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化方式对彝族当代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探讨
2017-05-30王明贵王小丰
王明贵 王小丰
摘要:彝族长期居住在比较封闭的西南山区,虽然已经进入现代社会,接受现代教育,但是传统文化的巨大惯性仍然对现代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传统的教化方式,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影响。找出传统教化方式的不良影响方面,分析其原因,从思想观念的更新及具体工作措施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对推进彝族现代教育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教化;彝族当代教育;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7)02-0136-07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7.02.028
彝族传统教化方式,在彝族社会中沿袭了千百年,既有正面的激励作用,也有较多的负面影响,对当代彝族教育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认识清楚这点,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对发展当代彝族教育,赶上发展的中国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彝族传统的主要教化方式
(一)有关概念限定
所谓教化,在这里指的是一种既有言传身教的直观的带领和训导,又有潜移默化、不言而喻式社会涵化,它不在现代教育的课堂上,不在现代社会的媒体与网络的影响中,而是在传统社会生存学习与社会交往中,对未成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一种无形的作用。它虽然不通过考试、考核的方式来检验成效,却对人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化与教育的区别,主要在于教化是靠“化”,注重的外部的涵化过程,以“受”为其内化的过程特征;教育是靠“育”,注重外部灌输与注入,以“学”和“问”为其过程特征。“受”的时候,可以不接受;“学”的时候,却因为各种外部的约束而不能不学,甚至不懂的时候还要问。因此“受”的教化体现的主动性行为,受与不受就形成了不同的“化”的成果,汇成形形色色不同的个体。学的教育体现的主动与被动相结合,往往把不同的人形塑成了一类产品。而现代社会的特征,社会分工协作主要靠的是专业相同与相近的人,个体特征太多,难以融入现代社会,会被发展所抛弃,因此从“化”到“育”的教育方式的转型,是一个工业化现代社会无法回避,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这一点,在彝族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彝族的传统教化方式
1总体考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彝族很少学校教育,传统教化一是靠家庭父传子受、母女授受等方式来传授生存技能,比如打猎、耕种、社交、女红、厨艺等。二是靠家庭和社会来传授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比如通过谚语、熟语、格言等教会一般的为人处世,通过观摩头人、德古、寨老等处理相关纠纷学习彝族习惯法、社会道德规范等。三是靠布摩(也作毕摩)和摩史来传承传统宗教和文献典籍并开办布吐(相当于学校)来进行传承,这主要是彝族常用的祭祀、仪式、祛邪、禳灾等的专职祭师布摩的学习与入职等。这三种方式中,第一二种可以说是一种比较通行的教化方式,与现代教育相去甚远。第三种教育方式也不是严格的现代学校教育,而是一种师传徒受为主要方式的教育,其重点主要是学习如何做布摩,主持各种仪式兼做医疗、历算等事务。所以无论是从学习彝文还是汉文、外文的情况来考察,成人文盲率都很高。总体上看这是一种混合式的、融通式的教化方式,而不是专业化、精细化的教学与教育。《夜郎史传》中,收录有《夜郎君长法规》二十条[1],其中有关于所有彝文书籍要统一收归彝族布摩来管理、收藏,不允许平民百姓学习文字、阅读书籍的规定。这导致了彝族古代虽然创造了彝文,记载了彝族古代历史文化,老百姓懂彝文能读彝书的几乎没有,这也是造成彝族古代文化教育不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教育得到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学校教育得以兴办,许多彝族聚居区成立了民族小学、中学,有关省成立了民族大学、院校,学生享受国家补贴,享受降低录取分数线的照顾等,正规受到教育的学生逐渐多起来。彝族学生也越来越多,虽然总体上还要加快发展,但是文盲半文盲奇高的情况得以改变。纵向比较,1952年,全国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便由15689万人增加到1990年的119393万人,增长了761倍,到2000年又增加到177483万人,比1952年增长了1031倍[2],这其中就有许多是彝族学生[3]。
