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国前中国女性翻译家研究

2017-05-30刘华丽

科技风 2017年23期
关键词:翻译研究翻译理论

摘 要:中国早期的译者多为男性,建国前有几位女性翻译家崭露头角并留下了不朽的翻译作品。她们多出现在民国时期,这些优秀知识女性的横空出世以及她们的优秀译作出现带给传统的中国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观念上的震撼,我们一方面赞叹她们的智慧和学识精深,一方面惊服她们的勇气和胆识过人,这些女性翻译家的出现就像是一道曙光,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翻译界新的活力和无限希望,同时还为中国的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重新思考和定义女性翻译工作者在我国的文学地位和贡献。本文拟结合建国前几位知名女性翻译家及其译作,浅析她们的翻译观和翻译理论。

关键词:建国前;女性译者;翻译研究;翻译理论

一、建国前女性译者的角色和地位

从1912年的中华民国成立到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短短只有37年时间,我们国家却经历了十年内战、八年抗战和四年的解放战争,基本上属于千疮百孔和百废待兴的经济社会状况,然而在中国翻译事业却取得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出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翻译家和译作,给后世的翻译发展和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进入十九世纪中国晚清时期,继而随着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入侵,中国与西方列强在文化领域的沟通和交往日趋频繁,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在“西学东渐”和“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影响下,创作思想和翻译理念也得到孕育、苏醒并迅速成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冰心、赵萝蕤、吴弱男、薛琪瑛、薛绍徽等,她们向中国读者们翻译介绍了大量的外国文学名著,涉及语言包括英、法、德、俄、日、意、西班牙等,翻译的题材内容多样,体裁更是涉及诗歌、戏剧和小说。而且她们的翻译水平之高,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获得了高级别的奖励。冰心因为翻译了纪伯伦的《先知》而被黎巴嫩授予国家级勋章,赵萝蕤因为翻译了艾略特的《荒原》而被授予“彩虹翻译奖”和“中美文化交流奖”。

这个时期的女性翻译工作者往往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学功底,在国内受过先进的新式教育或者出国接触过西方前沿文化,在文学翻译上有自己独特的新主张,她们的翻译活动贯穿整个二十世纪。因为翻译还是一种“再创作”,所以她们一方面是翻译家,另一方面还是名副其实的作家。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们的翻译活动导致了中国新文学系统的构建,并重新书写了中国现代文学史,对中国后世的翻译史起着深远而积极的影响。在中国传统习俗以及旧有的观念影响下,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就对小说创作不够重视,甚至一度认为小说都不算文学创作,因此导致中国除了四大名著都列举不出伟大的文学作品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女性就更少写小说的了。然而,通过她们对西方经典文学作品的翻译和介绍,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广大的读者群逐渐了解并認识到小说在国外是最为重要的一种文学类型,从而改变了小说在中国的边缘地位,扭转了人们对小说的不正确看法,小说创作得到了应有的重视,推进了小说文类在中国的崛起。这一时期,薛绍徽翻译了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地球》,使得我国读者有幸第一次接触到西方的科幻小说;冰心翻译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吉檀迦利》,使得我国读者欣赏到诗歌形式的诺贝尔文学作品;赵萝蕤成为了艾略特《荒原》和惠特曼《草叶集》的第一位中文译者,开创了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先河;薛琪瑛翻译了英国戏剧家王尔德的《意中人》,将英国唯美戏剧搬上了中国这个大舞台,令中国观众耳目一新,大饱眼福。

二、建国前女性译者的研究概况和译作推介

建国前,中国处于水深火热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女性属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在家庭和社会中长期处于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在文化文学领域处于被忽略和被漠视的地位,所以导致女作家或女性译者处于被遗忘的角落,女性的翻译思想和创作主张自然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公正的对待,当然也就少有研究女性翻译家的文章或著作。只是近些年来才有一些关于女性翻译理论的研究论文,下面做一简要摘要和归纳。

中国的女性作为一个群体开始进入翻译界并有成形的翻译作品问世,基本上集中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最初的二三十年间。赵萝蕤(19121998)是浙江德清人,关于她的翻译活动介绍出现在温中兰编著的《浙江翻译家研究》一书中,包括她的生平简介、翻译思想和翻译年表,一目了然,便于我们了解并研究其翻译主张。生于1911年的杨绛先生是中国著名翻译家、作家和剧作家,通晓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由她所译的《堂吉诃德》被业内公认为冠绝华语,是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关于她的译作和翻译思想介绍可以翻阅刘克敌编著的《那些翻译大师们》。

提到介绍建国前女性翻译工作者的著作,这里我们要隆重推荐一下湖北教育出版社马祖毅编著的《中国翻译通史》,这本书真正系统而深入地把以上各女翻译家的详细翻译情况纳入了中国读者的研究视野,并且自成体系,跨度从东汉末年的佛经翻译到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是我国自有翻译以来第一部详述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翻译活动、介绍中国翻译历史文化的重要媒介和窗口。在英国文学汉译一章中不难发现对赵萝蕤的详细介绍,1935年著名诗人戴望舒慧眼识人,致函邀约她把T.S.艾略特的代表作《荒原》翻译给中国读者,她的翻译生涯由此开始并一发不可收拾,后来又应“外国文学名著翻译编辑委员会”之约,倾尽十二年心血翻译了美国诗人惠特曼的代表作《草叶集》,为了表彰其卓越贡献,芝加哥大学在百年校庆之际颁发给她“专业成就奖”。同时代另外一个著名女翻译家薛琪瑛则将她翻译的童话作家王尔德的《意中人》载于1915年的《新青年》杂志。

关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研究始见于廖七一在2000年译林出版社发行的《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该书对于西方女性主义对翻译的影响做了系统介绍和分析。2002年,他又发表了《重写神话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一文,详细阐释了女性主义与翻译结合以及分析了翻译性别化的历史原因,定义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概念和意义。自此,中国的翻译研究者开始正式关注女性主义翻译观及其作品,国内关于女性的翻译研究开始正式进入一个小高潮并渐趋成熟。2004年04期的《中国翻译》同时刊登了四篇探讨女性主义翻译的文章,2005年出现了专门研究女性主义翻译的专著费小平的《翻译的政治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

参考文献:

[1]穆雷.翻译与女性文学——朱虹教授访谈录[J].外国语言文学,2003(01).

[2]刘军平.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研究的中西话语[J].中国翻译,2004(04).

[3]张景华.女性主义对传统译论的颠覆及其局限性[J].中国翻译,2004(04).

基金项目:河北省2015年度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建国前女性翻译家研究,课题编号:SQ151124

作者简介:刘华丽(1978),女,河北沧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翻译研究。

猜你喜欢

翻译研究翻译理论
《水浒传》中人物绰号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浅析
图式理论下旅游宣传语翻译探讨
及物性系统分析《未选择的路》及其汉译本
关于对跨境电商店铺名的研究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简述翻译研究中实证研究法的应用
试析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浅析德里达的解构翻译思想
浅议许渊冲之文学翻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