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蔬菜田夜蛾科害虫种群动态分布
2017-05-30刘佳郭淑红吴昌娟裴帅帅田洪岭
刘佳 郭淑红 吴昌娟 裴帅帅 田洪岭
摘要[目的]摸清山西不同地域蔬菜田夜蛾科害虫的种群动态及优势种,揭示其与气候变量的关系,为菜田害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监测、分类鉴定、标本制作、数据处理的方法,对夜蛾科害虫动态趋势进行研究。[结果]2015—2016年,新绛县、太谷县、忻府区的夜蛾科种群数量高峰主要集中在6、7、8月。新绛县、太谷县的优势种为甘蓝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忻府区的优势种为甜菜夜蛾、斜纹夜蛾、银纹夜蛾。不同地域不同优势种的数量高峰月份不同。夜蛾科的种群動态与三地的温度关系密切。新绛县的3种优势种的种群数量变化与月均低温的相关性最显著;太谷县的甘蓝夜蛾的种群数量变化与月均低温的相关性最显著;忻府区的3种优势种的种群数量与月均高温的相关性最显著。[结论]夜蛾科害虫种群动态变化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夜蛾科;种群动态;山西省
中图分类号S43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35-0144-05
Abstract[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dominant speci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matic variables of the insect pest in different areas of Shanxi province,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pest control. [Method] Through field monitoring, class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specimen making,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the dynamic trend of insect pest of Noctuidae was researched. [Result] In 2015-2016, the highest population number of Noctuidae in Xinjiang County, Taigu County and Xinfu District were mainly in June, July and August, respectively. The dominant species were Mamestra brassicae Linnaeus,Spodoptera exigua,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 in Xinjiang and Taigu County. The dominant species were Spodoptera exigua,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 and Argyrogramma agnata Staudinger in Xinfu District. The number of different dominant species in different regions varied from month to month.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Noctuidae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emperature of the three region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opulation variation of three dominant species and the mean monthly maximum temperature was most significant in Xinjiang Count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opulation variation of Mamestra brassicae Linnaeus and the mean monthly maximum temperature was most significant in Taigu Count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opulation variation of three dominant species and the monthly mean maximum temperature was most significant in Xinfu District. [Conclusion] The fluctuation of population dynamics of the insect pest of Noctuidae is the result of many factor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Key wordsNoctuidae;Population dynamics;Shanxi Province
夜蛾科(Noctuidae)是鳞翅目(Lepidoptera)昆虫中种类最多的科。据统计,我国夜蛾科昆虫已记录20个亚科,845个有效属,3 751个有效种[1]。夜蛾科多为植食性害虫,幼虫为害方式多样,有的钻入地下咬断根茎,有的暴露在寄主表面为害。成虫均在夜间活动,
趋光性强,能刺破成熟的果实、叶片,夜蛾科许多种类大发生时会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影响。山西省蔬菜种植面积约为43万hm2,总产量达2 000万t,蔬菜种植面积广大,总产值逐年增加,人均蔬菜收入不断增加[2]。但同时蔬菜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菜农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使得农残超标以及空气、土壤、水受到污染。在对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时,应根据病虫害的暴发规律进行合理、有效的防治。目前,对夜蛾科害虫数量动态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也十分必要。笔者对山西省蔬菜田夜蛾科害虫种群动态分布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蔬菜害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夜蛾科成虫种群动态调查
