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位驻村老警的扶贫故事

2017-05-30郭永安

派出所工作 2017年4期
关键词:夷陵区治安驻村

郭永安

贫困村如何走出困境,他为村两委班子出谋划策,制定方案;群众怎样增收,他争取资金,引进种苗,发展养殖;贫困户重修房屋钱不够,他解囊相助垫付资金;村民发生纠纷,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化干戈为玉帛;他的足迹,踏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

截至2016年12月,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镇观音堂村道路硬化18.9公里;解决380户安全饮水;完成3户异地搬迁和60户危房改造;向上级争取养鸡、养羊项目,为38户困难村民直接增收30万元;92户145人人均收入达到4500元……顺利通过市级精准扶贫第三方逐项验收,圆满完成整村出列工作任务。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该村驻村第一书记——56岁的夷陵区公安分局雾渡河派出所民警李道坤,与观音堂村两委一班人一道风雨兼程,并肩战斗,付出了16个月的辛劳和汗水。

主动请缨:这个“书记”我合适

2017年1月3日,在观音堂村委会简陋的大厅里,李道坤正在和村干部整理扶贫工作资料。

这里的村干部,都称呼他“李书记”;和记者同去的夷陵公安分局政工室的民警还是习惯性地称呼他“老李”。

“当上这个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完全是我自己主动申请的。”李道坤回忆起当时申请成为扶贫干部的情景。

2015年8月,宜昌市召开精准扶贫工作攻坚动员大会,要求区直各单位安排一名干部长期驻村担负扶贫工作。当时,夷陵区公安分局对口的扶贫村是治安平稳、民风纯朴的雾渡河镇马卧泥村。

长期工作在基层派出所的李道坤,对于农村工作并不陌生,有着颇多的自信。就在分局面向全体民警发出号召时,他听说几位考察对象,因为家庭、工作等诸多原因无法到位于大山深处的扶贫村长期工作,他就闪出了这个念头。

“这个扶贫任务,我能不能干?我儿子已长大成人,妻子在家,我也是农民的儿子,做农村工作我在行!”李道坤向分局毛遂自荐。

分局党委考虑李道坤年龄达到55岁,已经步入老年,且2011年因患肾衰竭,右肾被摘除,身体不好,本不准备同意,但他态度坚决。经过相关考察后,李道坤如愿走上扶贫驻村的第一书记岗位。然而,工作尚未开始,分局扶贫村发生变更,改为面积更大、人口更多、任务更重、扶贫范围更广的观音堂村。

观音堂村,是一个由原来的观音堂村、小庙村、晒甲冲村、黄家河村和农场村五村合一的大村,拥有4000多人口,版图面积46.96平方公里,312省道、宜巴高速穿村而过,治安相比马卧泥村要复杂得多。除公路沿线村民稍稍密集外,大部分村民都居住在高山深谷,近百户村民经济收入处于贫困线以下,扶贫工作任重道远。

慷慨解囊:资金不够我先垫

观音堂村5组刘永社体弱多病,没有劳动能力;他的妻子赵昌翠有先天残疾,身高不足一米,腰椎也不好;兒子去年遭遇了车祸,花费巨额医疗费后,坚持拖着病体到外地打工……

在刘家新修的两层楼房里,赵昌翠正在屋里忙活,儿媳妇则在照顾小孩。屋内虽然简陋,但收拾安放整齐。在火笼屋的上方,挂着6块腊肉。赵昌翠说,这是前几天,用儿子寄回来的钱买的50斤猪肉准备过年。

这栋新楼房,尽管还没有进行精装修,但相比过去的土坯危房宽敞明亮、舒适很多,一家人显得很满足。

去年8月,刘永社一家在李道坤多方协调下,准备对已经破旧不堪的旧土坯房推倒重建时,遇到了资金困难,而房屋重建扶贫专项资金,需要房屋修好后才能申请下来。

就在刘永社一家愁眉不展、准备放弃的时候,李道坤掏出自己的银行卡,取出一万五千元,为刘永社和相邻的另一贫困户黄廷成买来水泥等建筑材料,开工建房。

几个月时间,两栋新房相继建成。

“门前的稻场要尽早搞好……”“明年有什么新的打算?想好增收的项目要尽早给我说……”临走时,李道坤再三叮嘱女主人。

跋山涉水:每个贫困户我都熟

李道坤一路走村访户,沿途村民一个个热情地和他打招呼。

“说实话,全村92个贫困户,我家家熟悉;跑得多了,不少非贫困户的村民,我不认识他们,他们却都熟悉我。”李道坤说。

在李道坤印象中,最远的贫困户,在开车到公路尽头后,还要再步行两三个小时的山路才能抵达。而16个月来,每个贫困户他至少已经见过三四次。

2016年夏天,夷陵公安分局工会主席颜兵下到村里,准备和李道坤一起去拜访贫困户。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李道坤前一天就跟他说:“颜主席,明天我们早点出发。”

第二天早上六点,两人开始上山。一天下来,他们只拜访了3家贫困户。

“这些贫困户,有的没有手机,有的在田里做事,根本没法提前联系到,只有靠来回跑。”李道坤说,“难度再大,也要将每个贫困户联系上,帮他们规划,帮他们想办法,不让一户落下。”

2016年4月,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李道坤感觉到累了。他到医院检查,肌肝指数突破正常值10倍还多!医生警告,必须住院治疗!否则,左肾难保,带来的后果将是危及生命……人在病床上,心却在扶贫村,几乎天天失眠。四户异地搬迁农户刚刚动工;18.9公里道路硬化项目正在招标中;5000只鸡苗和100只山羊刚放到贫困户;52户危房改造仅完成3户……一串串事务萦绕在李道坤的脑海。他住了十天院,就背着妻儿办理了出院手续,匆匆回到了工作岗位。

不忘初心:纠纷调解我来做

除了扶贫工作,李道坤没有忘记自己的警察身份。治安调解是他轻车熟路的拿手戏。自打进驻到观音堂村,他就承担了这一方的治安调解工作。身为基层民警,他非常理解辖区派出所民警的辛苦,他经常和同事说:“你们工作忙,这个村里的治安调解工作交给我来做,也算是我发挥一下余热吧。”

2016年10月,村里一位村民在外地务工时遇车祸身亡,家属找某单位堵路、堵大门。李道坤和村干部连夜赶赴现场做疏导工作,最后将当事人顺利带回村里。经过后期的多方协调,终于将这起事件成功化解,也为村民争取到了合理的赔偿。

短短一年多时间,李道坤调解各种矛盾纠纷近百起,组织村民开展安全法律知识宣传11场次。自从李道坤到该村后,该村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治安秩序明显好转。

“李书记的到来,是我们最大的依赖。全村实现整体脱贫出列,李书记功劳最大!”该村书记、主任一肩挑的姚玉说。一年多的时间,不长也不短。现在不管是村干部,还是当地村民,都把李道坤当成了自己最可信赖的亲人。

猜你喜欢

夷陵区治安驻村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Me & Miss Bee
推进扫黑除恶 优化治安环境
做好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认识与实践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宜昌夷陵区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
湖北省夷陵区农民合作社发展实践
驻村工作队要参与村庄治理
我为群众办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