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考
2017-05-30高军徐浩
高军 徐浩
摘 要:事业单位是具有公益性质的机构,是将国有资产进行有效利用,把国家投入的资金,合理运用到人民群众当中的特殊型企业。因此,财务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工作中的重点部分。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就针对如何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这一问题,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工作内容出发,结合目前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所出现的不良状况,进行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1(b)-088-02
近年来,经济社会在快速发展,不断朝着完善化的目标进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在其影响下,也在不断的完善,事业单位作为其中的重要力量,也在不断进行着相应的改革。然而要想做好事业单位的改革,财务管理这一工作核心,是不可忽略的问题。
1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概述
1.1 概念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指事业单位在执行事业计划、开展业务活动过程中,有关经费的筹集、运用、报销、管理和监督等事项。对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财务监督与控制,从而保证事业单位的计划与任务全面完成。具体来说,有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合理编制预算、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几项重要任务。
1.2 目标
事业单位占有并使用社会公共经济资源,因此直接受到国家财政预算的管理和控制。因此,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标在于保障国有财政资金安全完整的基础上,有效的将其发挥作用,使各项资金的来往更加明确,使国有资产的投入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
1.3 核心
出于事業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它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政策、制度,以资金管理为核心,高效的进行市场化运营,通过全面、有效的核算与控制,并以国家财务、会计核算制度为前提,结合事业单位符合自身实际制定的管理措施,来保障对国家资金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
1.4 内容
事业单位的性质比较特殊,它属于国有部门,在日常所涉及到的工作中,具有很大的公益性,基本上都是替国家为公众进行服务的。所以,做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就是在保障国家建设有效发展,更能够促进国家经济进一步提高。具体的来说,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主要有四大方面的内容,一是监管单位的财务情况;二是对单位的财政预算进行管理;三是要对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最后要对单位的收入资金进行管理。鉴于以上工作内容的重要性,以及与国家建设方案、国家政策执行力度等重大问题相关联,所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内容一定要按照国家标准来执行。
1.5 特点
事业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与其他盈利性企业不同,它不是来自于自主经营,而是主要来自于国家财政部门的拨款,所以,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也正是对国家拨款进行管理,这就使其有了以下两个鲜明的特点。
1.5.1 经济性质存在差异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而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为目的,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所涉及到的管理项目更具有公益性质,较之其他企业,管理项目更宽泛、更需要约束,也对社会发展更具影响力,这就造成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在经济性质上与其他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关于这一点,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并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灵活运转。
1.5.2 资金来源多元化
事业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财政拨款,但这也并不影响其资金来源的多元化。事业单位一方面可以接受国家财政拨款,另一方面可以引入外部资金,此外,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事业单位还可以向市场化运转,通过市场竞争来获取资金。总之,由于事业单位是为了促进社会进步而存在的,所以,只要能够达到这一目的,保障国家政策的有效实施,就可以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条件下,从多方面获得资金,当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难度。
2 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规章制度不健全
内部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是多数事业单位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在个别单位甚至没有实施统一的财务管理,也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而且,一些财务工作者还存在兼职的问题,造成业务与业务之间交叉杂乱,财务人员无法分辨自己的职责。此外,单位内部的审核监督过于形式化,甚至是有章不循,制定的制度都是纸上谈兵、应付检查,得不到落实。还有个别单位的会计人员,为了小团体的利益而制造假账,严重违反了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
2.2 对资金预算编制的认识不够,资金管理效率不高
在多数的事业单位中,财务人员对财务预算编制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实际工作当中,往往只运用最简单的算术,进行简单的资金预算,编制过程也只是单纯的依照基础数据的加增量来进行。这就直接导致了预算编制不精准,甚至以大约数的方式来上报相关数据。此外,由于多数事业单位对预算编制的忽视,出现了在财务决策时,随意性强的现象,导致单位内部管理方式散乱,使国家专项拨款没有运用到实处。不仅如此,有的单位即便是对预算编制有一定的认知,知道优先进行预算编制来对资金用途进行管理,然而,他们并没有严格的监督机制,致使预算编制过于形式主义,就连成本考核也只是走过程,并没有使预算编制发挥效益。
2.3 财务管理工作岗位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存在不规范的财务基础工作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根基在于会计人员的基础会计工作,但是,目前多数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很落后,所记录的会计信息质量不高,错账、烂账比比皆是。财务处理方式也不够严谨,相关的手续不健全,审查也不够严格,甚至有人利用职务之便牟取暴利。总的来说,就是缺乏规定的业务控制程序,整个环节上的工作人员,都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心理,把个人利益摆在第一位。这就直接导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和进行,严重的还有可能直接导致国有财产的浪费,甚至出现个人侵占国有财产的情况。
3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方法
3.1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以及约束机制
事业单位应当以国家的宏观调控为基础,结合各个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科学、全面的管理制度,保障会计工作的流程顺利进行。首先,在管理制度中,需要注意的是,要对现金明确管理,对会计核算严格监督执行,并定期对财产进行审批。其次,这套规章制度要切实可行,既能够适应单位的具体情况,又能在具体财务管理中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日常的会计工作还要紧密的联系起来。争取做到用制度来管理人,用制度加强对财务管理的控制,最大限度上避免违法乱纪事件的发生。最后,事业单位还应该定期进行资产核对,对会计工作的流程进行及时评价,对待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做到账实相符。这里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当我国财经法律出现变动时,事业单位也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及时调整。
3.2 提高预算管理规定的执行能力
事业单位能否对单位预算进行全面、科学、准确、贴近实际的编制,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否能够加强的关键因素。因此,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一定要在时间、组织等各方面得到保障,从而进一步为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体系各项工作的有效运转提供基础;此外,在预算监督方面,事业单位必须要求财务人员及时审查预算编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予以纠正,从而使单位资金能够高效运转,运用到实处。
3.3 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的素质
善于利用可用的人才,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对单位内部的财务工作人员,都要进行严格的考核,持有从业证明是一项基本要求,对于不符合要求,但又具有一定优势的员工,必须通过严格的培训和考试才可以正式录用;其次,职业道德也应当被融入到事业单位对财务工作者的要求与考核当中,从而督促财务人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国有资产有效利用的保障,防止道德素质不高的工作人员钻空子,危害国家利益,阻碍事业单位的发展。
4 结语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的改革工作在不断发展、不断深入,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进行强化和规范化,不论是针对财务工作者的个人道德素质,还是综合工作能力,都要进行不断的培养,使其不断的提高。这样才能保障国有资金的利用率,发挥出事业单位的积极作用,促进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晓光.我国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品牌(下半月),2015.
[2] 王彩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D].内蒙古大学,2014.
[3] 迟玉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