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黄华南虎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分析

2017-05-30刘力章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31期

刘力章

摘要在野外调查及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宜黄华南虎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区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自然保护区内共有大型真菌175种,隶属于35科87属。区系分析结果表明:从科的地理分布型上看,该保护区热带亚热带分布科有2科,占总科数的5.71%,东亚—北美分布科有1科,占总科数的2.86%,北温带分布科有3科,占总科数的8.57%,其余均为世界分布,不存在特有科的分布。从属的分布型来看,属的分布区主要是以世界广布成分(70.01%)为主,其次是泛热带成分(13.79%)和北温带成分(9.20%)。该地区的大型真菌种类不仅具备热带—亚热带区系特征,还具有一定比例的北温带成分。

关键词大型真菌;宜黄华南虎自然保护区;区系分析

中图分类号S718.81;Q9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31-0076-02

Abstract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reference colletion, the floristic analysis of Macrofungi of South China Tigersin Nature Reserve in Yihuang. There were 175 macrofungi from 35 families and 87 genera in this nature reserve. From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ypes, the protection zone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Distribution has 2 families, accounting for 5.71% of the number. East AsiaNorth American Distribution has 1 families, accounting for 2.86% of the number of families, North temperate zone Distribution has 3 families, accounting for 8.57%, the rest were world distribution, the lack of specific distribution. From the distribution of genera, the genera were mainly world distribution types (70.01%), followed by the extensive tropical distribution types (13.79%) and the north temperate elements (9.20%). The major species of fungi in this area were not only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but also have a certain proportion of north temperate elements.

Key wordsMacrofungi;South China Tigersin Nature Reserve in Yihuang;Floristic analysis

宜黃华南虎自然保护区1992年由宜黄县政府批准成立,2001年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的南部,位于中亚热带东部,武夷山和雩山山脉向抚河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总体地势为东西低中间高,以鱼牙嶂为最高峰,是江西中部十分突出的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与生物廊道。该区域气候类型属为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丰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大型真菌繁殖土壤的垂直带谱明显,从低到高海拔依次为山地红壤、山地红黄壤、山地黄壤和山地灌丛草甸土等类型[1]。

大型真菌是指菌物中能形成肉质或胶质的子实体或菌核[2-3],除少数属于子囊菌门外,大多数种类属于担子菌门。由于该保护区为亚热带地区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的森林湿地类型,植物资源丰富,枯枝落叶和腐殖质肥厚,极其有利于不同生态习性大型真菌的繁衍和生长,因此分布着种类极其丰富多样的大型真菌资源。笔者对宜黄华南虎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为该区真菌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调查内容与方法

根据该自然保护区的地形、地貌和植被类型等,选择不同考察路线,于2015年不同季节分别对该保护区5种不同植物群落类型中的大型真菌资源进行了调查和标本采集。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野外现场踏查和标准样地详查相结合,在野外记载大型真菌的生境、习性、土壤类型、采集时间、数量、海拔高度和植被类型等相关数据,并用单反相机拍摄其生态照片,大量查阅各种大型真菌彩色图谱和分类学专著,采用宏观特征和显微观察的分析方法,对采集的标本进行综合分析、鉴定,从而确定标本所属的科、属和种,同时对大型真菌的种类数量和生态分布进行归纳统计[4-5]。

从科、属、种3个层面进行统计分析该保护区大型真菌的区系组成,统计科、属、种的数量,根据含有的属数和种数对科属的大小进行比较,并按照科、属、种的数量按照从多到少递减顺序列出。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6-7],确定有关分类单元(科、属)的区系地理成分。

2结果与分析

2.1大型真菌的组成与数量

据调查,该区域大型真菌种类和资源丰富,共175种,隶属2门3纲12目35科87属。由表1可知,分布在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内的大型真菌种类差异较大,阔叶林中分布的大型真菌种类最多,共129种,占该区大型真菌种类调查总数的73.71%;其次是分布在针阔叶林中的大型真菌,共有48种,占调查总数的27.43%;针叶林中分布的大型真菌共有20种,占调查总数的11.43%;分布于竹林中的大型真菌共有11种,占调查总数的6.29%;分布在灌丛和灌草丛中的大型真菌最少,仅有6种,占调查总数的3.43%。

2.2大型真菌区系

2.2.1优势科、属

通过调查发现,该保护区内大型真菌35科175种。种类最多的科是多孔菌科,共有36种,占调查总数的20.57%;其次是牛肝菌科,含l7种,占全部种数的971%;第三为白蘑科,有13种,占全部种数的7.43%;之后是红菇科(11种,占6.29%)、灵芝科(10种,占5.71%)和炭角菌科(10种,占5.71%)(表2)。从该区域科、属的组成数量上可以看出,大型真菌科和属的数量较多,但其所包含的种数不多。数量最多的科为多孔科,也只有36种,具有l0种以上的科只有6科,共包含97种,占该地区种总数的5543%,而6个科仅占该地区总科数的17.14%。

据调查,该自然保护区共发现大型真菌87属175种。种类(含种下单位)≥5个种的优势属共有8个。8个优势属中除灵芝属为泛热带分布属外,其余均为世界分布属(表3)。这8个属中除炭角菌属是子囊菌外,其余7个属均为担子菌,共有44种,占该保护区内全部种数的25.14%,而属的数目仅占全部属数的9.20%。仅含1个种的属有51个,占全部属数的58.62%,其中Schizophyllum等为单种属。

