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代岩画为资源的杰出创造
2017-05-30邵大箴
邵大箴
画家张学智长期研究宁夏贺兰山古代岩画遗产,观摩、学习其图像,领会其精神,从中吸取营养,进行了富有成果的再创造。从1989年第一次见到贺兰山岩画到今天,张学智投身这项事业近三十年,从拓制转向创作,作品冠以“中国印象岩画”名称,不仅在国内外广泛宣传具有重要历史和艺术价值的贺兰山岩画,而且以自己的绘画实践向世人表明,古老岩画也能为当代绘画创作提供丰富资源,从而对我们广泛吸收古代艺术遗产,走以古开今的道路,具有无可争议的借鉴意义。岩画是原始人类的艺术创造,历史悠久,与原始民的信仰、狩猎劳动和生活有密切的联系。贺兰山地区岩画是我国境内保存最多最好的岩画艺术群之一。生于斯长于斯又经过系统绘画训练的张学智,广泛接触这些艺术瑰宝,心情十分激动。他感动的是,原始先民们在那样艰苦生活环境中,竟能克服重重困难,用艺术记录他们的生存状态,传达他们喜怒哀乐;他感动的是,岩画的艺术语言是那样的质朴、简练,又是那样的丰富多彩,表现了原始先民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张学智从这里体会到一个重要的艺术原理:感情,出自内心的真实感情,是决定艺术创作品质最重要的元素。作为有一定生活和艺术经历的画家,他知道古老岩画的创作今天不可能重复,但其精神和技巧,仍有傳承和发扬的价值。这就是张学智不辞劳苦爬山越岭、孜孜不倦地寻找和仿制数千幅岩画,为他今后进行再创造积累资源的动力。
张学智用“中国印象岩画”的名称定位自己的创作,驰骋画坛,一方面用此形式表达自己对宇宙、人生、社会的感知、认识和思考,另一方面也表达对远古原始先民艺术创造的崇敬之情和弘扬其创造精神的心愿。
张学智立足贺兰山岩画,眼光放大到分布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岩画遗存,他广泛地和国内外同道交流,立志做古代岩画艺术的忠实继承者、传播者,决意用传统的水墨语言赋予这古老艺术形式以现代的生命。为此,他放弃了自己原来熟练掌握的工笔画法,改用与古代岩画自由抒写感情相近的水墨写意表达方式。他创造性地借鉴古老岩画的语言符号,创造有现代意义的符号和图像,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张学智从先民们岩画创造中领悟最深的是:艺术反映现实生活,不在于对客观物象的复制与摹仿,而在于表现事物的本质,以形写神,表现物象表皮后面的意义;艺术作品要打动人,必须表现真实思想感情,感情的真实性是艺术创作的第一要义。在这方面原始先民的岩画是最好的范例。张学智以“中国印象岩画”为题的创造,正是在这种精神启发和激励下充分发挥主观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产物。知识、功力和修养“胸有成竹”的储备,辅以“胸无成竹”的临场发挥,为张学智的创作打开了无限自由的空间。他的作品之所以受到国内外业界和群众的欣赏和赞誉,因为反映了他对传播古代岩画的虔诚和热情,还因为它们寄寓了古代岩画自由表达感情的精神。把原始先民用硬体工具在岩石上雕刻图像的方式,转化为用笔墨在纸面上书写,在手段、方法变化的情况下,新的印象岩画如何努力保持线刻的力度和节律,又增添笔墨变化的情趣,这是个新课题。张学智在写意笔墨上苦下功夫,掌握笔线墨色原理,追求韵味和节律感。在实践过程中,张学智既付出了艰辛,也享受了再创造的快乐。当然对张学智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借鉴古代岩画艺术符号基础上,创造有现代感的图像。为此他也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他一手伸向古代岩画和其他实物及典籍,一手伸向现代生活,用现代人的思维阐发古代符号的意义,把从现代生活中获得的感受转化成新的符号,并在文化意义和形式感上与古代岩画形式加以衔接。这样,他的作品不论采用的是古代符号,还是有现代意义的图像,都是在古代岩画形式基础上的创新。人们把张学智称为古代岩画艺术的拓新者,是恰如其分的。
张学智在“中国印象岩画”创作上取得的丰硕成果,驱使他以充分的信心朝这个方向前行,我们相信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他会取得更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