2015、2016年的4—11月,在山西省新绛县、太谷县、忻府区的蔬菜田设置试验调查地点,调查地点均种有5种常见蔬菜(青椒、番茄、叶用莴苣、黄瓜、甘蓝),试验期间不喷洒任何农药,各种作物长势良好。133.33 hm2试验地挂佳多PS-15 Ⅱ 型频振式杀虫灯1台,每个试验地点挂3台,每隔7 d采集1次,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类鉴定,统计数量和种类。
1.2数据分析方法[3-4]
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Dn=Ni/N。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显著性测验采用 LSD 法,采用paired-samples T-test检验显著性,数据全部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夜蛾科成虫种群消长动态
由图1~3可知,2015年新绛县、太谷县、忻府区的蔬菜田夜蛾科种群数量动态变化不同,新绛县夜蛾种群数量高峰集中在6月,太谷县夜蛾种群数量高峰集中在7月,忻府区夜蛾种群数量高峰集中在8月。
由表1可知,2015年新绛县和太谷县夜蛾科的优势种是甘蓝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忻府区的优势种是甘蓝夜蛾、斜纹夜蛾、银纹夜蛾。
由图4~6可知,2016年新绛县、太谷县、忻府区三地的蔬菜田夜蛾科种群数量动态变化不同,新绛县夜蛾种群数量高峰集中在6月,太谷县夜蛾种群数量高峰集中在7—8月,忻府区夜蛾种群数量高峰集中在7—8月。由表1可知,2016年新绛县和太谷县夜蛾科的优势种是甘蓝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忻府区的优势种是甘蓝夜蛾、斜纹夜蛾、银纹夜蛾。
2.2不同地区夜蛾科成虫优势种的数量变化动态
由图7可知,2015和2016年的3种优势种趋势变化基本相同。随着季节的变化,新绛县夜蛾科的不同优势种的数量动态变化不同,5月甘蓝夜蛾数量迅速上升,6月达到最大,最高诱捕数分别为312、288头,7月以后种群数量逐渐减少。甜菜夜蛾数量从4月开始缓慢上升,8月达到最大,分别为138、141头,9月以后数量快速下降。斜纹夜蛾数量从5月开始急速上升,6—7月缓慢上升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01、204头,8月以后数量缓慢减少。
由图8可知,太谷县夜蛾科的不同优势种的数量动态变化不同,甘蓝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3种不同的优势种,2015年诱集数量均高于2016年。甘蓝夜蛾4月开始逐渐增多,到7月时达到最大,其中2015年的诱集数量为243头,远多于2016年的163头。甜菜夜蛾数量4月开始上升缓慢,8月时达到最大,其中2015年的诱集数量为131头,多于2016年的113头。斜纹夜蛾数量2015年以7月最多,达到132头,2016年以8月最多,为112头。
由图9可知,忻府区夜蛾科的不同优势种的数量动态变化不同,甘蓝夜蛾、斜纹夜蛾、银纹夜蛾3种不同的优势种,2015年甘蓝夜蛾分别在6、8月出现2个峰值,8月诱集数量最高,为136头,2016年以7月诱集数量最高,为109头;斜纹夜蛾、银纹夜蛾2年的诱集趋势相同,斜纹夜蛾在6月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90、89头;银纹夜蛾在8月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91、89头。
2.3夜蛾科成虫优势种与温度的关系
对2015—2016年夜蛾优势种种群数量变化与同期的温度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计算,发现夜蛾科的优势种与月均高温、月均低温、月平均气温均呈正相关关系。2015年,新绛县的3种优势种的种群数量变化与月均低温、月平均气温相关性最显著;太谷县的甘蓝夜蛾的种群数量变化与月均低温相关性显著;忻府区的甘蓝夜蛾和斜纹夜蛾的种群数量变化与月均高温、月均低温相关性显著,银纹夜蛾的种群数量变化与月均高温、月平均气温相关性显著(表2)。
2016年,新绛县的优势种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的种群数量变化与月均低温相关性显著;太谷县的甘蓝夜蛾的种群数量变化与月均低温、月平均气温相关性显著;忻府区的甘蓝夜蛾和斜纹夜蛾的种群数量变化与月均高温、月均低温、月平均气温相关性显著,银纹夜蛾的种群数量变化与月均低温、月平均气温相关性显著(表3)。
2015—2016年综合来看,新绛县的3种优势种的种群数量变化与月均低温的相关性最显著;太谷县的甘蓝夜蛾的种群数量变化与月均低温的相关性最显著;忻府区的3种优势种的种群数量与月均高温的相关性最显著。
3结论与讨论
2015、2016年的4—11月,监测山西3个地区夜蛾科害虫种群动态变化。2年的动态变化基本相同。甘蓝夜蛾和斜纹夜蛾是山西3个地区的优势种,分布广泛;甜菜夜蛾主要集中于南部和中部地区,银纹夜蛾主要集中于北部地区。
山西南部新绛的优势种,6月甘蓝夜蛾达到数量高峰;8月甜菜夜蛾达到最大值;7月斜纹夜蛾诱集数量最多。山西中部太谷的优势种,7月甘蓝夜蛾达到数量高峰;8月甜菜夜蛾达到最大值;2015年7月斜纹夜蛾诱集数量最多。山西北
部忻府区的优势种,2015年8月甘蓝夜蛾达到数量高峰;6月斜纹夜蛾诱集数量最多;8月银纹夜蛾达到最大值。
夜蛾科的种群动态与3个地区的温度关系密切。新绛县的平均温度高于其他2个地区的温度,3种优势种的种群数量变化与月均低温的相关性最显著;太谷县的甘蓝夜蛾的种群数量变化与月均低温的相关性最显著;忻府区是3个地区中温度最低的,优势种的种群数量与月均高温的相关性最显著。
山西3个地区的平均气温不同,温度高的地域,其最低温度是害虫的生长发育及交配繁殖的主要因素;同样温度低的地域,其最高温度是害虫进行取食的关键因子。不同的夜蛾科害虫对温度的适应性也不同,甘蓝夜蛾对低温较敏感,这与鳞翅目其他昆虫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5-6]。
参考文献
[1] 申效诚,王爱萍,张书杰.夜蛾科昆虫区系研究Ⅱ.中国各省区夜蛾的分布及相似性分析[J].华北农学报,2008,23(5):151-156.
[2] 冯丽萍,巫东堂.山西省蔬菜发展现状及建议[J].山西农业科学,2014,42(12):1323-1326.
[3] 劉凌,陈斌,李正跃,等.石榴园西花蓟马种群动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J].生态学报,2011,31(5):1356-1363.
[4] 郑思宁.不同生境中橘小实蝇种群动态及密度的差异[J].生态学报,2013,33(24):7699-7706.
[5] 郑伯平,郑长英,顾松东,等.西花蓟马在月季上的空间分布和种群动态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9):194-198.
[6] 刘生冬,侯广忠,艾国,等.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夜蛾科多样性研究初报[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7(4):35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