心校的产生缘于教学点的形成,所以,中心校与教学点,是包涵的关系,中心校有义务有责任支持帮助教学点的发展,因此,我们提出的“结对帮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从学校层面做到“校点结对”。(1)中心小学和教学点学校之间能够做到资源的共享利用,通过选派学科骨干教师定期到被帮扶的教学点支教,开展示范课、听课评课、课题研究等教科研活动。(2)定期派技术骨干到教学点给予技术支持服务,定期选派中层以上业务领导到教学点帮助教学点提高管理水平。(3)积极向上级管理部门反映教学点的需求,争取上级管理部门在资金和物资上给予教学点学校的支持,不断改善教学点学校硬件薄弱状况,做到一起进步一起发展。(4)中心小学或学区积极构建平台,将自己学校的教学资源库共享给教学点学校。建立局部的中心校与教学点的教研网络系统,定期开展網络研修活动,以促进教学点教师的快速成长。鼓励优秀教师平台空间上建设课程,共享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学生在空间里作作业、学习等。(5)有条件的中心小学与教学点,还可以采用“在线课堂”的形式,通过网络实现远程同步授课的常态化。从教师层面做到“师师结对”,安排优秀中青年教师与被帮扶教学点的相应学科教师结对;构建教学研讨与学习的共同体,互相帮助、协同克难,共同进步。

2.培训机构、高校与教学点“结对帮扶”

承接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即“国培计划”的教育机构借助其培训平台,对贫困地区的教学点实施长期持续的“结对帮扶”,帮助支持教学点教师进行网络研修。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专家通过视频通道组织开展网上面对面的网络研修活动,让教学点教师通过现场远程网络研讨的方式,通过专家答疑解惑,帮扶教学点教师解决信息素养提升的难题。同样,与一些高校或者研究机构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利用高校或者研究机构的科研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给予教学点技术和智力资源的帮扶支持,在国家层面或者省级层面可以多设立一些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瓶颈问题的课题,引导更多的高校教师、研究生参与研究,尤其是研究生群体的参与,它一方面可以帮助解决教学点长期信息化设备资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学点教师利用这些信息化设备开展信息化教育教学,提升教学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帮扶教学点开齐、开全、开好课程提供条件。另一方面,也为研究生深入教学一线,研究信息化教学,提供了非常好的实践机会,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五)建立网络课业辅导服务,使教学点学生得到最大的学习支持

信息化助推教学点教育质量的提升,除了充分发挥教学点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作用外,网络远程支持也许是最佳的选择。借助“互联网+”教育思维,对有条件的教学点学生开展网上课业辅导服务,也是一条值得探索或鼓励发展的路径。这方面已有值得借鉴的经验,如华中师范大学在2014至2015年期间,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精准教育扶贫,在湖北省多个贫困地区进行试点所取得良好的效果。中国台湾地区“偏乡地区中小学网络课业辅导服务计划”,利用网络对偏乡落后地区的中小学生课业提供远程辅导支持服务,取得明显成效等。充分利用高校大学生、社会公益组织开展的教育扶贫支持计划或项目,针对贫困地区教学点采用信息化的手段精准扶贫,利用硬件设备和相关的软件平台,突破时间空间障碍,实现信息共享和有效沟通。使得教学端与学习端可以无障碍交流互动,志愿服务的大学生通过远程网络教学的方式对偏远地区的村小教学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给他们学习上提供帮助。这样既可以帮助贫困地区学生获得网络家教,也可以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同时可以减少乡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能够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人与世界,提升沟通方面的能力。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与探讨,以期贫困地区县区级教育管理部门,重视对村小教学点的信息化环境硬件建设和技术支持;指导督促教学点与中心小学“结对帮扶”工作能成常态化,注重当地教学点实实在在的需求,加强当地学校结对帮扶活动的规范化建设;能够让教学点教师学会利用教学点资源,“开齐、开出、开好”国家规定课程,让教学点的孩子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让当地的学生愿意“就近入学”,而不再是“舍近求远”“举家搬迁”去求学,这样也能够给贫困家庭减轻一些负担,给教育精准扶贫提供一种思路与借鉴。

猜你喜欢

教学点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关于办好农村小学教学点问题的几点思考
教育部要求全面启动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