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教与学的纽带

2017-05-30刘春伶刘建稳

高教学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驱动力领导力课程设计

刘春伶 刘建稳

(武汉轻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42)

摘 要:Caroline Koh.教授的著作《驱动力·领导力·课程设计》(Motivation, Leadership and Curriculum Design Engaging the Net Generation and 21st Century Learners)立足于互联网+时代的现代教育,围绕教学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梳理不同学者的观点,进一步全方位论述了学生的驱动力,领导者的领导力及教师的课程设计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文章为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向,适合教育工作者及一线教师阅读和借鉴。

关键词:驱动力;领导力;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5-0017-03

Abstract: The book Motivation, Leadership and Curriculum Design Engaging the Net Generation and 21st Century Learners written by Dr. Caroline Koh. comprehensively discusses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and the leadership of leaders, and the curriculum design of teachers by showing different opinions of scholars on the practical problems that needed to be solved in teaching of Internet plus eras. The book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direction for educational reform, which is suitable for educators and front-line teachers to read and learn from.

Keywords: motivation; leadership; curriculum design

一、概述

互联网+时代,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倡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需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学习方式及学习需求。当前,教师面对的是网络一代(Net generation)和21世纪(21st century learners)的学习者。后者指的是网络背景下,利用21世纪的工具和科技积极学习的人。前者是伴随个人电脑及各种移动终端的引入,数字革命的到来,涌现的诸多新词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说,网络一代是21世纪高等教育学校或机构的学生,是21世纪学习者的主力军。

网络一代比父母能够更灵活地操作电脑,在网上学习及查找资料(Zimmer, 2007)。由于他们很小就接触到多种科技,所以更喜欢参与式和体验式学习,喜欢社交和网络互动活动而不是说教。网络一代在学习中倾向使用多种媒体,可以熟练地运用现代的通讯工具如智能手机,电脑等,“无所不为”。Prensky(2001)认为,网络一代的学习者具有“超文本思想”能力,不再以线性方式处理信息,可以“跳跃式”地学习。Oblinger 和 Oblinger (2005)指出,他们可以灵活自如地分配注意力,能够多任务工作或将注意力从一个任务迅速切换到另外一个任务。他们习惯通过“点击鼠标”来完成任务,而且反应很快。他们熟悉颇具视觉冲击力的虚拟环境,拥有娴熟的视觉空间技能。网络一代是感性的,体验式学习者,喜欢自己去发现和探索,而不是被告知去做什么。他们倾向于组合,拼凑,剪切和粘贴来自不同渠道的资料(Brown 2000)。事实上,对于21世纪的学生,教室不再是学习知识的唯一殿堂。他们可以利用移动设备和云计算,随时随地学习。

但是,尽管在日常生活中,网络一代是新技术的狂热用户,但是他们很少运用信息技术来学习(Oblinger and Oblinger,2005)。在对澳大利亚大学的本科生进行的一项研究中,Kennedy和他的同事们发现,使用Web 2.0技术的学生低于预期(Kennedy等,2007)。事实上,对于网络一代的学习者,重点是教他们利用技术学习而非技术本身。同时,虽然网络一代被认为是“多产的交流者”,明显喜欢活动和任务,要求或参与社会活动和团队合作(Crittenden, 2002),但他们坚决支持面对面的互动交流(Kvavik, 2005),渴望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在他们看来,老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是持续学习的动力中枢。当然,网络一代的学习者在教育中渴望自主权(autonomy),渴望展现创新能力并有所成就感。他们善于多任务和协作,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验学习,在结构化但富有挑战性的环境中迅速成长。

Prensky(2005)认为,教育工作者使用的“旧”方式,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互联网+时代逐渐暴露出自身的缺陷。毋庸置疑,如果学习已经采取了新的方式,相应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师面对的挑战是,追赶(catch up with)一系列的新技术和应用程序。同时,21世纪真正的学习是与老师一起学习,而不是听老师讲课。老师应该与学生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学习所有可用的知识,以及如何将这一知识转化为创新和进步的源泉。另外,教学改革和新的教学方式的实施离不开领导者的支持。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驱动力·领导力·课程设计》一书兼顾学习者,领导者和教育者,试对互联网+时代的教育进行全方位的解读,以促进研究者和教育者的工作,进而促进网络一代及21世纪学习者的学习。

