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形势下的基础教育书法师资人才培养
2017-05-30黄强
黄强
摘要:中国书法是中华文化当中独树一帜的瑰宝,历来被基础教育所重视。伴随着语言电子化网络化的进程,书法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基础教育中,合格书法师资的培养是整个环节中的重中之重,而当今书法师资培养却面临困境。本文试从招生政策、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找出现有师资培养模式的不足,从而进一步加大优秀基础教育书法教师的培养力度,巩固基础教育中书法课程的地位。
关键阗:基础教育;书法课程;师资;培养
中国书法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具有悠久历史和鲜明特色的瑰宝,历来被基础教育所重视,中国古代很早就注意到了书法教育对于开发智力、提高素质、道德教化的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教育“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当中,“书”作为重要的基础教育环节被明确提出来,可视为较早的书法教育总要求和提纲。据宋史记载:“书学生,习篆、隶(楷)、草三体,明《说文》、《字说》、《尔雅》、《博雅》、《方言》,兼通《论语》、《孟子》义,愿占大经者听,篆以古文、大小二篆为法,隶以二王、欧、虞、颜、柳真行为法,草以章草、张芝九体为法,考书之等,以方圆肥瘦适中,锋藏画劲,气清韵古,老而不俗为上;方而有圆笔,圆而有方意,瘦而不枯,肥而不浊,各得—体者为中,方而不能圆,肥而不能瘦,模仿古人笔画不得其意,而均其可观为下”。这一表述对于基础书法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评判标准,并且注意到了书法技能和文化素质之间的紧密联系,这种对于书法教学的认识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参考的。
而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电子技术和互联网发展的影响,中国民众汉字的书写技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中小学生对于汉字的书写掌握已显力不从心,越来越多的人依靠键盘等电子工具使用汉字,把汉字的“书写”过程演变为“输入”过程,在现实生活中,“提笔忘字”成为常态……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下降,不仅降低了教育质量,并且戕害了汉字作为文化传承载体的艺术品质和完整性,使人们更加难以深刻理会汉字比划之中蕴含的文化理念和独特审美意味。
显而易见,汉字书法的基础教学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求,教育部2011年颁布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13年又出台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河南省也出台了《关于贯彻<中小学书法指导纲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要求中小学必须开设书法课程,夯实基础教育的书法训练环节。应该说,《意见》的出台可谓是—场及时雨,应时而生,势在必行。《意见》和《纲要》不仅是书法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并且制定了较为详尽的课程教学计划,有着较强的实践意义。同时也对于教师本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合格的书法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坚厚的书法基础和相应的教学技能,才能更好地完成引导学生掌握汉字书写基础、纠正不良书写习惯的任务,并且使学生能够理解中国书法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从而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所以,合格的书法教师是整个基础教育书法课程当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基础教学中书法教育的成败关键。
1现阶段书法师资面临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根据笔者的观察,豫南地区小学书法师资培养面临如下的问题:
1.1现有师资严重匮乏,储备不足
按照教育部中小学编制标准和学校实际需求,一所学校至少应该配备2名以上的专职书法师资。但是事实上,合格的书法师资异常匮乏,甚至部分学校一名专职书法教师都没有,书法课的开展很难落实。在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书法课程长期被边缘化,所以造成现有专业师资异常紧张。国家和社会对于书法教学寄予厚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实际工作中书法课程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由于书法课程长期被弱化、空置,书法专业师资建设发展滞后,师资储备严重不足。
1.2培养数量规格不足
以河南省为例,2014年的书法专业方向面向全省招生人数共75人,不足百人,整体招生数量偏少,很显然这样的招生规模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以信阳市平桥区第一小学为例,各年级各班每周开设一节书法课,任教者都是本校其他科目书法有特长的老师,但是并无一人是专业的书法科班出身,专业师资极其薄弱。
面对基础教育书法师资的巨大缺口,另一方面高招报名人数却持续下滑,书法专业吸引力减弱,2014年全省艺术专业加试书法类别报名人数1273人,已经是连续第三年下降,这种情况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警惕。