2家庭教化
家庭教化是彝族传统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形式。孩子一出生,父母就是他的衣食来源,是他的启蒙老师,也是他们终身的言传身教的榜样,是他们的学业导师,也是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辅导员。兄弟姐妹都是同学和师长,同时还是他的帮助者,也是他的竞争者,而不仅仅是一个家庭中同屋睡觉、同桌吃饭的人,他们之中有一些是他的好的榜样,也会有一些是他的坏的榜样。彝族家庭教育中,日常的方式是言传身教,主要学习历史(包括背诵家谱)、文化(彝族对世界的认识和解释)、生存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讲述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让儿童了解世界,了解人类的来历和发展。例如关于支嘎阿鲁的神话传说,他的英雄主义和神奇经历,哺育了一代以一代的彝族孩子[4]。背诵家谱是彝族儿童必需学习的内容,这关系到以后进入社会,如何在社会上认识家支的人,区别亲戚关系,寻找保护,避开仇敌等。许多格言谚语,也是在家庭中传授给儿童,让孩子从中学习、领悟到如何适应自然、获得生存本领。例如:“莫到冤家娶媳妇,莫到河滩找土地。”“拥有羊群则发财,拥有粮食就胆大,擁有金银就发达。”“匠人靠做工吃,毕摩靠念经吃,百姓靠牧耕吃。”参加少年儿童的娱乐和竟技活动,如老虎抱蛋、扭扁担、甩皮风、赛马等,是训练成一个勇敢战士的必需经历[5],等等。
3社会教化
社会教化主要是彝族少年儿童在参加社会活动中获得,以德育、社会规范和竞技为主。一般的社会活动最多的是叔伯兄弟之间的交往,邻里的交往与村社之间的活动。在没有去走亲串戚之前,家族中的长者特别是父母,会教给孩子一些在桌子上吃饭的礼节,说话特别是问候的用语,交道的礼仪等,以备走出家门、走向亲戚时用。例如走什么亲戚应该带礼物还是不带礼物,带什么样的礼物。彝族谚语说:“世上天大,礼中酒大。”这就是说,如果不很方便,无论去那一个亲戚家,亲疏的程度如何,一般带上两瓶酒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过年去拜年,却还有特别的礼物需要准备和敬送。在听取德古、苏易德古上彝族民间的自然领袖,主要从事调解纠分,有民间法官的作用和地位。苏易是彝族头人,是彝族社会中有威望的评判人。等人调解纠纷时,了解和熟悉大量的习惯法以及用于说服当事人双方的案例、格言、谚语、历史知识等,以便于在今后的生活中有参考的知识和对比的做法。参加婚礼、丧礼,“雨叟苏菊”即走亲串戚,参与一些亲戚之间斗智斗勇的活动,例如进行“克智”传统知识和口技竞赛、“尔比尔吉”口才竞技表演比赛、摔跤等,也是在社会中学习适应社会的方法和途径。特别是参加丧礼和葬礼,平常在家族中、在村寨里,熟知礼仪的长辈,懂得一些传统技艺如“克洪呗”即跳丧礼舞的,会教授这一项技艺给年轻人,让他们参加亲戚的丧礼时可以去参加展演,赢得社会荣誉。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技艺的好坏全靠学习者的领悟和练习,实在没有这个才能的,也不强求参与,没有强制的措施,也不发给“合格证”“毕业证”。
4学校教育和毕摩教育
学校教育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土司子弟到京城太学参加国子监学习。这源于明朝初年,水西土司奢香夫人送儿子安的到京城学习,得到朱元璋的肯定和褒奖,之后各地土司都要送子弟到京城学习,形成惯例,否则不准继任土司之职。因此,贵州水西、乌撒,云南芒布,四川永宁等彝族土司子弟纷纷到京城去学习汉学[6]。彝族有一部长篇叙事诗《阿洛家故事》,讲述的就是一个土司之子到京城学习,获得特殊的技能,受到皇帝的关爱,被授予官职后,家乡的亲人突然一夜之间从故土消失,到了这个官员身边,而故乡只留下了一个传奇的水井的故事。
第二种是在彝族地区开办儒学。例如奢香夫人在水西地区开办学校,延请汉儒到水西讲授汉学,教授各民族子弟。这种方式逐渐在彝族地区得到推广。直至民国时期,四川凉山彝族土司岭光电在他的家乡开办了现代学校[7],贵州省纳雍县以角的彝族土目安庆吾还开办了“国立以角民族小学”,学生毕业后他还把其中的优秀者选送到重庆边疆学校继续学习。
