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哲学视域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研究

2017-05-30佘时珍

科技风 2017年22期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哲学

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1722027

摘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由于环境的颠覆性变化使得其更加变幻莫测、难以捉摸,因此要想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使其主体与客体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自由交流、频繁互动和真心对话,需要从理论源头即从哲学视角上来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问题。

关键词:哲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

主客体问题最初在哲学领域出现的主要目的和功能是用来表征和阐释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它们就像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彼此互为对方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是须臾不可分的相互作用和依存的关系。主体与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产生发展以及人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深化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不同学科、不同时代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探索也不尽相同,但哲学发展史上对主客体关系的探索历程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西方古典哲学家对主客体问题的探索

早在远古时代,人类与自然并没有明确的界线,主客体关系问题自然也就比较模糊难辨。當人们把关注的焦点从神秘莫测甚至有点诡秘的自然转向人类自身时,人的主体及主体性意识逐渐开始萌芽和生长,主客体问题在人类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开始得以凸显。随着这一问题的不断发酵和演变,世界的本原问题也开始不断在人们心头、头顶萦绕和盘旋,人们已经开始把自己作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自然一下子从神坛上被请了下来而沦为了人类的认识对象和改造对象,主客体关系问题的哲学地位从此开始确立和稳固,以致还出现了长盛不衰的势头和牢不可破的现象。近代哲学发生转向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开始空前关注和重视主体及其作用,并以它作为考察认识主客体认识关系和作用原理的切入点和重要突破口,例如笛卡尔 “我思故我在” 的著名论断就是对这种哲学研究转向的最好诠释。除此以外,洛克、培根、休谟、贝克莱等哲学家也以自己的视角对主客体及其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些哲学家中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他把主客体关系的研究触角从认识论领域延伸到了人性领域,这有助于人们对意志心灵和情感身体之间互相联系的理解,也存在着区分绝对化和实践虚无主义的不可调和的缺陷。

康德、黑格尔等唯心主义哲学家运用辩证法思维创立了德国古典哲学,他们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人物。这些唯心主义哲学家对当时流行的因果决定论进行了抨击,认为它对人的主体性和自由意志是一种桎梏,决心为使人的主体性得以彰显和发展而战。他们的哲学观点中的一个突出的共同点就是把精神或意志看成世界的本质,认为只有客体服从于或统一到主体中才能更好地解决主客对立的矛盾,如康德认为人是理性存在物,意志和实践理性使得人能按照规则去行动,而且这种实践理性能独立于自身肉体和客观世界之外。在康德的哲学思维中,他既承认主体可以把握事物的现象,又否认实践理性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这种二律背反的逻辑导致了感性世界与理性世界的二元对立。黑格尔把“绝对理念”当作世界的本原。他认为“绝对理念”是宇宙间万事万物存在发展的动力和实质,它在发展演变历程中一方面要确立自己的对立面来分化自己,另一方面又主动调和自己与客观世界的种种矛盾和对立,不断消解融合自己的对立面,最终使自我重归自身,达到和谐统一的境地。[1]综上所述,近代西方哲学家们总是机械地把主体等同于物质本体或意志、心灵、自我、实践理性、绝对理念这些精神实体,而没有从主体与客体的对象性关系方面来把握和论证主客体关系,因此很容易忽略掉主体的能动性和人的社会实践性。

二、现代西方哲学对主体性问题的高度关注

主体性问题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也只有在“主体-客体”这一对关系范畴中才体现出来。“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焦点理论和热门话题引进中国时,除了译作主体间性外,还有主体际性、主观间性、交互主体性等诸多译法。主体间性与主体际性、主观间性三者之间的共通之处或统一的条件在于,彼此独立平等的主体与主体之间进行主观世界层面的交流互动,这时这种主体之间交流互动关系就与主观间的关系实现了内在的统一。与此同理,交互主体性与主体间性之间统一的基础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交往,也正是在主体与主体的相互交往中交互主体双方的主体间性得以确立和展现出来。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主体间在兴趣爱好和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大致平等或均衡是主体与主体之间交往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平衡点。交往对于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来说,同样意义非凡。对于人类和我们自身来说,一个始终应该给予足够重视和关怀的问题就是人的现实存在及其意义,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所构成的主体间性其实是人的主体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不过是人的主体性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延展罢了。从这种意义上说,采用交互主体性这个概念更为妥当,引起歧义的概率要小很多,因为交互主体性既表征了主体性的基本内涵,也清晰明确地表达了主体间彼此交流、互相作用的交互特点。