1.3师资培养思路和模式亟待更新
根据目前的资料,我国有据可查的现代书法高等教育始于1963年浙江美术学院的书法篆刻专业,主要培养的是高端书法行业专业人才和书法家,受其影响,直至今日各高校培养的书法专业人才均以此为目标,其培养目标并不是适合小学师资的书法教师,不能够完全适应小学教育的现实情况。
在书法师资培养阶段,传统的思路是培养合乎标准的专业人才,有意无意地片面强调了书法才能和技艺,而忽视了作为面向中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师资的训陈;中小学生特殊的生理、心理现象。合格的书法师资应该不仅能够掌握相应的业务技能,并且能够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在课程教学中通过书法创作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书法课程教学来为整体的教学目标服务。
2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书法師资培养和使用面临的困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问题,解决自然也应有过程和步骤,基于现实的迫切需求,笔者认为,破解书法师资难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善:
2.1加强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
立足于当前情况,有必要对于现有教师进行培训。书法师资的匮乏不是一个学校面临的问题,而是全区大部分中小学共性的问题,外地的教育部门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在河北省,2013年进行了国家级的。国培计划”——河北省首批小学书法教师培训项目在河北师范大学落地,2013年4月,河南省首个中小学书法师资培训基地在开封挂牌开班;对于符合条件的小学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使之成为合格的书法课程师资,这种方式值得借鉴和参考,对于小学书法师资培养也是很大的推动和促进。
教育部文件明确提出要求,书法教师的另外一个重要来源是美术等艺术学科教师,所以从美术教师中遴选合乎条件的任课教师正是书法教师培养的应有之义。“书法和写字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问题”,在我国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体系中,书法课程长期作为专业课而存在,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生普遍对于书法课程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在小学书法教学中,教学难点和较高要求是书法中的“气韵”、“笔法”、“布局”等美学概念,美术教师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在实际培训过程中,从经过培训l的美术教师中补充书法师资是目前较为可行的方法。
2.2利用现有条件,积极引进校外资源
根据《意见》,书法教学不仅存在于校内,并且也体现在课外活动当中,《纲要》也明确指出,要培养一支专兼职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学校可根据需要,聘请当地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少年宫、文化艺术团体的书法专业人员根据中小学书法教学要求指导学生学习书法”。因地制宜地引进校外专业技术人员,支持书法师资建设,是一个很好的渠道和方法。
豫南地区中,信阳是书法大市,也是书法强市。2009年6月26日,固始县被中国文联和中国书协正式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这为豫南地区基础教育书法课程提供了充分的智力支持和资源。通過邀请校外专家入校开设讲座、培训教师、指导教学,对校内专业师资是一个良好的补充和提高。例如在笔者的走访调查中,信阳市平桥区第一小学,在本校师资不足、水平欠缺的情况下,聘请校外的培训机构人员担当教学任务,他们从事书法教学多年,教学方法丰富,能起到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在这里,笔者呼吁教育和文化主管部门要紧密合作,密切配合,各级地方书协对于符合条件的社会书法人员开展相应资格培训,对他们教学进行规范和管理。
2.3加大人才培养口径,健全人才培养规格
在现阶段,中小学师资培养主要依靠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加以解决,在人才培养中出现了口径变窄,过分强调专业化等问题,尤其是对于占绝大多数的农村小学来说,更需要的是有良好素质和通用性的师资人才。
所以,在人才培养中加大通识教育力度,扩宽人才培养口径,培养适合基层义务教育阶段的通用性强的书法师资,是立足于现阶段基本国情的现实选择。以笔者所在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为了适合形势的发展,对于书法师资的培养进行了良好的尝试,比如在美术教育专业中加大了书法教学的比重,从原来的一个学期的课程扩容到二年级整个学年,课时量也从原来的72课时增加到144课时;在普通师范专业中大力开展“三字一话”(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普通话)的实践训l练,在语文教育专业中也相应加强了书法课程的比例,设立专业的书法实训室,这些措施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但是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新课题;尽管政府和社会对于书法教学给予厚望,但是普及书法教育,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书法专业教师,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