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凤兰:一生追寻雷锋路

2017-05-30姚萌

雷锋 2017年4期
关键词:抚顺市抚顺学雷锋

姚萌

邓凤兰,1942年生于吉林省梅河口市,12岁落户辽宁省抚顺市,16岁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公交车乘务员,29岁入党。连续当选第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学雷锋标兵”。退休后,她担任抚顺市劳模协会会长和抚顺市学雷锋典型联合会会长等社会职务,为党和人民辛勤劳动近60年。

4点钟,邓凤兰准时起床,洗漱、晨练、看报。

5点半,她安顿好老伴的早餐,伴着徐风和鸟鸣走在空旷的马路上,开启了忙碌的一天。

6点钟,她准时出现在抚顺市劳动公园劳模物业门口,跟几十位劳模一起,清扫这片35000多平方米的园区。灵巧的身影和蓬勃的神态使熟悉的人忘记了她的实际年龄。年过古稀,静享天伦最难得,可对于邓凤兰来说,“20年退休不退岗,60年服务全社会,一辈子学雷锋”是她最精彩的人生履历,也是她最引以为豪的人生财富。

“我刚参加工作不久,抚顺乃至全国就掀起了学雷锋的热潮。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有幸见证了这一伟大壮举从发起、发展到深化所走过的历程,肩上总有沉甸甸的使命感和荣誉感。”邓凤兰如是说。

的确,邓凤兰这个名字,不仅代表她自己,也代表从新中国到新世纪抚顺人民对雷锋的深切缅怀、代表难以计数的“雷锋传人”对雷锋精神的坚守与超越。

34年,最美乘务员

邓凤兰在姊妹8人中排行老大。曾跟随家人讨饭,3岁误食腐肉中毒,被过路的解放军救了性命,从此党和解放军在她心中深深扎根。12岁被过继给抚顺市膝下无儿的叔叔。从农村到城市,邓凤兰的世界变大了,梦想有了轮廓。

“1956年,抚顺大力宣传公交车售票员杨瑞芝的先进事迹。我当时特别羡慕,甚至崇拜。”回想自己最初的梦想,邓凤兰目光如炬。

1958年,公汽公司招录售票员,她兴奋地去报名。招工的人看她身高不足1.5米,体重不足40公斤,对她能否干好这份工作提出了置疑,然而邓凤兰用实际行動证明了自己。

她所在的车厢总是多备几样东西:毛巾、针线包、旧报纸、常用药等,给乘客以家的温暖;她利用休息时间逐片逐段调查走访,将全市2000多个街道、厂矿、机关、学校、服务设施和文化娱乐场所的名称和位置倒背如流;她总是背着小孩、老人和残疾人上下车,乘客谁家困难,她便常去看望。王德发一家都是盲人,她把王家当成娘家,隔两三天就去帮忙收拾卫生、买菜做饭。

如果说不怕吃苦、不计付出是邓凤兰的工作原则,那么一个人的出现,使邓凤兰树立了人生标杆。1962年,雷锋到抚顺市工人文化宫作了一场忆苦思甜报告,邓凤兰有幸聆听到雷锋的声音,亲眼见到雷锋本人。“瘦小、命苦、报恩,我和雷锋太像了,我对他有种情感和命运的认同。同时,我感谢他,在我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的所作所为影响了我的一生。”

邓凤兰把狭窄的小车厢当成人生的大舞台,工作5年收到了6800多封感谢信和表扬信,很快成长为抚顺市售票员队伍中的排头兵。

1975年,由于工作出色,邓凤兰被调到市公共汽车总公司任党委副书记。有人说她“坐着火箭提拔”,她不在意,可离开了车厢和乘客,她心中满是不舍,毅然申请重返服务第一线,3年后,再次成为一名普通乘务员。

车厢是最温馨的家,乘客是最牵挂的人,售票是最热爱的事。邓凤兰这一干就是34年,无怨无悔。

1997年,邓凤兰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受邀参加少数民族茶话会。“我的座位安排在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和时任总理李鹏同志的中间,全桌包括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各界少数民族代表。”说起这段往事,邓凤兰难抑激动之情。她的默默奉献得到党和人民的认可,这所有的荣誉不仅是对她职业生涯的充分肯定,更是她走向人生新征程的不竭动力。

19年,退休不退岗

1998年,全国掀起国企转制的巨大浪潮,抚顺作为闻名全国的老工业基地,几十万产业工人面临下岗,这其中包括曾在各个岗位建功立业的劳模群体。抚顺市总工会为稳定大局,决定成立劳模协会,安置他们重新就业。

谁来挑这份重担?非邓凤兰莫属。她退休后仅休息了一周,便走马上任,担任抚顺市劳模协会会长,开启了更具挑战性的人生新阶段。

同年,劳模协会成立了劳模服务中心,组建了劳模物业,邓凤兰又担起了劳模物业的负责工作。她戴上小红帽、扛起大扫帚,先后承包了劳动公园、劳模公寓、市中心医院电梯间、劳模馒头店、抚顺发电厂和住宅小区等地的清扫保洁工作。年过半百的她每天从早干到晚,下班后累得倒床不起。太了解邓凤兰不服输的脾气,老伴儿想劝她休息,可一次次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邓凤兰累,可她心里装着别人的累。每天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开,重活、杂活带头干、抢着干,谁家有困难都找“邓大姐”,她最喜欢别人叫她“大姐”。劳模孙凤英的大儿子车祸去世,小儿子又遭车祸,为了让孙凤英安心休假,邓凤兰每月自掏腰包付她工资。劳模徐敏华一夜间单眼失明,邓凤兰承担了几乎全部的治疗费用。劳模陈国立再婚后家属户口一直未落,邓凤兰多方咨询最终解决了这个难题。谁家婚丧嫁娶,她都要赴约;谁到她家送礼,却拒不开门。邓凤兰与劳模们同工同酬,可是她的报酬要么用来补贴劳模的午餐,要么用来给大伙发福利。

