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是缔造世界级电动汽车品牌的根基
2017-05-30曹忠
曹忠
第一,电动汽车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性机遇。
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人类社会有三个消费的主流,从几百年前一直延续到现在,就是一个是通信媒介、一个是能源、一个是运输方式。当这三个消费的内容和当时的技术发生交集的时候,就会出现伟大的产品和伟大的公司,从蒸汽机一直到现在。刚才郑总讲到了传统汽车和电动车擦肩而过,主要是成本问题,就是电动车的成本问题。到了今天,互联网、电力文明和电动汽车的文明交集在一块,这就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对中国来讲更为重要。
中国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形成了很好的产业体系,也形成了现在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场。所以,中国在未来的这次智能化电动车革命当中应该出现世界级的品牌。
第二,创新驱动是缔造世界级电动车品牌的根基。
我们对未来电动车的发展有一个初步的研究,我们认为,大概电动车花 10—15年甚至更长一点时间,但是也不会太长,大概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以市场占有率为标志的话,大概在 5%以下,这个阶段我们叫做向传统车学习和智能化电动车创新结合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备,消费者的疑虑比较多、消费者习惯还没有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进。同时,电动车产品在质量、成本上还有很大的差距。
第二个阶段,大概市场份额到 20%以上时,这个点是非常敏感的点,把这个阶段叫做智能化的电动车是汽车消费市场的补充,因为电动车的特点会在一些细分领域先走出来比如物流市场、公交市场,而这个阶段也表明基础设施和消费者对这个产品接受程度和市场完备的城市。
第三个阶段,市场份额超过 30%—40%这个阶段,这个阶段就是一个相对快速成长的阶段,将这个阶段叫做电动车和传统车并行满足市场需求的阶段。
第四个阶段,超过 50%,很快会到 70%—80%,这时伟大的传统汽车将逐步走向历史。而历史是值得尊敬的,在向历史致敬的同时展开新能源汽车广阔的市场。
在这样一个看未来的时候,我们预计在未来的 5年,当市场份额达到 20%—30%这个阶段时,新能源汽车会发生什么情况,业内一直在思考这个事情。先看一下传统车,中国传统汽车走过的历史,从中国 1990年代初开始开发乘用车 ,市场产业同步起步的时候,发展势头是非常良好的,在 2009年,乘用车超过了 1千万辆, 1991年,90年代初,我们花了将近 20年的时间乘用车达到了 1千万辆,当 1千万辆的时候我们自主品牌是多少呢?总体占的比例是 31%。之后可以看到,这里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也就是说乘用车里的轿车,从 2009年接近 31%到今天 2016年,花了 6年时间,乘用车翻了一倍,轿车的比例从 31%到了 19%。这个现象说明什么?就是国际品牌大公司他们的市场战略,就是说当市场高速成长的时候,会把他们准备好的已经提完折旧的或者是一些产品周期更接近的,因为原来对中国市场投放的产品接近市场的周期比较长,现在是短的,在中国市场投放。因此对国内自主品牌的创新能力、产品储备、成本等空间进行了碾压,使得比例下降。所以这个现象说明了我们国家轿车的创新。因为刚才讲到的成本非常重要,而研发降本、创新降本是权重最重要的降本因素,所以这个现象我们要考虑到。
为什么刚才的曲线是往上走的呢? SUV在 2009年、 2010年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而中国 SUV的企业,由于持续的坚持,由于这个市场是国外大品牌没有预料到会这样一个市场结构性的变化,所以产品覆盖面还不够,因此,中国 SUV的市场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随即中国的自主品牌到 2016年已经占到 55%了。轿车、乘用车和 SUV一均衡,变成刚才我们看到的第一张表,自主品牌达到了 41%。从市场得到的数据来看,现在 SUV这个市场的竞争力,有些产品的竞争能力已经在减弱。也就是说这条曲线,能不能再往上走,到 60%以上、 70%以上,如果这样走下去,中国 SUV世界级的品牌,可能先从这里突破。但如果世界大品牌的公司在中国再投放一些 SUV的产品,跟我们进行恶劣竞争的话,这个曲线下一步的走势也可能像轿车一样。
刚才我们回顾这段历史,为的是看未来的电动车发展。我们认为电动车发展 5—10年左右的时间,当现在电动车比例只占市场的 1%左右,当然在世界是走在前面。但是如果达到 10%以上、甚至 20%的市场份额时,我们认为现在大车厂准备的产品,到时候会倾巢而动投入中国市场,而中国市场那个时候电动车会有一场非常惨烈的厮杀。因此,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对标的产品就要对标 5年甚至更长一点时间国际大品牌准备投放中国市场的产品,无论是性能还是成本。如果不做这样的准备,很难突破上面的痛点。
第三,创新是长江汽车的坚定选择。长江汽车花了将近 7年的时间,从核心零部件开始到整车,进行完全的研发,因为我们有一个理念,电动车是智能的电气化产品,从世界整体进步来讲,电气产品替代机械产品是趋势,而且电气产品的成本一定比机械产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