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讲话,擘画香港美好未来
2017-05-30何建华
何建华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赴港三天行程,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并视察香港,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展现了中央对香港的厚爱与支持。“如竹苞矣,如松茂矣”,习近平在讲话中将回归祖国20年的香港喻为弱冠男子,以慈爱之心娓娓道来,厘清是非,辨明曲直,指明方向,寄托了祖国母亲对香港的一片深情厚望。
认清根本与枝叶,牢固树立“一国”意识
如何准确把握“一国两制”伟大构想辩证关系?习近平运用大树作比喻说得简洁明了:“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这就从法理道义原则上明确,“一国”是根本、是前提、是条件,代表的是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不容讨论,不可质疑,更不能挑战。在具体实践中,必须牢固树立“一国”意识,坚守“一国”原则,正确处理中央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关系。只有坚守“一国”之本,方能善用“两制”之利。
“一国两制”是中国的一个伟大创举,是中国为国际社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的一个新思路新方案,是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新贡献,凝结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国智慧。回归20年来,香港依托祖国、面向世界、益以新创,不断塑造“东方之珠”现代化风貌,“一国两制”在港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面对当今世界局势,全球一些理智学者开始冷静观察、分析评估人类社会治理模式的成败得失,“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无疑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习主席讲话,擘画香港美好未来
明确底线与边界,“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正因为“一国”与“两制”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中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持两点,一是坚定不移,不会变、不动摇;二是全面准确,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不走样、不变形,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这一方针明确,“一国”是底线,不可也绝不允许触碰逾越。在“一国”基础之上,“两制”关系应该也完全可以做到和谐相处、相互促进。
划定了底线,就能清晰边界。在“一国”与“两制”的具体实践中,要做到“三个有机结合”:一是将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有机结合。二是将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權有机结合,三是将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香港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20年间,“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就像一棵幼苗在风雨中茁壮成长,结出累累硕果。相信自己、相信香港、相信国家,我们实行“一国两制”的初心不会改变,决心不会动摇,要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心,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恒心,推动“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更大成就,使“一国两制”这艘航船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区别和气与乖气,建设香港美好家园
习近平在谈到香港要“始终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时,引用了《汉书·刘向传》中的一句话:“和气致祥,乖气致异”。近年来,香港社会生活中出现某些“泛政治化”现象,和气受损,乖气露头,影响了香港在国内外的良好形象。然而,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回归20年来,绝大多数香港人爱国爱港,民族认同感、国家归属感在不断提升增强,主张“独立”或反对“一国两制”的人只是绝少数,且不得民心。
始终聚焦发展,是香港第一要务、立身之本,也是解决香港各种经济社会问题的金钥匙。香港作为世界上自由度最高的一个多元社会,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存在不同意见甚至重大分歧并不奇怪,但如果人为制造对立、对抗,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严重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只有凡事都着眼大局,理性沟通,凝聚共识,才能逐步解决问题。当今世界发展变化快,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苏州过后无艇搭”,拥有不错家底的香港面临很大挑战,经不起折腾,也经不起内耗,唯有珍惜机遇、抓住机遇,团结起来、和衷共济,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搞建设、谋发展上来,才能把香港建设得更美好。
新任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宣誓就职典礼上致辞时说:“我的愿景是让所有生活在香港的人都抱有希望、感到幸福,有信心香港这个家是一个富公义、有法治、享文明、安全、富足、仁爱和有良好管治、具发展潜力的国际都会。要实现这个愿景,我们需要团结一致、和谐共融、关爱互助。”这代表了香港700余万同胞的共同心声,也标志着香港站在新起点上再出发。
根系祖国,枝繁叶茂。在祖国大家庭中度过回归“成年礼”的香港,将健康成长,“东方之珠”的明天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