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收藏迎新使命:品牌建设与艺术要“双赢”
2017-05-30王妍妍
王妍妍
企业收藏的动机是什么?是对品牌进行宣传,提升文化形象,抑或为了追逐短期的经济效益?在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渐趋理性的当下,企业或许将被赋予全新的使命,实现品牌建设与艺术的双赢。
智囊团的运作模式
企業收藏正成为当下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新热潮。企业收藏的趋势可谓势不可挡。
据《中国国内企业艺术收藏调研报告》分析,1939年,美国的IBM集团开始以企业的名义收藏艺术品。20世纪50年代末,战后经济的复苏促进了企业艺术收藏的发展。1959年,摩根大通购买了20件艺术品用于装饰其在公园大道的办公室,开启了它的艺术收藏之路。可以说是这两家公司首开企业艺术收藏的先河。
此后,这股企业收藏热情从欧美扩展至亚洲。而中国的企业收藏之路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起步比较早的就是北京保利集团。2000年,其在香港苏富比和佳士得的拍卖会上,以774.5万港元竞得十二生肖兽首中的牛首,以818.5万港元竞得猴首,以1544.475万港元竞得虎首。此后,保利集团享誉全国,甚至震动了全世界。
从开始筹建保利艺术博物馆以来,他们即审慎地将搜集和展示具有较高历史和艺术价值的中国古代青铜器和石刻佛教造像作为重点工作,确定了不求多而全,只求精、珍、稀的方针。“从目前来看,他们的运作非常成功,是博物馆的后起之秀。”中拍协艺委会顾问、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赵榆表示,保利艺术博物馆聘请了国内近50位文博方面德艺双馨的专家、学者担任顾问。他们均在海内外享有崇高的声望。在他们的帮助下,保利艺术博物馆从香港、澳门以及世界各地收藏了国家一级的青铜器藏品。也就是说,企业收藏一定要有自己的顾问和智囊团,请他们参谋,给藏品严格把关。
一般来说,企业的收藏行为通常开始于企业利润丰厚,经济效益高,现金流充足的时候,而且他们具有强大的支柱产业,能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从国内成功的企业收藏案例来看,他们不是为了盈利而收藏,而是为了对企业品牌进行宣传,提升自己的文化形象。山东京博艺术博物馆的收藏投资了8亿元,他们专门在北京的拍卖市场竞拍楹联,购藏了4000多件,并由京博艺术博物馆发起主编《中国楹联法书精品选集》,受到业内的广泛认可。”在赵榆看来,企业的文化形象一旦提高,与之息息相关的主业就会被相对提升,社会知名度就会扩大。一味地追求收藏,妄想艺术投资,只能闹出笑话。企业收藏之所以走上不归之路,就在于他们贪便宜,倒买倒卖,盲目听“故事”,这些企业的收藏终将以失败告终。
多样化趋势与战略
台湾学者吴金桃曾在首届中外企业艺术收藏论坛的发言中表示,企业收藏艺术品有八个原因:一是企业高管们的个人喜好;二是在公司搬迁的契机下,用艺术品装饰办公区域;三是提升工作环境所需;四是营造良好公关;五是作为一种广告策略;六是享受关税优惠政策;七是用于投资;八是使企业更具时尚气息。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试水艺术收藏,他们勇于实践与尝试,似乎也在摸索一条适合当前形势的模式,获取企业品牌与艺术的双赢。
从万达集团的大手笔,到新疆广汇集团每年拿出1亿元进行企业艺术品收藏,再到苏宁集团、宝龙集团等,这些企业无一不是准备了巨额资金,碰到艺术与投资价值兼具的重要作品,他们便毫不犹豫地出手。可见,企业收藏已成为艺术市场中重要的买方力量。
而从收藏种类看,国内企业的艺术收藏主要围绕在中国书画以及古董杂项等传统艺术品上,2012年以来,当代艺术品和国际艺术品的收藏比例有明显提高。AMRC艺术市场研究中心坦言,这些变化既体现了企业收藏对当代文化建设的积极介入和对世界文化的关注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收藏自身的多样化发展趋势。与个人藏家相比,企业的经济实力更为雄厚,并且随着对于艺术品价值认识程度的提高,很多企业逐渐建立了艺术收藏的战略,开始有计划、成系统、有线索地建构自己的收藏。
经过这几年的观察,赵榆觉得企业收藏确实要朝着系列化方向发展,否则只是刹那的繁华,一时的轰动。“徐悲鸿的《九州无事乐耕耘》在当时竞拍很成功,不仅被高价买到,媒体的宣传也很到位。然而,企业收藏仅靠这些还远远不够,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国的书画收藏可以追溯到宋元、明清,乃至民国时期,只有成系列,具备自己的脉络,才能全面系统,而不是猎奇了几件过亿元的拍品就能占据首位。”
欢呼应当降点儿温
目前,有多家企业和集团准备成立自己的美术馆来展示他们丰厚的收藏。AMRC艺术市场研究中心表示,企业收藏的发展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企业负责人的个人收藏爱好形成规模,之后变成企业的收藏行为。在这个阶段,艺术收藏发起人的个人收藏趣味和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企业收藏的主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第二阶段,企业收藏在数量和品质上达到一定水准之后,会与企业开展的主营业务方向产生某种关联,比如很多知名企业都有关注自己的品牌历史和文化,更有许多与之相关的收藏;第三阶段,借助企业收藏,推动企业收藏制度的建设和艺术教育的发展。这时的企业收藏已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自身行为,它更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然而,面对企业收藏的逐年升温,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藏品管理意识弱、收藏亟待专业化、缺乏研究等。也有很多企业利用“收藏”的名义,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并不是郑重的企业收藏行为。这无疑会打乱艺术品市场的正常秩序。
“国内很多的企业收藏容易受到市场的左右,导致收藏面貌的重复以及单一化。另外,企业收藏到艺术品之后,怎样进行归类、保管,对藏品进行学术研究等,都还不完善。再者,国内的企业收藏大部分处在初步的收集阶段,还无法达到‘藏的级别。”在AMRC艺术市场研究中心看来,从“收”的角度而言,企业收藏什么样的作品,怎样通过合理的机制有效建立起自己的收藏,这对于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仅依靠企业负责人的喜好就选择收藏什么类型的作品,或是仅凭藉一两位专家帮助企业来建立收藏,这样的机制不能够保证建立起一个富有特色的企业收藏。在建立企业收藏的过程中,企业美术馆必须先行在藏品收藏、藏品策划、藏品研究和藏品管理等方面做足功课。
赵榆坦言,业界应当帮助企业树立正确的文化收藏观念,企业的领导者应沉下心去学习中国的美术史,量力而行。“文明是教育出来的,文化是学习出来的。不学习传统文化,不接受文明教育,这是很差劲的。以后,对企业收藏的欢呼应当降一点儿温,要更加理性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