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教学资源提高高校外国文学教学质量
2017-05-30刘吟舟
刘吟舟
(哈尔滨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 要:在高校专业外语教学中,外国文学教学对大学生外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外国文学的教学质量却不能尽如人意。经过长期考察、精心研究、反复思考,提出整合教学资源的三大策略:整合外国文学的课程设置、编撰完善外国文学的配套教材、提高外国文学任课教师素质,以期从根本上提高外国文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质量;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5-0098-03
Abstract: In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foreign literature teaching ha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oreign language comprehensive ability. However, due to various factors,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foreign literature is not always satisfactory. After the long-term investigation and careful stud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of the three strategies: integrate the curriculum of foreign literature, compile and improve the supporting literature of foreign literatur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oreign literature teacher, in order to fundamental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oreign literature teaching.
Keywords: foreign literature; quality of teaching; improving; strategies
外国文学教学,在高校专业外语教学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外国文学是外国语言的精华和文化结晶。通过外国文学教学,可以让外语专业的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接触到外国语言的精粹之作——外国文学史上主要作家的代表作品。目前,高校专业外语教学中,外国文学由外国文学史和外国文学作品选读两部分组成。通过对外国文学史的梳理和代表作品的讲授,一方面,可以促进大学生对外国人文知识的积累和对外国人文思想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通过对经典作品的阅读、讲解及研讨提升大学生对外语语言的感受能力及对外语地道书面语言的积累。最重要的是通过研读外国文学作品,可以提高学生外语阅读能力、外语写作能力和外语文本的分析能力,即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由此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外国文学这种高效的教学作用,是任何课程无可替代的。下面,以日本文学教学为例,探讨如何整合教学资源,提高外国文学的教学质量。
在高校专业外语教学中,日本文学也是由日本文学史和日本文学作品选读两部分组成的。按照《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1]的要求:通过日本文学课的教学,不仅仅是要提高大学生的日本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而且还要担负起开拓大学生视野和陶冶大学生情操以及培养大学生良好素质和气质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应该使大学生掌握文艺批评的初步方法,为日后撰写文学方面的学术论文、进行日本文学研究或是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为我们充分诠释了日本文学课在专业日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在高素质日语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整合外国文学的课程设置,解决课程设置不科学造成的弊病
外国文学中的日本文学,是高校专业日语本科三、四年级的主干课程,其中包括日本文学史和日本文学作品选读两门课程。按照《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的要求:日本文学史最好和日本文学作品选读两门课同步进行。也就是说,教材要配套,教师要统一,进度要保持基本一致。可是,目前,各大院校的课程设置,完全不能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存在着明显的弊病。
很多院校将日本文学史和日本文学作品选读课程设置在不同的学期。有的院校先开设日本文学史课,再开设日本文学作品选读课。认为这样可以讓大学生对日本文学史有一个整体的概念,更是为了日本文学作品选读课的教师衔接这两门课知识点的统筹方便。这种课程的设置,看似合理,但是,弊病也很明显。
弊病之一,授课内容很容易出现重复现象。在上文学史课的时候,当教师讲到某个时期的文艺思潮时,教师往往会给学生挑选讲解这一时期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的经典段落或作品梗概。而当学生上日本文学作品选读课时,很有可能接触到同样的内容。例如,在日本文学史课上,讲到日本大正时期的文艺思潮时,会提到日本大正时代的代表性作家芥川龙之介及其作品的特点。在日本文学作品选读课时,芥川龙之介及其作品还是会被介绍一遍。虽然两种课的侧重点不同,详略有异,但是,对大学生来说,都是似曾相识、大同小异。因此,对学生会失去了新鲜感,而影响学生的兴趣,降低教学效果。