现代西方哲学家对交互主体性与人的主体性内在是否统一的问题分歧较大、纷争不断,如有人认为重视和肯定交互主体性对主体性是一种解构或消解,也有人觉得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本身就是矛盾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早就已经内在地统一起来了,例如法国哲学家萨特1960年指出:“如果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自由的,那么任何人都不可能是自由的”[2] 在这里,他旗帜鲜明地亮出了他关于人的交互主体性与人的主体性内在统一的思想,萨特的这一明确连贯的思想在他关于个人自由、他人自由和类自由辨证统一思想的论述中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印证。事实上若人类都只将自己看着目的,把别人都视为手段,狭隘的以为只有自己才是世界的主宰,那最终的结局很有可能是我们以别人为手段的同时也变成了别人的手段,谁也没有拥有自由,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自我中心主义”的出现和泛滥,到时真正的主体以及主体性就会隐匿起来甚至消失殆尽了。综上所述,真正的主体或主体性只有在彼此尊重、互相支持的交往式主体间性关系中才能存续和发展。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主体都要树立相互需要理念,亦即既把他人当作目的,又把自己当作手段,双方均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体,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单向度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交互主体性问题的阐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中的主体实际上就是指实践的、历史的、现实的人,就这一问题马克思曾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 [3]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构成了人类活动的两个方面,当然这两个方面也可细分为物质生产、物质交往和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两类。以此类推,还可延伸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以及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这两类。总的来说,人类的实践活动是由生产和交往这两个方面构成的,只不过前者倾向于主体的活动,后者倾向于主体与主体之间的活动。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其交往理论对交互主体性问题也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如恩格斯曾说:“人们在今天的发展阶段上只能在社会内部满足自己的需要,人们从一开始,从他们存在的时候起,就是彼此需要的,只是由于这一点,他们才能发展自己的需要和能力等等,他们发生了交往”。[4]恩格斯在这里非常直接和鲜明的指出了无论是个人的生存还是社会的发展都需要交往,而且必须进行交往,这也是交往得以产生和延续的源头所在。

从实践角度来看,交互主体性理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作用。胡塞尔的现象学、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等都对交互主体性问题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和阐释。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一场以数字化、符号化为主要特征的网络技术革命在所难免,传统的物理交往空间的束缚和羁绊被打破,人们的生存和交往空间不断向网络延伸和扩展,人们的网络交往活动的信息化和符号化色彩愈发浓厚和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空间也是一个由符号系统构建的空间,人们在其中交往互动不可避免地会带有符号交互性的特点,在这种以符合交互性为鲜明特征的交往互动中,交往主体的主体性和主体地位顺理成章地会得以增强和凸显。传统的主客体理论的一个主要观点是主体是人,客体是物,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起着能动性影响、发挥着主动、主导和积极性作用的的一方即为主体或具有主体性;反之,即为客体或具有客体性。在网络环境的消解下传统的主客二元对立模式已经被大量或普遍地呈现出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甚至多主体之间共同作用于中介客体的主体间性或主体际性模式所取代,而且这种模式还会随着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分化或转化,因此交互主体性或交往主体性理论的提出无疑为我们认识信息时代的主客体问题提供了一个更为宏阔的哲学视阈,这对于我们更好地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问题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参见张再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37-140.

[2]萨特.词语,潘培庆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246,29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6,2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360.

基金项目:长江大学2016年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研究”(学生工作专项,项目编号2016A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佘时珍,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基础课部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猜你喜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哲学
菱的哲学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对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展对策研究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变”与“不变”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关税课税客体归属论
“活”源于怦然心动——写生对客体借用中的情感因素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