第三种是彝族传统的“布吐”即以培养毕摩为主的学校。毕摩是“布吐”的主办人,也是老师,学生是愿意学习做毕摩的青少年。学习方式是以师传徒,学习毕摩经典与进行实地的仪式操作实践相结合,是传承彝族文化和彝文经籍的主要途径。彝族古代叙事长诗《独谷蒿儒郎》中,就有青年独谷蒿儒郎到布吐学习,夜间梦见自己的爱人受家长的逼迫被迫嫁给了他人,他利用在“布吐”学到的一些非凡的能力渡过猛涨的大河,去解救自己的爱人的故事。没有“布吐”的地方,徒弟也可以直接到师父家居住,就近向毕摩学习。由于传统观念的限制,能够学习彝文及彝文典籍的,是极其少数的人。如“夜郎君长法规”等限制平民学习和掌握彝文和彝文典籍,彝族传统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人民群众没有学习到彝文,不能使用自己的民族文字传承文化、创造新知。2012年,毕节市彝学研究会会长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创办了一所专门培养彝族毕摩的“毕节彝文双语学校”,招收的学生中有来自云南、贵州和四川的愿意学习成为毕摩的年轻人,目前已经毕业了两届学生。“毕节彝文双语学校”的教学与教育方式,类似于古代的“布吐”学校教育,可以称之为“当代的‘布吐”。
5教化与教育经典。
彝族传统教育中形成一些教育典籍,其中较为著名者,四川有《玛牧特依》,云南有《彝汉天地》,贵州有《海腮耄启》和《赛特阿育》。
《玛牧特依》是流传于四川及云南大、小凉山地区的一部著名的彝族古典诗歌,是一部长篇训世箴言录。“玛”的意思是“教”;“牧”的意思是“帮”或者“好”;“特依”就是“书”或者“经”。整个书名的意思就是“教人做(好)人”,因此,《玛牧特依》可译为《教育经》[8]。但有的译者也根据其思想内容译为《训世经》。《玛牧特依》的内容,是通过一个男性主人公表达了人从出生、成长到成熟、衰老,以及从无知到有知,人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叙述,对彝族奴隶社会时期的社会状况、阶级状况、意识形态、自然规律、风俗习惯等诸领域加以阐述,借以教育人训导人,是一部将教育学、哲学融而为一体的经典著作。由于时代及作者世界观的局限,《玛牧特依》在某些方面有信奉鬼神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教育观念,但从总体来看,它通过总结很多前人的事例叙述于矛盾无处不有,而且事物都是经常处于矛盾变化之中的朴素唯物辩证的哲学思想,以此告诫世人做人的道理[9]。整部《玛牧特依》构思奇美,用生动的语言,巧妙地把比喻手法贯穿于诗句之中,把众多的彝族格言谚语总汇起来,语言优美,精辟凝炼,教育效果好。
《彝汉天地》彝文原典籍系云南省武定县那氏土司署的藏书,1940年代由马学良、万斯年二先生征集入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10]。全书论述人的成长过程和为人处世之道,是伦理道德训示经典。其中的许多内容,教化思想十分浓烈,如第三部分中的这些:“奇妙的大地,人类生其间。必遵循政令,须深谋远虑;当惧怕官吏。该知晓族史,应亲敬舅家,要崇拜祖先,要孝顺父母,要尊重老师,并非尊重老师,是尊重文化。”[10]
《海腮耄启》是流传于贵州的彝族古代教育经典。彝族“社会依道法而重于伦理教化。孙孝子,子孝父,父孝祖。民孝官(慕濯)、官孝君、君孝帝王,帝王孝君主,君主孝臣民。国法家规融为一体,形成规范化的宗法制度而世袭修道,先法家而治于国。生以教养,死以敬享作为彝族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教育措施。以书本教学结合礼仪教育为形式,统称‘海腮耄启即德智教育。社會全民因此而自然养成修德行善的良好习惯,促进了彝族社会的发展。《海腮耄启》分为文化教育、历法数理教育、道德教育和致富教育四个部分。先是由教化布耄编撰成典籍,再由耄史(司仪人)按礼仪章节进行感化人民,使彝人从小养成道德的规范习惯。教化章节人人掌握,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11]《赛特阿育》是一部叙事长诗,是黔西北地区一个具有一定汉学造诣的名叫阁尼舒叔的毕摩,把《孝子传》《搜神记》《灵芝篇》中的董永故事与相同类型的彝族民间故事综合整理、编纂,用彝族喜闻乐见的“细沓把”和“摩久”的形式移植、创造出来的一种彝汉结合的叙事长诗,主要突出人生要孝敬父母老人,弘扬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美德[12]。
从社会发展变迁,与当代彝族生活的接轨各个方面来看,彝族传统的教化方式,布吐学校教育一类的情况目前仅见一家,家庭与社会教化的传统方式,正在迅速弱化。在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并且大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现代媒体的迅速普及和国家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等之后,彝族的传统教化方式正在迅速消解,虽然还有比较大的影响力,但是已经无法与现代教育相抗衡。然而必须引起调高度重视,彝族传统的教化方式,还在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彝族教育,有的反作用力还比较大。认真找到传统教化方式与现代教育的融通之处,把传统中有益的部分与现代教育有机融会,发挥其正面的作用而尽量避免负面的影响,是一项紧迫的事情。