二、内容简介

除引言和后记外,本书主体内容基于相关主题,分为三大部分,十七章。第一部分介绍了学习者学习在线课程的动机,影响动机的内外因素,促进动机的有效方式以及在线学习的优劣。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需要新技术的使用方法指导,但是研究表明,学生一般都不愿意运用这些工具来学习。他们认为,信息通信技术主要用于休闲,与学习没有关系。然而,通讯工具提供了大量的学习机会。正因为如此,教育者在开启和保持学生的驱动力中起着重要作用。教育者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而且应该引导他们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学习。第二部分探讨了教育领导者如何促进21世纪的学习,包括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教师学习并为其创造有利条件,保证课程项目的顺利实施等。“商业中运用科技的第一原则是有效运用自动化会大大提高效率。第二原则是无效的操作会相应降低效率(Gates n.d.)。”Bill Gates认为,如果没有政府力量保证有效体系的实施,采用新技术也是徒劳的。在教育上,这转化为学习的领导力,即行政部门为保证机构的运作和发展,需要监督重大决议,政策和流程。第三部分介绍了适合互联网+时代的课程设计,勇于尝试教学方法和课程开发的创新。在各级学校中,传统的课程设计沿袭了产品模式(product model)(O'Neill 2010; Tyler 1949),即以教师为中心,以绩效为导向的明确的评估目标。然而,这种模式不适合21世纪网络一代的学习者。过程模式(process model)(Knight 2001;Neary 2003;O'Neill 2010)更符合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因为后者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提供让学生参与课程的机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一部分前三章探索了影响在线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第二章Dilani Gedera, John Williams and Noeline Wright探索了学生学习及参与在线课程的动机和影响因素。他们认为,了解这些因素的本质,才能指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学习体验,才能增强学生在网络学习环境中的驱动力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本章基于新西兰高等教育机构的案例,通过访谈,观察,网上调查及资料分析,了解了学生和老师网络学习活动的经验以及对此的看法。研究发现,在线学习工具的性质和用户团体的归属感是影响学习动机的两个主要因素。第三章,Quint Oga-Baldwin在先前研究的基礎上,通过课堂学习环境的对比研究,进一步探索了数字环境中学习者的参与度。Quint Oga-Baldwin从自主权(self-determination)的视角,研究了在线学习者对基本心理需要的感知满意度,包括自我决定性(autonymy),自我相关性(relatedness)和自我效能(competence)。他认为,如果数字化学习工具不能够满足学习者的这三种心理需求,那么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的长期学习,效果是有限的。作者从理论上探索了融合虚拟和物理学习环境的特点,取长补短,更好地激励学习者的在线学习动机,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效果。第四章,Kah Loong Chue基于五大性格模型和自我决定理论,研究了影响动机过程个性特征的内在因素。五大性格特征模型(Big Five personality model),即外向性(extraversion),亲和性(agreeableness),尽职性(conscientiousness),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和开放性(openness)。 他分析了五大特征模型和21世纪学习者基本心理需求之间的关系。同时,基于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of motivation),研究了学生的认知需求满意度与个性特征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

第五章,Cathy Gunn转向探索促进学习动机的具体做法。她提出,在线评估是21世纪学习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评估方式可以及时反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她认为,在线评估作业的设计符合网络一代的需要和期望。例如,用户自主生成的内容和任务,来自导师和同伴的快速回应以及根据自身的能力获得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第六章,Ashwini Datt and Trudi Aspden从另外一个视角展现了网络一代的学习者如何积极学习知识管理技能。他们认为,网络一代学习者具备利用技术进行社会交往和网络工作的能力,但没有用于学习。他们描述了一种创新的学习设计,运用网络探究性学习策略,建构了使用各种Web2.0工具的桥梁。第七章Collie Conoley, Beatriz Bellow,Mercedes Oromendia, Elisa Vasquez and Jane Close Conoley指出了网络一代参与在线学习的风险和收益,以及对学生幸福的影响。其理论依据是幸福模型(PERMA model of well-being)。PERMA是五个构成元素的缩略词,即积极的情绪(Positive emotions),参与(Engagement),关系(Relationships),意义(Meaning)和成就(Accomplishment)。

第二部分第8章,Irene Ng探索了成功的学校校长的教学领导行为如何营造积极的,契合21世纪学习者的学校氛围。基于对优秀学校的研究,她指出,学校领导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其参与培育和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最大。本章还探讨了学校领导如何能够创造一个积极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支持网络一代学生的参与。第9章,Maria Sit阐述了教师在不断变化的教育领域面临的挑战。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学习新技术。Irene Ng早前建议学校领导为教育机构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Sit则进一步探讨了学校领导提供积极学习环境的可能实现途径: 与老师建立友好关系,鼓励和支持他们的职业发展。第10章Bee Leng Chua, Oon Seng Tan and Woon Chia Liu证实,运用科技建构学习并非没有挑战。他们分享了职前教育的经验,运用技术帮助职前教师完成导向型任务的方法。他们还进一步讨论了职前教师运用在线数字工具完成问题导向型学习任务的必要性和影响。本章描绘了教学和技术创新融合的蓝图,希望教育领导人能够更好地解决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第11章,Constanza Tolosa, Martin East and Helen Villers发布了针对一所学校为期4年的研究成果。这所学校充分利用科技,进行外语课程的项目设计。他们指出,在精明的领导力下,一个充满活力的符合网络一代期望的语言学习计划已经开始实施。该项目的一个核心元素是融合学生的技术介导(technology-mediated exchanges)。来自新西兰和哥伦比亚两个不同国家的学生,参与了同伴互助互惠项目。调查和访谈显示,这两个国家的学生除了收获流畅度和语言能力,其参与度,学习外国语言和文化的动机也都有所提高。本章还探讨了学校领导颁布和实施语言学习规划对学习的影响,确立了领导的支持与技术应用于课程设计及实施的联系。第12章,Caroline Koh明确了领导人启动、实施和维持新技术应用于教育的作用。同时,论述了教育的领导者遇到的挑战以及融合科技和学习的一些有效的做法和策略。

