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2017-05-30侯妍文

工业设计 2017年2期

侯妍文

摘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画学史上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出自唐代山水画家张璪。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的关照尤为显著,这一理论意为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应该注重客观世界,以自然万物为师,进而触发审美理想,获得内心的感悟。只有充分调动创作主体对于现实世界的真情实感才能够创作出吸引人的优秀艺术作品。这一绘画思想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绘画理论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画学史上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出自唐代山水画家张璪。张璪与毕宏的对话当中——“毕庶子宏擅名于代,一见躁画,惊叹之。璪又有用秃笔,或以手摸绢素而成画者,因问璪所授。璪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毕君于是阁笔。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造化”即自然,狭义的“自然”指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广义的“自然”指客观存在的世界与客观规律。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的关照尤为显著。这一理论意为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应该注重客观世界,以自然万物为师,进而触发审美理想,获得内心的感悟。只有充分调动创作主体对于现实世界的真情实感,才能够创作出吸引人的优秀艺术作品。这一绘画思想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外师造化”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中得心源”是艺术创作的原则。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互为依存,相辅相成。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也是艺术作品的主宰者。艺术家的审美趣味和理想直接决定了作品品位的高低、格调的雅俗和作品的意境。自然世界对于艺术家的影响极其深刻,其中包括家庭环境、社会制度渗透下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对于艺术创作者的影响。任何一个艺术家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成长,环境对于艺术家的审美情趣、情感思想、文化意识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熏陶对于艺术家来说也是普遍而又深刻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在艺术家的头脑中早已形成无意识的思维定式,民族精神力量和生活习惯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左右着艺术家的审美趣味。艺术家的所有创作都是来源于客观世界,经过体验,获得灵感,怀着崇高的艺术理想和热情观察体验现实世界,构思艺术意象并最终用形象表达艺术思维,物化为艺术作品。“造化”对于艺术家来说是基础,是艺术家从客观世界中吸取创作材料和经验,用于艺术创作。

“心源”指艺术家内心的感悟。而“中得心源”的“中”应指代艺术作品。客观世界的美并不等同于艺术美,艺术源于“造化”而高于“造化”,只有在以自然为师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选择、提炼、想象、虚构等艺术处理手法,并且在其中渗透自己的认识和评价,表现出艺术家的内心深刻感悟和审美理想,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具有艺术美的作品。现实世界是客观世界的现实事物,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而转移的客观存在。而艺术美是现实美的反应、深化和升华,是艺术家在现实的基础上的结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的审美创造。在这种审美创造中艺术家应不断提升个人的修养,建立进步的世界观和深刻的见解,拥有广博的文化修养和丰厚的生活积累。学识修养能够帮助艺术家从整体上提高创作意境,也能够直接影响艺术的表现力。只有拥有了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创造力才能够在作品中将现实世界和审美情感完美地融合,恰如其分地表达艺术家的创作目的和真挚情感。这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艺术理论所反映出的艺术的规律。真正优秀的艺术必定是艺术体验的典型化,遵循美的规律并以美为目的而将“造化”与“心源”完美结合。

五代梁荆浩《笔法记》:“夫画有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一作遗)不俗;思者,删拨大要,凝想形物;景者,制度时因,搜妙创真;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彩自然,似非因笔”。北宋郭熙《林泉高致集》涉及面很宽,有关山水画的方方面面,从起源、功能到具体创作时构思、构图、形象塑造、笔墨运用以及观察方法等等,都有很好的说明。其中便强调画家要深入观察生活,抓取主要特征。“遠望以取其势,近看以取其质。”对于山水的四季朝暮、阴晴雨雪等环境下的变化,郭熙都经过认真的观察研究,总结出不少带有规律性的经验,如对山水“三远”的提出及山水在“三远”状态下的特征,对山水画创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山有三远,自山下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天色春晃(明亮)、夏苍(淡青色或草色)、秋净、冬暗(深黑色)”。“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暗淡。”等等,不一而足。清代的石涛在其《苦瓜和尚画语录》中道“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地也”。石涛在中国山水画发展中具有极高的地位,直接推动了中国山水画的现代化,是山水画从古典走进现代的桥梁。在山水画创作上,其秉承“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创作理念,重视在自然中获取感受,认为只有“深入物理”,才能“曲尽物态”,进而达到“物我交融”之境。石涛的理念反应在其作品中,《搜尽奇峰打草稿》便是代表。画面崇山峻岭,茂树参天,泉水淙淙,山道崎岖,纡回盘旋。城垣、楼阁、亭桥、书屋、渔舟等分布其间。全幅构图繁密,画法用披麻皴参以点子皴,整个画面一气呵成,笔墨苍劲中尽显气势磅礴,画幅右上方自题“搜尽奇峰打草稿”。石涛曾说“搜尽奇峰打草稿”,最为重要,只有深切地体验自然界的奇峰峻岭才会在内心构建艺术意象,也就是以此为草稿进行创作,否则奇峰便不能生动地表现出来。“搜尽奇峰”也属于艺术创作过程的生活来源。这些后世不断发展的艺术创作的理论和方法,更加深入地阐释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艺术创作中的艺术美,从根本上来说,来源于客观世界,来源于对大自然的深切的热爱,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认识的形象表现。只有不断提升“心源”的素养才能够创造出具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优秀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