二、彝族教育在当代的发展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彝族社会才正式进入到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当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大力发展民族教育,采取立法、给予特殊政策等多种方法,帮助各民族包括彝族人民发展教育,努力学习现代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施改革开放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通过法律推动施行,对民族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彝族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人数有了明显的增量。1980年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还通过新的规范彝文,在部分彝族地区和彝族群众中进行彝文扫盲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以彝语文为教学方式的教育,在云南省、貴州省、四川省等边远地方,有的还开展了小学的双语教学。在一些彝族群众较多,使用彝语比较多的地方,有中等教育,如凉山州的西昌彝文学校等,贵州省毕节市也曾经在毕节师范学校举办了彝汉双语班,开展中等教育。在西南彝族地区和北京,有了民族高等教育,如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和贵州民族大学等高等学校开展了彝文文献专业或者彝语文专业的教育,西昌学院的彝语文教育成效一起很好,毕节师范专科学校也曾经招收过彝汉双语专业的专科生,使彝族的教育在追赶全国国民教育的同时,也取得一些彝语文教育的成果。
彝族在1982-2010年期间,每百人中小学、中学、大学的比例和受教育水平都得到了提高,但是也有出现反复的情况。与1982年相比,具体情况是:小学从2335人提高到2000年的4557人,属于提高程度最高的,但是到2010年时,只提高到4810人,速度有所降低,原因值得探究;初中从602人提高2000年的1448人、2010年的2002人,相对属于提高程度较低的;高中从125人提高到2000年的424人、2010年的515人,相对还处于很低的程度;大专以上从008人提高到2000年的093人,属于人数相对最低的,到2010年提高到335人,情况有所改善;有知识人口从3007人提高到2000年的6522人,总体上同样处于低水平,2010年提高到8721人,进步明显,但相对还是较低。人均受教育水平从211年提高到2000年的470年,提高的幅度也是相对较低的;2010年提高到666年,比2000年提高了196年,还没有达到全国2000年的平均水平,差距较大[13]。
从总体上看,彝族受教育水平虽然得到了提高,但是与全国的70、与汉族的721、以及与百万以上人口各民族相比,还是低的。成人文盲率,2000年与1982年相比,全国从3449%降为908%,下降了25个百分点。但是彝族却高于此值,反映出下降幅度是最大的:1982年彝族成人文盲人数高达11914万人,占同龄人口的6379%;1990年彝族成人文盲人数仍然高达21138万人,占同龄人口的4971%;到2000年彝族成人文盲人数为12560万人,占同龄人口的2320%;到2010年彝族成人文盲数高达11143万人,占同龄人口的1279%;2010年与1982年相比下降了5100个百分点。然而应该看到,彝族到2010年时,仍然有高达11143万人的文盲。在发展了多年之后,彝族成人文盲率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有一部分是因为不识字老年人死亡,和大力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后新增人口识字率的提高。但与各民族发展的进程相比,数量还很庞大,彝族扫盲、加强教育文化的发展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有一种计算新文盲率的方法,计算全国2000年的新文盲占文盲总数的比例为2958%,汉族为2634%,彝族很高,达5893%(其中男性为5457%,女性为6029%);而总文盲率全国为908%,汉族为860%,彝族为2320%(其中男性为1465%,女性为3290%);全国新文盲率为329%,汉族为287,彝族为1014%(其中男性为1014%,女性为2149%)。可知,彝族的文盲率一直都很高,女性文盲比例一直高于男性,特别是新文盲率在各个民族中都是很高的。
三、传统教化方式对彝族当代教育的影响及其原因探析
