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时期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性探索研究

2017-05-30冯昭柱

科技风 2017年23期
关键词:延安时期大众化中国共产党

冯昭柱

摘 要:延安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念还并没有实质性概念,但是在长期的发展探索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并没有停止。这一概念在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著作中都有迹可循,综合概括起来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实质、内涵、目的、途径等不同内容的揭示和探索,这些内容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理论,发展到现代社会,这些理论依然具有鲜明特点和突出特色。

关键词: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延安时期可以说是我党理论不断趋于成熟和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实践特色相结合,并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向发展,使马克思主义逐渐走向大众。在这一过程中,总结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原则和途径,理论联系实际以及抓民主、重民生的思想逐渐涌现,为我党不断发展提供丰富理论支持,从现代社会分析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依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延安时期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的基本原则

(一)突破和创新

毛泽东认为我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应当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与中国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相联系,能够给予马克思主义科学解释和理论说明。比如在对方法论的理解和认识上,毛泽东将世界观概括为世界本来发展的物质世界,而方法论则是利用这样的世界观去看世界,研究世界,并以此作为理论指导,研究生产、革命、作战等。这种研究方法或者理论体现了我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既要学习也要突破,不仅突破马克思主义的“本本”,而且也要用于突破自己的“本本”。這要求在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详细内容的基础上,对我党的历史以及发展历程进行总结,通过对实践的探索和检验,从而实现发展。

(二)发展和扩充

延安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总结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思想和原则,这一思想的出现真正实现突破,并且在不断的批判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发展,从而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补充。毛泽东对教条主义进一步批判,指责教条主义者只是将“一般真理看成是凭空出现的东西”。另外毛泽东在对本本主义进行批判过程中更好的扩充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不仅要求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而且还要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历史发展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这一思想实现更科学的解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扩充,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过程。

二、延安时期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的基本途径

(一)从人民群众出发提升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

1.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延安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是立足以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基础之上的,通过对理论知识的灌输和宣传或者各种社会活动提高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从而逐渐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这一途径的实现首先需要对人民群众的需求进行了解,毛泽东认为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都应当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在推广马克思主义时应当切实把握人民群众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求,在了解人民群众思维方式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才能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人民群众是基础,马克思主义宣传者始终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只有获得全体人民的理解和信任,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这是延安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探索的重要途径。

2.使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有基本认识

为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必须使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有所了解和认识,这一目的是在达成认同的同时提升到信仰的高度。延安时期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领导下开展扫文盲等活动,通过基础教育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灌输和传播,使广大人民群对马克思主义有基本了解。除此之外还在延安地区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和宣传活动,比如开办学校等形式,通过组织学习组、读报、演讲等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这一途径的开展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养。

3.通过集体生活提升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和信仰感

延安时期,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实现对根据地的改造,创办自卫军、合作社、儿童团等为代表的各种组织,在这些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展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在集体生活氛围下,还以树立榜样的形式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表现,比如战场英雄、劳动模范等,通过贴近人民生活的例子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更好的加深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在打动人民群众内心的同时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标。

(二)宣传者既要做民众教师,又要做民众的学生

宣传者既要要做民众的教师又要做民众的学生是指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为提高大众化质量必须学习群众语言,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给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更好的理解和认识。群众的语言是推动大众文化不断进步的重要基础,所以必须加强对民众文化的学习。其次还要与人民群众搞好关系,只有宣传者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信任。在马克思主义实现大众化的过程中,学习是相互的,毛泽东强调“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所以在推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过程中,必须以平等的身份进行推广、宣传和教育,让群众在思想情感上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接受马克思主义。

三、结语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体系实现新的发展,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和研究,为更好的实现大众化,利用不同途径和方法极加强宣传和教育,从而使马克思主义逐渐走向大众,一直到现代社会这些理论体系都对我国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田福宁.延安时期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0,06:1623.

[2]刘慧.延安时期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

[3]魏继昆.论精英与大众之互动——基于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4,03:3841.

[4]惠晓峰.延安时期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6(04):4547.

猜你喜欢

延安时期大众化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浅析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渗透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体育思想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