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在新型城镇化中的功能与作用研究
2017-05-30孙志江刘慧云高秉剑
孙志江 刘慧云 高秉剑
2016年7月1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
2016年10月14日,住建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涉及32省份的共127个小镇。该批特色小镇的推出,是未来三四年内培育1000个左右特色小镇的“样板”。
国家大力培育上千特色小镇的意义何在?特色小镇在新型城镇化中有着怎样的功能与作用?本文略作剖析。
一、“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实验田”
城镇化,也称为城市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在人类发展历史的长河中大多以农村的生活方式存在,以农耕和狩猎求得生存,有关资料表明:1800年世界人口只有3%居住在城市。1900年世界人口中居住在城市的大约有14% , 其中只有12个城市的人口超过100万。1950年世界居民中有30% 居住在城市,城市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数量达到83个。
现在世界城市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着, 到2000年居住在城市的人口已经达到世界总人口的47%,大约有28亿。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数量已经有411个。从世界范圍看,在工业革命后的200多年的时间里,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世界城镇人口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人口分布的城乡格局也发生逆转。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史表明,一国要成功实现现代化,在工业化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城镇化发展。当今中国,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彼此相辅相成。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是发展的根基;信息化具有后发优势,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城镇化是载体和平台,承载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空间,带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时间当中,城市空间扩大了二三倍。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
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一些城市“城市病”问题也日益突出。
所谓“城市病”是指人口过于向大城市集中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主要表现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盲目向周边摊大饼式的扩延,大量耕地被占,使人地矛盾更尖锐。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等,将会加剧城市负担,制约城市化发展以及引发市民身心疾病等。特别是城市的出行时间较长,因交通拥堵和管理问题,城市会损失大量的财富,无形中浪费了能源和资源,尤其是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剧,将严重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以及“可持续”的发展后劲。
其实,目前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也是世界一些经济领先的国家或地区的“前车之鉴”——上世纪40年代间,美国大都市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的47.6%;到1970年前后,城市化率达73.6%,郊区人口超过了中心城市人口,也超过了非都市区人口。
虽然郊区化发展满足了中产阶级追求理想居住环境的市场需求,却使美国社会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其人均能源消耗为欧盟的2-3倍,人均汽油消耗为欧盟的5倍。1943年9月8日,洛杉矶首次发生“烟雾”事件。此后,该类事件不断发生,尤以1955年最为惨重,400多人丧生。
美国在上世纪由于土地制度、机动化和政府错误的公共政策等原因,使其郊区化一发不可收拾,并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经济成本居高不下、生态环境破坏愈演愈烈、资源能源消耗过度等等。
上世纪50年代,英国的城市化率就达到了79.0%。在英国初步城市化完成期间,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在涌入伦敦后却再次遭遇失业的打击,他们生活和居住的条件恶化,死亡率上升,整个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严重。据记载,“在伦敦,拥有万人以上的贫民窟约有20个,那里的悲惨景象是英国任何其他地方都看不见的,就说是地狱生活,也不算过分。” 1952年12月5日的“毒雾事件”让伦敦市民至今心有余悸。由于逆温层笼罩,伦敦连日寂静无风,煤炭燃烧产生的粉尘、有毒气体和污染物在上空蓄积,引发大雾天气,整座城市弥漫着浓烈的“臭鸡蛋”气味。人们走在街头,甚至低头看不见自己的双脚。
上世纪50年代,法国城市化率达到55.2%,而巴黎相对更是人口稠密、乌烟瘴气的中古城市。此前,工业革命蔓延到巴黎,大量乡村人口拥入城市,让狭窄的街道彻底瘫痪。城市卫生条件很差,路面积满污泥、粪便和垃圾,脏东西等全部流进塞纳河。有人形容,老巴黎就像是患了“脑水肿”,城市面貌状如人间地狱。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病”问题不仅日趋明显,而且严重地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城市,交通拥挤、空气污染、水资源匮乏,居民出现大量的“蜗族”“蚁族”;在乡村(尤其是偏远的山村),则出现了空心村、留守老人和儿童等社会问题;春节前后农民工如候鸟和非洲角马般大迁徙(回家过年),既造成中国特色的“春运”大潮,又平添了农民工的艰辛与经济浪费。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由此推理,国民的幸福指数不高更不是社会主义。我国的城镇化当如何进展?为吸取世界先进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扭转当前我国城市发展暴露的问题,就必须探索一条新的发展之路——这就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重在一个“新”字,就是没有先例,需要创新探索。从这个意义上讲,“特色小镇”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实验田”。这样,可以避免“一窝蜂”一拥而上,以最小的代价探索出一条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发展之路。
二、“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新标杆”