从社会变迁的描述与彝族当代教育情况的统计数据来分析,可以发现,彝族传统教化方式对当代彝族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些既有传统美德的正面激励,也有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负面影响。其中有负面影响的,应该重新加以认识,重点进行分析,认真给予解决。简要抽绎,有以下几点比较明显。
1思想境界有待开阔。由于彝族长期居住地理环境封闭,主要居住在山区、半山区,自然条件较差。许多地方抬头见山,努力爬上山顶,放眼山外,山外还是山。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之中,会形成比较封闭的思想和观念,小团体思想特别是根深蒂固的家支观念,会把人们的思想禁锢起来,对传统文化的固守显得比较顽固,很难在短期内改变,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快速度。
2现代科学技术教育推进慢,力量薄弱。作为新兴生产力的农业机械等,虽然是山区彝族十分需要的东西,但是破碎而小细的土地,不适宜于推广机械化作业,在彝族山区推广农机十分不易。同样的,许多新兴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因为没有规模化的条件,在这些地方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十分困难,花费大,收效小,事倍功半,愿意长期坚持做下去的人少,效果不明显,反过来,先进的生产技术难以在彝族山区半山区普及,使彝族人民接受现代科学技术的机会少,时间少,进程落后。这就导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要求不迫切,现代教育的发展相应地也拖了后腿。
3传统生活方式限制在固有的生活条件中,对传统教化知识的依赖部分消解了现代教育成效。虽然现代社会中的彝人,或多或少都接受过现代教育,但是除了极少部分通过不断接受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能够找到一个国家体制内的工作,生活在城市或小城镇中,大多数彝人还是回到自己的出生地。生活大山之中的彝人,对于学到的知识,除了听听广播、看看电视、用用手机之外,其他方面很少得到应用。这就形成了对现代教育的应接不是十分积极主动,许多科学知识学会了,过了几年、若干年后又“交给了老师”,直接的获益十分稀少。这种情况在上一代人和下一代之间是一种“亲近传承”,上一代人现代科学知识差,下一代人也相应较差,上一代人科学知识好,下一代人也相应较好,这是比较普遍的情况,其负面的“榜样”“标杆”的影响十分明显。
4文化与文明之间的不同价值观念,仍然有一些冲突、不适应,其惯性十分强大。例如凉山彝族自治州在民国时期,有彝族到其他地区抢劫其他民族人回去,长期约束起来,强行劳动,无偿使用,引起其他民族的愤恨,认为彝族落后是野蛮人。彝族在其他地区的市场上做点小生意,也经常受到其他民族人的蒙蔽、侵害的情况,因此长期认为其他民族人道德品质有问题,[14]甚至有“公鸡没有一只肥的,人没有一个好的”的谚语。价值观念的差异在文化传统中是一个惯性很强的东西,就是在当代,也还时常有一些体现,特别是彝族农民工在城市当中,往往因为固守传统的一些观念,而难以融入城市现代生活,有时候还引起一些沖突和矛盾,用通行的法治思想、法律解决也难以取得好的效果,还要回到传统的彝族习惯法的解决方式中去,才能把一些法庭判决了都还不能了断的事情彻底解决[15]。部分人的小富即安、不富也安,靠亲戚朋友的思想仍然有相当形式的表现,不愿意通过刻苦学习和艰苦努力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5读书无用论一定范围内有存在的土壤。由于现代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大学教育的成本越来越高昂,加上现在大学生早已不包分配,有的甚至就业越来越困难,彝族多数贫困家庭无力负担这些费用,因此,接受幼儿教育的条件基本没有,接受高中以上阶段教育基本无大的动力。不上大学今后要受穷,一上大学马上就变穷的观念也有一定的市场。打工比上大学要划算的思想弥漫在整个贫困彝区。
这些影响当中,传统教化方式的遗留是一个主要的原因,通过以上的抽绎与分析,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切实加以解决,对推进彝族当代教育向好向快发展,意义重大。
四、化解传统教化负面影响推进彝族当代教育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从思想观念的转变入手引导传统教化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型
1走出封闭的传统社会。这既是指当代彝族人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充分与外界接触,最好是争取和利用各种机会亲自到山外的世界特别是大城市去感受和经历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也是指通过现代传媒特别是电视、网络和手机,充分了解外部世界的发展变化,通过这些与封闭的传统社会相比较,在身心的触动中认识现代教育的重要性,从理念上、思想上解决问题。有条件的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直接迁移到城镇去生活、发展,接受现代教育。