弊病之二,因为日本文学史和日本文学作品选读课程设置在不同的学期,时间间隔太长,当日本文学作品选读课上,讲到某一部文学作品时,学生很难回忆起该作家作品所属的时代背景。而这时的日本文学作品选读课的教师,还要再做一遍时代背景的讲解。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弊病之三,满堂灌文学史,大学生会觉得枯燥、沉闷而提不起学习兴趣,因而影响教学质量。
一些院校与上述做法恰恰相反,先开设日本文学作品选读课,认为这样可以让大学生对日本文学先有一个感性认识,为日本文学史的学习奠定一些基础。可是,这种课程设置,最大的弊病就是给大学生造成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感觉。虽然教师在讲授作品时会简单地作一些时代背景和文坛流派介绍,但是,终归不系统。因此,既浪费教学时间,教学效果也不好。
有一些院校做得比较好,将日本文学史和日本文学作品选读两门课程设置在同一学期,但是由不同的教师分别担任两门课的讲授任务。这种课程设置的弊病是衔接困难。众所周知,大学教师是不坐班的,有课就上,没课就回家自己备课。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课程衔接的困难。而且,即使两门课的老师共同备课,也要时时磋商,课课沟通,才能恰到好处地掌握对方的进度、避免内容的重复。这样非常容易使双方教师陷入相互掣肘的困境,而出现疲惫、反感情绪,影响教学效果。
鉴于上述课程设置的种种弊病,经过缜密思考的应对策略是,将日本文学史和日本文学作品选读课合二为一,变成“日本文学史与名著欣赏”一种课,由一个教师担任授课任务。或者按照文学史的不同阶段和教师的研究专长,不同阶段,由不同教师来担任讲授任务。
日本文学史和日本文学作品选读这两门课是相辅相成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日本文学史,是大学生学习日本文学作品选读的基础。在全面掌握了日本文学的发展进程和流派特点的前提下,大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名篇、经典作品展开阅读和赏析。将日本文学史、日本文学作品选读课合二为一,统一教师,便于教师统筹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讲解日本文学史的同时,穿插讲授各个文学时期的代表性作家的代表性作品。这样,既衔接恰当又避免教学内容重复,新鲜的知识点是调动大学生兴趣的良药妙方,可以大幅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编撰完善外国文学配套教材,解决教材选取不合理造成的问题
目前,国内各大院校日语专业所采用的日本文学教材,无论是日本文学史还是日本文学作品选读的教材,都普遍存在着三个明显的问题:第一,侧重点失衡。第二,内容陈旧,没有时代感。第三,没有完整的知识体系[2]。
鉴于所述日本文学教材存在的问题,任课教师的应对方法大致分为两类:有些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就只固守、依赖历史延续下来的这种问题教材。其结果就是,学生厌倦陈腐的教学内容和残缺的知识体系,对文学课提不起兴致,影响教学质量。一些责任心强的教师,则仅仅以此类日本文学史教材为授课线索,根据自身深厚的日本文学素养和丰富的日本文学教学经验,帮助学生梳理总结日本文学史的基本脉络和发展规律;日本文学作品选读也不使用此类问题教材,而是根据日本文学史的授课进度,选取与之相匹配的名篇佳作印发给学生,引导学生对日本文学名篇名著的阅读理解,引领学生循序渐进地欣然地进入日本文学殿堂。这类教师的做法是值得肯定和大力推荐和表扬的。可是,这样一来,任课教师的工作量无疑就增大了。而且,对一些经验不足的新教师来说,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情。因此,大范围推广这种做法是不切合实际的。
由于上述日本文学类教材的种种缺陷所引发的现实问题,经过认真研究、反复思考的应对策略是,编撰完善的日本文学配套教材,从根本上解决日本文学课的“粮食”问题。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发霉的大米,再能干的巧妇也难作出香喷喷的米饭。
在编撰完善日本文学配套教材时,无论是日本文学史还是日本文学作品选读,应该注意的总体原则是:第一,适当重视中日文化交流的内容。例如:《八犬传》与《水浒传》、芥川龙之介与中国等。这样,既可以让大学生了解中国古典文学对日本文学发展的影响,又可以借中国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拉近大学生与日本文学史之间的距离,引发大学生对日本文学史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第二,更新内容。在书中适当加入一些由于时代变迁,批评家对作品及作家的不同评价,让大学生感知到,不同时代给同一文学作品的不同烙印,引导学生对日本文学深入探究的好奇心,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第三,适当突出日本近代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例如:日本的私小说与源于法国的自然主义文学、芥川文学与西方文学等。真正做到《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中对日本文学的教学要求:在广阔的日本文化和人文背景中讲授日本文学,在世界文学范畴里研究日本文学。开阔的知识视野,会令大学生有耳目一新、精神振奋的感觉,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在编撰日本文学史教材时,一定要考虑到不仅要尽量能够让任课教师易于把握日本文学的整体脉络,而且要方便大学生的自学。因此,文学史的脉络一定要清晰,内容一定要通俗易懂,语言难度一定要与学生的语言能力保持一致,在谋篇上,重点一定要突出,在结构上,一定要井井有条。
在编撰日本文学作品选读教材时,在不影响文学史整体脈络的前提下,力争选取一些既有艺术性又有思想性的文学作品,在选择纯文学作品的同时,也要关注通俗文学作品;重视近现代作品的同时,也不能忘了古代作品;除了小说,也应该涉猎其他体裁。总之,在作品的选择上,既要有知识性又要有趣味性,既要有鉴赏性又要有研究价值。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热情,为日本文学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可能性,为日本文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提高外国文学任课教师素质,解决教师素质薄弱对教学的局限性