2.2.2大型真菌科、属地理分布区系。

2.2.2.1科的地理分布区系。根据前述各科所含种数数量,该区域大型真菌仅有1个种的科共有12科,占总科数的34.29%,所含种数占全部种数的6.86%。含2~9种的科有17科,占总科数的48.57%,所含种数占全部种数的3771%。而含10种以上的6个科的种数占全部种数的5543%。

从科的地理分布型看,该地区灵芝科(Ganodermataceae)和麥角菌科(Clavicipitaceae)共2科为热带亚热带分布科,占总科数的5.71%,齿菌科(Hydnaceae)为东亚—北美分布科,占总科数的2.86%,锤舌菌科(Leotiaceae)、蜡伞科(Hygrophoraceae)、鸟巢菌科(Nidulariaceae)共3科为北温带分布科,占总科数的8.57%,其余均为世界分布科,不存在特有科的分布。

2.2.2.2属的地理分布区系。

通过对该保护区内调查到的87个属的地理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区域的大型真菌属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种分布类型。其中,世界分布成分占绝大部分,其次是泛热带分布成分和少量的北温带分布成分。

(1)世界分布成分:主要指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洲而没有特殊分布中心的属。该分布型在该保护区内共有67属,占全部属数的77.01%。其中,属于子囊菌门的属有Daldinia,Cordyceps,Hypoxylon,Xylaria,Isaria,Bisporella 6个属,担子菌门有Tremella,Auricularia,Calocera,Dacrymyces,Septobasidium,Clavaria,Clavulinopsis,Ramaria,Crepidotus,Cantharellus,Schizophyllum,Steccherinum,Hydnellum,Oxydontia,Corticium,Stereum,Thelephora,Coliolus,Fomes,Fomitopsis,Daedalea,Coltricia,Microporus,Gloeophyllum,Polyporus,Polystictus,Trametes,Pycnoporus,Laetiporus,Daedaleopsis,Hexagonia,Lenzites,Cyclomyces,Gloeoporus,Phellinus,Rigidoporus,Perenniporia,Hygrocybe,Pleurotus,Panellus,Panus,Amanita,Strobilomyces,Boletus,Gyropurus,Xerocomus,Russula,Pluteus,Collybia,Marasmiellus,Laccaria,Coprinus,Panaeolus,Psathyrella,Psilocybe,Nidula,Mutinu,Phallus,Lycoperdon,Calvatia,Scleroderma 61个属。

(2)泛热带成分:主要指分布于东、西两半球的热带,或分布可达亚热带至温带,但分布中心仍在热带的属。该分布型在该保护区内共有12属,占全部属数的13.79%。主要为锈革菌属(Hymenochaete)、棱孔菌属(Favolus)、长毛孔菌属

(Funalia)、灵芝属(Ganoderma)、假芝属(Amauroderma)、香菇属(Lentinus)、条孢牛肝菌属(Boletellus)、小牛肝菌属(Boletinus)、奥德蘑属(Oudemansiella)、小皮伞属(Marasmius)、脉褶菌属(Campanella)、竹荪属(Dictyophora)12个属。

(3)北温带成分:分布于北半球(欧亚大陆及北美)温带地区,个别可到达南温带,但分布中心在北温带的属。该成分在该保护区内共有8个属,占总属数的9.20%,分别为环锈伞属 (Pholiota)、小鬼伞属(Coprinellus)、乳菇属(Lactarius)、粉孢牛肝菌属(Tylopilus)、蜡伞属(Hygrophorus)、黑管属(Bjerkandera)、灰盘菌属(Galiella)、毛盘菌属(Scutellinia)。

3结论

(1)据调查,宜黄华南虎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大型真菌资源较为丰富,共有175种,隶属2门3纲12目35科87属。

(2)从科的地理分布型看,宜黄华南虎自然保护区内有热带亚热带分布科2科,占总科数的5.71%,东亚—北美分布科有1科,占总科数的2.86%,北温带分布科有3科,占总科数的8.57%,其余均为世界分布,不存在特有科的分布。

(3)从属的分布型来看,该保护区内大型真菌主要是以世界广布成分(70.01%)为主,其次是泛热带成分(13.79%)和北温带成分(9.20%)。该地区的大型真菌种类不仅具备热带—亚热带区系特征,还具有一定比例的北温带成分。

参考文献

[1]

邹新,雷波,余锦龙.宜黄华南虎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及区系分析[J].江西化工,2015(6):81-83.

[2] 邓叔群.中国的真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

[3] 黄年来.中国大型真菌原色图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4] 柴新义,许雪峰,汪美英.皖琅琊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群落多样性[J].生态学报, 2010,30(6):1508-1515.

[5] 柴新义,朱双杰,殷培峰,等.安徽皇埔山大型真菌区系地理成分分析[J].生态学杂志, 2012,31(9): 2344-2349.

[6] 张林平,张扬,王舒,等.江西铜钹山大型真菌区系地理成分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3,35(3):652-663.

[7] 苏琍英.西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6,13(1): 5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