2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教育。随着国家对民生的重视,许多孩子获得了不同层次的教育机会,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给予一定的支持,适合大多数已经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彝族孩子。职业教育中富含有许多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教授与传承,既适用于彝区的发展,也能够对接当代中国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的进程,利于彝族孩子的发展。要把科学技术教育作为彝族地区的学生走向现代教育的突破口来抓,这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3主动对接现代教育方式。从传统的教化方式中走出来,可以保留少量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要逐步与现代教育方式相对接。全球化的浪潮不可阻挡,改革开放的程度会越来越大,固守一阈必然会被历史淘汰,要主动对接现代教育,特别是普通话推广、英语学习和科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走出家支观念的影响,树立起经济人、社会人、地球人的观念,用开放的眼界和宽阔的胸怀容纳大千世界。
4为孩子树立积极进取的榜样。一些家庭孩子因为受到父母不良行为如懒惰、偷盗、吸毒、不学习科技知识、有的时候铺张浪费,无的时候到处混吃等的影响,失去受教育机会,或者厌弃了现代教育。长辈还借传统教化中一些比较负面的东西作为“遮羞布”,找说辞。作父母、长辈的要从自己做起,改变这种不良行为,以身作则,为后代树立良好特别是上进的榜样。
5加强普法力度,强化基层政权的管理服务职责。一些传统的教化内容对孩子的影响是大的,例如在少数地方认为偷盗本民族是偷盗,偷盗外民族是英雄的落后思想,倾其所有招待来客而没有计划今后生活的观念,不重视经商赚钱而习惯于依赖家族和亲戚的理念,只想当官而轻视劳动的想法等等,这些已经和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格格不入,要加快转变过来。同时基层政权要搞好管理服务,加强普法力度,强化抓好民生工作的思想,大力发展经济,做好精准脱贫等当务之急,让彝族群众有比较充实的经济基础来享受基本教育。
(二)从具体的工作入手运用多种措施引导传统教化方式向现代教育的转变
1小头帮助大头。接受过现代教育的孩子往往比大人容易接受新思想、新科学,从在校学生身上打开通向传统教化方式变革的通道,是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在传统教化方式流行、负面影响较大的地方,学校教育中要加入让学生去改变传统落后的大人的思想的内容,从每一个这样的家庭入手,让拥有新思想、新知识的孩子们用自己的新头脑,去努力改变大人的旧头脑,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实绩。
2彝语对接双语。由于彝语没有后鼻音的特点,学习普通话比较困难,也因此会受到其他人的嘲笑,对有些孩子会造成自卑情绪或引起矛盾冲突,这一点在解放初期对凉山民主改革时就引起了注意,当时把彝族学习普通话而形成的比较生硬的汉话称为“团结话”——即不标准的汉语普通话。现在这个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因此仍然要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彝汉双语教学,不能偏废。还可以利用“村村通”等搞好“推普”工作,让孩子们在看动画片的时候比较愉快地学习标准的汉语普通话。还可以利用远程教育手段,与教育水平高、资源丰富的城市小学、中学对接,努力开展外语教学,打开对外开放的门道。
