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控制在“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中的运用

2017-05-30韩丽

中国商论 2017年35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运用事业单位

韩丽

摘 要:内部控制制度是管理现代化的产物,可以有效地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健康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内部控制被广泛地运用到事业单位的管理领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根据在事业单位多年从事财务管理的实践,就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面的运用,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 事业单位 运用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2(b)-113-02

1 “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运用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内部控制是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存在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它兼容了内部控制法规、内部控制标准的相关要素,是对企业管理的一种约束,这种约束不是消极地约束企业的经营行为,而是积极地促进企业更好地完成经济目标的有力保障,与企业的财务管理、会计管理形成了有机结合,是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和漏洞的一种约束和弥补,是对积极因素的一种保护和促进,具有保驾护航的作用。对内,它可以有效的控制企业各个环节有条不紊地、紧张有序地、按照企业既定的目标有效地运转,使企业达到期望目标的一种制度保证;对外,它可以与审计、税务等部门的规章衔接,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体现,将企业的管理素质和形象展现给外部,对提升企业的信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更多的事业单位实行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体制,特别是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他们的业务性质具有特殊性,他们的管理与企业具有类同性,从普遍的规律看,内部控制制度非常适用于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特别是集公益性、经营性为一体的综合单位,既有事业单位承担社会公益事业的典型特征,又有类似于企业运营的相同之处,借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方法,即通常所说的,不但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2 运用内部控制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构架

一是以内部控制的理念加强内部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建设。一个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第一,要遵循法制管理,即依法行政、合法办事,展示在人们面前的形象是一个守法的单位,它体现的是法制化,而不是人治化,是现代管理的最基本要求;第二,要完善制度管理,即制定出各个岗位、各个环节、各个部门、涵盖整个单位的规章制度,达到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是现代管理的最基本条件;第三,建立的各项规章制度要做到规范化,符合法律和规章的要求,适应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易于操作;第四,单位建立的各项规章制度要做到系统化,上下左右衔接,环环相扣,不遗漏,不冲突,体现出制度的科学性;第五,要控制已经建立的规章制度有效执行,充分发挥制度的作用,防止有章不循,制度虚设。制定合理、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管理者的需要,也是管理者的责任。

二是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内部控制体系是由内部控制法规、内部控制度、内部控制标准三个方面组成的。制度是内部控制法规和内部控制标准的基础,是内部管理活动的制度化,因此,内部控制法规和内部控制标准不能离开内部制度而存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依据是内部控制法规,建立内部控制标准的基础是制度,三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三者规范的主体各不相同,内控法规的制定主体是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内控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主体是企业管理者;内控标准的制定与使用主体是各种职业团体和会计事务所;简而言之,规范企业行为的法规是“钢性”的,如税收法规等;国家统一制定的制度是“硬性”的,如会计制度、财务制度、各项准则等;企业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柔性”的,如各项管理制度等。要制订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首先要熟知规范本行业的法律,其次要结合行业的财务会计制度,要根据本单位内部机构的设置和开展业务的内容,设计出各个环节的岗位职责和控制标准以及相关环节的衔接责任,这样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内控制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内控制度的制定者理所当然的是管理当局,内控制度的执行者是内设机构的各个部门以及每个员工,监督内控制度有效执行者一般是内部审计部门,内部没有设置独立的审计部门的单位,领导当局应当授权财务部门执行该项权力。总之,要确保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

三是加强制度创新和队伍建设。已经设立的内控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和经营管理的不断变化,需要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要适应本单位管理的需要,以宁夏七星渠管理处为例,它是以水利农业灌溉收费为主,水利施工、果园农场、水利工程监理为辅的综合事业单位,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必须从内设机构入手,根据灌溉、施工、监理、核算等不同部门各自的职责入手,制定出适应各部门的内控制度。各部门的内控制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衔接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内控体系,它可以用流程图的形式展现在管理者的面前,用网络管理的方式,使管理者一目了然,轻而易举地掌握所管辖的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便于操作,易于掌控。

3 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一是围绕发挥人力资源作用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任何管理制度的建立都是有目的地,那就是要达到的目标和效益。管理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制度是管理的工具。如何使管理制度及内控制度为所要达到的目标服务呢,简而言之,就是向管理要效益,通过管理出效益,严格管理增效益。人力资源是可贵的无形资产,很难用价值估量,从管理的角度讲,就是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在制定内控制度的时候,先要考虑如何调动人力资源,如何使人力资源的效益最大化;财务部门和其他管理部门要从各自管理的范围出发,充分发挥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效益最大化。二是围绕预期的经营目标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在制定发展计划和经济目标时,要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仍然以宁夏七星渠管理处为例,在制定内控制度时,必须把如何发挥资源优势融入到其中,从财务的角度讲,物力资源是可以计量的,那就是资产总值,这是一个单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質基础。从资产存在的形态看,它可以划分为货币资产和实物资产;从资产的流动性看,它可以划分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单位的经营活动以及通过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效益,它依赖的基础是可利用的资产,人力资源是开展经营活动的主体,在人力的操控下,资产得以源源不断的流转,效益也就源源不断地实现了。例如,在总资产中,固定资产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它所应当发挥的效益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在制定内控制度和内控标准时,要合理配置固定资产,随时关注闲置和多余的固定资产,合理处置和利用这部分资产,使其发挥效益;流动资产在经营活动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流动资产配置的合理性和流转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的好与坏,在制定内控制度和内控标准时,一方面要注重流动物资的合理配置,特别是存货(在建工程、农产品),既要保证业务的正常开展,又要防止积压,这是加速资金流转的关键;另一方面要特别注重货币资金的配置,要制定货币资金管理办法和岗位责任,加强货币资金的预算计划管理,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管理和运用,这样,经营活动就有了充足的动力,实现经营目标就有了保障。总之,制定内控制度是一项综合工程,它涵盖了单位的方方面面;制定内控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管理,增加效益,因此,在设计和制定各项内控制度的时候,必须考虑经济效益的因素。三是重视内控制度的法律责任。建立内控制度要与相关的法律衔接,要求制定的制度条理化、书面化,力求形式上的合法性、完整性。四是合理制定内控标准。不同的管理部门的控制标准是各不相同的,有些控制标准的量化专业性很强,因此,在制定内控标准时必须要有懂行的专业人士参与,要做到法律上的有效性,专业上的权威性。五是加强档案管理。对已经建立的内控制度所形成的文件要建档管理,随着国家法规的修订和单位管理的变化,适时修改,并以书面形式向员工宣传,便于监督和执行。六是进行成本核算和风险防范。内控制度的有效性会受到成本效益的制约,内控水平越高,防范风险的作用就越大,相应的,消耗的资源就会越多,必然会增加管理成本;反之,内控水平越低,防范风险的作用就越小,虽然节约了管理成本,但是达不到管理的目的;因此,制定内控制度要掌握好尺度,既实用有效,又不浪费资源。

参考文献

[1] 陈琦.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后的绩效管理方式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2).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运用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