第三部分第13章Judine Ladbrook 和Judy Parr基于学生的学习和网络世界,认为我们应该考虑年轻人在21世纪语境中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性情。他们还建议,课程设计者应该关注网络一代的特点,包括学习方式,学习动机及激励体制。第14章,Alan Ovens, Dawn Garbett and Rena Heap通过持续学习项目,探索了学生使用Web 2.0应用程序与移动设备的潜能,让教师能够轻松地评估学生的学习并反思教学行为,从而更有效地回应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本章指出,技术和评估在激励、引导和设计网络一代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第15章,Alexander Seeshing Yeung, Zhu Chen 和 Bingyi Li重述新技术使用的教学和心理因素,明确了发挥技术用于语言学习的潜力。他们提出,基于预期目标,同时使用技术和非技术的方法是语言评估的最好方式。此外,技术应用特定主题的专业培训,应该优先考虑教师的教学。教师需要有意识地接受培训,并将技术应用于语言教学。之前的章节关注技术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第16章John Williams等通过教学与学习研究计划项目,调查了自然科学课程探究式网络学习的情况。该项目考察了三所新西兰中学的自然科学老师探究式学习的计划和实施。研究发现,学生利用电子网络的广泛资源进行了协作和共建知识。他也认为,积极的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的课堂组织,学校提供的有效技术基础设施以及灵活的课程设计。三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本书接下来的两章讨论了21世纪的创新教学方法和课程的开发。第17章,John Yeo指出,可以通过培养21世纪学习者发现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在前面的章节中讨论的理论原则。做好学术不再是工作的保障,教师需要帮助学习者发展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建议,教师应该通过从教授学生识别独特的问题开始。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言行一致,发展创造性思维,以及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第18章,Susan Sim介绍了如何通过她所倡导的“快乐课程”(新加坡学前教育的新举措)培养最年轻的网络一代。为了培养21世纪的竞争力,有必要提供适合年龄的,全面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通过游戏学习”之所以成为学前教育课程的核心宗旨,是因为游戏通过大量的参与活动提供了开发儿童社会、情感、身体和认知能力(socially, emotionally, physically and cognitively)的机会。此外,该章探讨了积极学习如何通过有目的的游戏完成,如何利用新技术阐释和进行学前教育。

三、简评

为了满足网络一代及21世纪学习者的需求,教育者需要激发学生,引导学生,并设计学习活动,三管齐下。目前,有关“信息通信技术和/或21世纪的学生”的出版物很多,但没有专门针对这三个层面的研究。本书试收录专家对国际系列作者的评论,通过不同的章节讲解如何激励、引导和设计课程的原理和结构,并用来促进21世纪网络一代的学习。这些作者文章的观念,方式和方法多元丰富。教育工作者,研究人员和参与者可以借鉴或加以修改,推广到自己的教育和社会文化背景中。

网络一代的技术悟性,信息通讯技术的使用及其他创新实践仍然需要教练,向导及导师的指导。应用新技术的21世纪学习,需要精心的课程设計,需要结合和调整与知识内容相关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加以促进和增强。然而,如果没有教育领导者和机构管理人员的支持,学习的动机和技术应用于学习的方式将不能持续。因此,学习动机可以通过技术与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的巧妙结合得到加强,通过有力的领导力得到认可。

互联网+时代,教育越来越趋向全球化发展。中国的教育改革尤其是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然,机遇与挑战并存。近年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相关的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方法逐渐引入中国的本土化教育。但是,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具体的教学实践遇到了很多困难。例如,学习者的自我导向;在线资源的设计,开发及应用;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内容设计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新的教学方式推行的基础设施,政策等。本书立足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从三个维度进行了全面有力的阐释和论证。学生的学习驱动力,教育领导者的领导力和教师的课程设计,共同构成了新时代教学的稳定框架。了解这三个领域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将有利于有效推进教育改革,努力为现在和未来网络一代的学生群体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驱动力·领导力·课程设计》勘称互联网+时代教与学的纽带,为当前教学改革和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和行动导向。

参考文献:

[1]Caroline Koh. 2015. Motivation, Leadership and Curriculum Design Engaging the Net Generation and 21st Century Learners[M]. Springer Singapore Heidelberg New York Dordrecht London.

[2]Mckenney,S.,& Reeves,T.C. 2012.Conducting educational design research.[M].UK:Routledge.

[3]Haythornthwaite, C., & Andrew, R.2011.E-learning theory & practice.[M].London: Sage.

猜你喜欢

驱动力领导力课程设计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领导力拓新 2018年度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评选揭晓
温暖厚实,驱动力强劲 秦朝 QM2018/QC2350前后级功放
突出文化产业核心驱动力
以创新为驱动力,兼具学院派的严谨态度 Q Acoustics
领导力愿望清单
论新态势下领导力的开发与运用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