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亲善画雨 我爱画云 缅怀著名画家傅二石先生

2017-05-30

公关世界 2017年16期
关键词:傅抱石小石笔墨

事件概述:

2017年7月31日13:05,著名山水画家、傅抱石之子傅二石先生因肺部感染医治无效,于南京去世,享年81岁。

人们总习惯将大师描绘得完美、高高在上。但是傅二石却这样描述了他眼中的父亲:

“人们常说‘将门无虎子,时间长了,我逐渐觉得这是一种讽刺——原来人家只是觉得我画得像父亲,也就意味着我根本不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后来我的绘画就刻意和古人、和父亲拉开距离。老实说,我是到了50岁才真正看到了自己。我崇拜父亲,但走出他的影子,花了不少时间。”

作为山水画大师傅抱石先生之子,二石不免被笼罩在父亲的光环下,但他在继承父亲雄强博大、气象万千的山水画特点的同时,却又在笔墨运用上强调自己独特的风格。

去年6月,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道法自然·傅二石八十艺术回顾展”时,他终于骄傲地说:我有了自己的面貌。

“我父亲用他的绘画实践告诉我:作画要有个性。我的画从‘酷似父亲到‘不那么像父亲其时我已年近六十了。记得我在南京和北京举办七十画展时,同行们的评论说:‘傅二石的画不同于他父亲的,有了自己的面貌而我自己尚未觉察到。现在看来,我得承认自己的笔墨是有了些变化,但这变化也并非都是好事。

我知道,要想得到好的笔墨并非易事,因此往往会满足于‘一般的水平。我的愿望是,八十岁以后会画得更好。这样才能不辜负伟大的祖国,不辜负精彩无比的造化,也才能不辜负自己的身份——山水画家。”

父亲善画雨 我爱画云

有人评价傅抱石是“最喜欢画雨,最善于画雨”的画家,很多在四川的画家在看了傅抱石笔下的《巴山夜雨》后,都感慨地说:“我们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也没觉得四川的雨有什么特别的,但傅抱石画绝了!”

傅二石更钟情于画云,认为“山不在高,有云则灵。”

雖然谦虚“不敢说有独到之处”,但傅二石画云的确不一般。“我非常注重表现云和山的交界处。它的变化很多,有时候两者是界限分明,有时候薄云下隐隐透着山体,你就不能简单地在纸上留了白当作云,那样别人只会认为还是白纸。”傅二石说。

给父亲打酒偷喝一口

傅抱石有枚著名的印章叫“往往醉后”,有关他酒中作画的故事也是尽人皆知。傅二石回忆,七八岁时,他经常拿着酒瓶子去给父亲打酒,但是往往会在中途停下来一会儿,秘密就是自己也会偷喝一小口。

“在父亲眼里,女儿是玉,儿子是石,他的第一个孩子是我的哥哥傅小石,之后他想要个女儿,但没想到又是一块石头,这就是我傅二石,所以从小不太讨喜。”

傅二石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让他终生遗憾的是,父亲去世的时候他不在父亲身边:“当时我在外地,家里紧急通知我说父亲病了。等我出火车站时,看到很多人围着报刊栏读报,我凑过去一看,那是我所熟悉的父亲的音容笑貌,只是外面加了黑框,我一下子蒙了。”

傅二石一生弘扬傅抱石艺术,为传播傅抱石艺术作出重要贡献,特别乐于奉献、积极推动并主持傅抱石画作遗物捐赠国家等公益活动。傅氏兄妹连同自己的母亲罗时慧女士一起,曾将数百幅傅抱石精品捐赠给南京博物院,使之成为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

国画大师傅抱石先生共有六个子女,两个儿子:傅小石和傅二石,四个女儿,分别是傅益珊、傅益璇、傅益瑶、傅益玉。六个孩子继承了父亲在美术方面的才华,成为知名画家。

可惜的是,一年之内,已有三位傅家子女离世:2016年8月17日,卧病多年的傅小石先生在南京去世。

今年7月10日,傅益璇女士因病于南京逝世;31日,傅二石先生去世,谨以此缅怀。

猜你喜欢

傅抱石小石笔墨
笔墨童年
“傅抱石”为何屡拍高价?
石鲁与傅抱石绘画思想的差异性
烟雾溟漠——“迷远法”在傅抱石山水画中的应用
师与书·庄小石
小石鸻与大犀牛
彭黎明 书法作品欣赏
傅抱石画三峡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