“什么日本文学,就是高中的语文课,只是课文改成日语了而已。”无意间听到大学生对日本文学课的抱怨,心里一震。这实际上是对高校日本文学教学尤其是对任课教师素质的一种犀利的批评。大学生的话,一点儿都不夸张,就拿日本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来说,由于一些任课教师自身素质薄弱,在讲授日本文学作品选读课时,确实就是读一遍课文、讲解一下时代背景和生词难点、总结一下故事梗概等等,根本没有达到《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日本文学置于广阔的日本文化背景中去研究,置于世界文学的范围内去讲授……同时要理解各种文艺理论和研究方法”[1]。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对调动大学生对日本文学课的兴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因此,要想达到日本文学教学大纲的上述教学要求,日本文学任课教师素质的提高就成了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问题。提高教师素质对教师来说有内外两个途径。
外部途径有两个具体渠道:第一个是,给日本文学教师提供一些国内进修、国际提高的机会。第二个是,利用各大院校的日本外教,采取日本文学课合作备课、合作教学。
内部途径也有两个做法:第一个做法是,教师自主更新现有知识体系,积极主动关注日本文学相关研究的学术前沿信息,例如,日本文学界最近提出的芥川龙之介文学国际化的問题。尽可能广泛地涉猎掌握世界文艺理论界的新动向,如可以解读作家创作心理的原型理论、可以阐释写作特点的陌生化理论、可以诠释读者心理的接受美学等。日积月累,教师就可以厚积薄发,以新鲜的信息和理论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日本文学教学的作品选读课中,可以适当地引入西方的文艺理论,引导学生利用西方文艺理论的各种流派和不同观点,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切入分析、理解日本文学作品,还可以开展各种讨论活动,让大学生各抒己见,对日本文学作品展开不同层面的剖析,使大学生在日本文学的课堂上,能够充分体验到文艺批评理论视阈下的思维乐趣[4]。第二个做法是,教师自主更新教学观念,不要认为日本文学教学只是梳理一下日本文学的发展历史、讲解一些日本的名篇名著,实际上,日本文学教学也是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文素养的普及课,更是日本语言的实际应用的最好范例。只有教师提高了对日本文学的认识,才能充分向大学生展示出日本文学特有的寓教于乐的功能性,才能让学生充分享受日本文学的饕餮盛宴,丰富学生的阅历,提高学生的认可度,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从上述日本文学教学改革的例子可以得出结论:整合外国文学课程设置、编撰完善外国文学配套教材、提高外国文学任课教师素质三大策略,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其中,整合外国文学的课程设置,将外国文学史和外国文学作品选读课合二为一,可以避免衔接掣肘和课程内容重复,始终以新鲜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打下基础;在此基础上,辅之以完善的外国文学史及配套的外国文学作品选读教材,以文学史为基础,引导大学生构建外国文学的知识体系,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以名著、名篇的解析欣赏为手段,帮助大学生学习领会外国语言中复杂的应用方式和文化差异,锻炼大学生的外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大学生亲身体会到外国文学在外国语言学习中不可替代的强大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外国文学的积极性,增加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可能性;外国文学任课教师素质的提高,使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自身的学识资源,既培养大学生对外国文学的文学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又可以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外国文学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跨文化实际交际能力、提高外语的综合素质,从而最终达到提高外国文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学习外语,就是为了以外语为工具达到与世界各国相互交流沟通的目的。因此,掌握外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就成为了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而外国文学恰恰是外国语言运用得最贴切、最生动的教材。精粹的语言,高度的艺术性,凝练的人生感悟,集中于咫尺书间。通过外国文学的学习,不仅能够掌握外国语言技巧、提高语言的实际交际能力,而且还能够从外国文学当中汲取到丰富的间接人生经验。因此,外国文学教学,在大学生外语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作用。因此,希望通过上述教学资源的整合,从根本上消除当前严重影响外国文学教学质量的桎梏,有效地提高外国文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孙立春,连永平.高校日本文学课教学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文学教育(上),2015(1):126-128.
[3]林娜.关于高校日语专业文学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知识经济,2009(16):146.
[4]兰立亮.西方文论与日本文学选读课教学[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