前面提到,“特色小镇”首先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实验田”,这个“实验田”要努力实现——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这个“实验田”要努力实现——新型城镇化,不能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这个“实验田”要努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统筹的“新四化”发展战略: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从2016年10月14日住建部公布的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来看,基本上体现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的“培育要求”:(一)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二)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三)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四)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五)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也就是培育实验成功,可以作为“新型城镇”建设的“新标杆”。为此,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于2016年11月出台《关于建设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指出:(一)建设特色小镇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 (二)建设特色小镇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有益探索。(三)建设特色小镇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其宗旨就是紧跟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推进河北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早日造福河北城乡百姓。
三、“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百花园”
特色小镇的外在特征是一镇一品,在产业定位、技术支撑、制度创新等多方面,都务必因地制宜,切忌千篇一律。
例如,住建部已经公布的一、二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中河北省的秦皇岛市卢龙县石门镇,是以发展现代新型工业为主,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商贸物流业和文化旅游业为辅的工贸型城镇。河北的衡水市武强县周窝镇,则是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独具地域特色的旅游景区小镇。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是以神堂峪自然风景区、濂泉响谷、乡间情趣园等多处旅游景区为主要特征的,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山西省昔阳县大寨镇,则是以红色旅游产业为龙头,协调发展高效农业、加工业、制造业、建材业等为经济动脉的大寨红色文化旅游名镇。浙江省温州市的柳市镇,是拥有“中国电器之都”“中国断路器生产基地”“中国防爆电器生产基地”“中国低压电器出口基地”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小镇。福建省的古田镇,则以“古田红色核心区”为主体,以“步云生态休闲区”为支撑,通过构建“红+N”产业体系,形成以红色旅游产业为主导,带动小镇的教育培训、文化创意、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等新兴经济板块协同发展的產业大格局。海南省的潭门镇,则是以著名的渔港、国家南海博物馆为龙头,兼之海洋、文化、旅游、科研为一体的特色小镇。云南省的畹町镇,则“抗战名城+外交名城+商贸名城+旅游文化名城”的特色小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富蕴县的可可托海镇,在是以神钟山、额河大峡谷自然观光为主导,以汽车宿营地、航空、攀岩、漂流等新业态项目开发为特点的特种旅游小镇。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的北极镇,则是以“中国最北的俄罗斯风情村”定位的观光旅游特色小镇。总览中国的特色小镇,如群星璀璨、鲜花朵朵,不可胜数。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到2020年,全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因其各具特色,又是全国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必然如“百花园”相对均匀地镶嵌在祖国大地,并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不断提高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给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一个美丽的国度。
四、“特色小镇”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基础工程。
特色小镇的本质特征是因地制宜、融合发展。因地制宜,是彰显地方特色经济优势;融合发展是特色小镇的使命所在。但这个发展,第一是要“长命”的,第二是要“宜人”的。习总书记早在2005年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为经济发展指明道路——即,经济发展的宗旨是不断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就绝对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仅如此,还必须是可持续的,着眼于长远利益的。其所谓特色,是小镇的立命之本,竞争力与生存力之所在。
有专家指出:创新是现代产业发展主要特征。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一年两年不能说明问题,五年十年也只能说明一定的问题,五十年、乃至一百年才能说明问题。也就是说:特色小镇的创建,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奠基工程”,务必着眼长远的、可持续的、经久不衰的发展后劲。
我国尚属农业大国。据2010年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到2020年,全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按每个特色小镇聚集人口2至3万人计,1000个特色小镇将吸纳农村人口2至3千万。这一目标的实现,定会缓解大城市的人口、就业、环境等多方压力,还碧海蓝天,还青山绿水,让成千上万的农民工实现就地(或就近)就业,结束背井离乡的打工生涯,能够长久与家人团聚,提升国民的幸福指数。
总之,“特色小镇”的培育建设,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实验田”、“新标杆”、“百花园”和基础工程。这一工程对“新四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提高城镇化质量,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意义重大而深远。
参考文献:
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2.《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
3.《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4.《国外城镇化经验教训》
5.《全球主要国家城市化水平分析》
6.《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发展路径》
7.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
8.《让特色小镇为新型城镇化涵养动力》
9.《特色小镇的内涵与外延》
10.住建部公布的我国一、二批特色小镇名单等
(河北省讲师团系统2017年度科研课题 立项编号201747)
(作者简介:孙志江,沧州师范学院商学院院长、教授、沧州公关协会执行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