3思路接通“天线”。这里的“天线”是喻指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教育政策、各项民族教育优惠措施,和各种来自于高层、来自于外部世界的先进的科技知识和科研新成果特别是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手机、电脑、电视产品等。从中央一层一层传递下来的教育政策、惠民措施,这些纵向的照顾往往不太被彝族人所重视和充分利用,许多直接的优惠政策没有直接享受到,这是一项十分遗憾的事情,必需通过多种渠道特别是自身的努力及时充分地享受国家政策,借力发展教育。横向的科技知识与科技产品,要通过及时购买和学习才能享用,这些东西对现代教育的帮助是十分有用的手段,即使付出了较多的费用,也是值得的。他对改变落后的思想,校正学习和发展的思路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利用网络更新思想。信息社会网络十分发达,在我国大力推进民生改善的新形势下,许多偏远的山村都在逐步连通网络,利用网络的便捷与快速功能,大力传播先进思想,变革传统意识,消除落后的思想观念,特别是要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先进的价值观念春雨润物一般对群众进行潜移默化,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發挥民间组织作用。从19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各种民间组织如同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彝族地区的省、区和市、州以及县区一级基本上建立了彝学会或彝学研究会,有的地方还有专门的“德古协会”等。这些组织有的也从事一些文化传承和传统教育方面的工作,在彝族群众中拥有较高的地位,发挥较大的作用,例如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德古协会在规范彝族婚嫁中的礼金数额限制过高的“身价钱”方面,贵州省黔西县彝学会在改革彝语传统教材编写方面,都起过重要作用。充分利用这些民间组织,革新传统教化方式,对接现代教育,推进科学知识在彝族群众中发挥作用,是一条现实的路径。
总之,传统教化方式对彝族现代教育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通过抽绎其主要的方面分析其危害性,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加以实施,对推进彝族现代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而积极的意义,是值得认真做好的事情。
参考文献:
[1]王子尧,刘金才.夜郎史传[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53-93.
[2]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就业和人口统计司编.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3]王明贵.彝族(中国少数民族人口丛书)[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3:75.
[4]禄文斌.序言[A].田明才主编.支嘎阿鲁传[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6.参见肖远平.彝族“支嘎阿鲁”史诗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5.
[5]朱国权.云南彝族传统体育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102-108.
[6]王明贵,王继超.水西简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1:38.
[7]岭光电.忆往昔[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118-122.
[8]王明贵.彝族教育经“玛牧特依”[A].氏著虎尾捉风[C].北京:华艺出版社,2000:37.
[9]吉格阿加.关于《玛穆特依》(代序)[A].吉格阿加,译.且萨乌牛审订.玛穆特依[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13-19.
[10]朱崇先.彝族典籍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73,75-76.
[11]龙正清,译.海腮耄启[M].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1-2.
[12]罗曲,王俊.彝族传统孝文化载体《赛特阿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
[13]王明贵.彝族(中国少数民族人口丛书)[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3:79.
[14]李仕安口述,马林英撰写.百岁人生川康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4.
[15]陈金全,巴且日伙.凉山彝族习惯法田野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杨军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