“这些劳模大都生活困难,为党和人民奉献了大半辈子,到老绝不能让他们心寒。”19年来,劳模物业安置了近200名退休劳模及家属,有效减轻了他们的家庭重担,也为社会作了贡献。

2002年,抚顺市总工会决定重新使用闲置7年的职工度假村,作为劳模活动基地,这项重建工作又一次落到邓凤兰肩头。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短缺,邓凤兰自己垫付材料款,没有一句怨言。她与施工队同吃同劳动,即便搬石头砸伤了脚趾,也坚持在工地上。夙兴夜寐和精打细算得到了回报,工程不仅按期交付使用,总费用比预期还节省了一半。看着度假村从遍地野草到山清水秀,邓凤兰想到的不是完成任务后离开,而是留下来继续为劳模们服务。从2002年到2011年,她每年5月上山,10月下山,一干就是近10年。

一次偶然事故导致邓凤兰肩胛骨骨折,她瞒着亲属和同事,独自一人住院治疗。因为身旁无人陪护,打点滴时支架断裂,她只能趴在地上防止回血,一直等到医生查房。出院后很长一段时间,老伴才从邻居口中得知此事。邓凤兰说:“老伴患有严重的青光眼,几近失明,我不能再让他替我担忧。”

不理解的人觉得邓凤兰争强好胜、爱出风头;理解的人劝她多注意身体。邓凤兰有自己的想法:“我每面临选择时,首先会想到雷锋,如果他在世,他会怎么做?我便有了答案。”

所以,邓凤兰风尘仆仆,乐此不疲。

4年,人老使命新

2013年,恰逢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发表50周年,全国掀起了学雷锋活动的新热潮,抚顺也迎势开启了“人人学雷锋、建设雷锋城”的崭新篇章。抚顺市建立了“学雷锋典型联合会”,发挥学雷锋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学雷锋活动走向新常态。

论品行、论威望,唯有邓凤兰能够在典型群体中树起一面旗帜。于是71岁的她肩负新使命,担任起抚顺市学雷锋典型联合会会长。200多人的民间团体没有一分经费,会员们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困难却都装在她心里。联系企业为学雷锋典型(以下简称“典型”)子女找工作,联系医院为女典型体检,组织70岁以上老典型集体过重阳节,自费组织典型到外地探寻雷锋路。她依旧喜欢别人叫她“大姐”,一句“大姐”,承担起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支撑起了联合会这个大家庭。

2014年9月,时任辽宁省代省长的李希同志到邓凤兰家看望,送来1000元慰问金,她一如既往地送到身患重病的刘昊家中。18年间,各级领导送来的慰问金她分文不留,全部转送给贫困人群。

9年前,邓凤兰结识了13岁孤儿王雪,便每年拿出几千元资助她完成学业。如今,王雪已经大四了,用优异成绩回报着邓奶奶。她先后资助了4名儿童,其中最小的6岁。邓凤兰总说“自己从小受苦,不忍心看见现在的孩子受苦。”她翻看这些年孩子们写给她的信,仿佛看着雷锋精神的种子在生根抽芽。

在抚顺第一监狱服刑的安徽籍男子吴某,挂念10年未见的父亲和儿子,邓凤兰多方联系,圆了吴家祖孙三代的团聚梦。她担负爷孙俩的全部费用,带着他们到沈阳植物园等地游玩,并长期帮扶吴某改造。

邓凤兰到市场买木耳,闲聊间得知卖家生活艰辛,就主动帮她销售。她把8000元销售款交到卖家手里,对方硬要给她800元提成。邓凤兰难以拒绝,便将这笔钱送到一户残疾农民家中。

邓凤兰还曾受邀去公安局开导一名郭姓抢匪。郭某被抓后拒不开口,但与邓凤兰见面不到5分钟就流下了眼泪,说出了难处。后来邓凤兰安排他与劳模们一起劳动,还让他跟随全国劳模学习电工技术,如今郭某已经走上正道。

2015年6月,邓凤兰看到22岁的白血病少女葛昱彤与病魔抗争的报道后,先后3次组织并带头捐款。历届“百姓雷锋”、学雷锋志愿者纷纷响应,短时间内筹集了8万元,解了葛家燃眉之急。在邓凤兰的倡导下,抚顺市各行各业纷纷发起捐助行动,最终葛昱彤重获健康,重返校园。

雷锋在日记里写道: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邓凤兰带领抚顺市学雷锋典型积极行动,情洒人间,与抚顺市各类学雷锋先进单位合作共建,化作一颗颗弘扬雷锋精神的种子,把爱和奉献播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雷锋纪念馆改扩建工程中有他们辛勤的汗水,为残疾人送温暖的卡车里有他们送来的年货,弘扬雷锋精神的讲堂上有他们激情的演说,抗洪救灾的第一线有他们送去的新衣……

“随着年龄增长,能做的事情越来越有限,但是只要身体允许,我就要在学雷锋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邓凤兰眼神炯亮,话语铿锵。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她用60年的执着坚守书写了壯美的人生画卷,为抚顺这座“雷锋城”树起了一座道德丰碑。

责任编辑 李婧

猜你喜欢

抚顺市抚顺学雷锋
抚顺平顶山惨案纪念馆
抚顺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绩效评价
抚顺市亦杰机器有限公司
抚顺市亦杰机器有限公司
图说抚顺琥珀(六)
学雷锋,他们一直在路上
学雷锋 知感恩
他们二十四年学雷锋
学雷锋好榜样
辽宁·抚顺·雷锋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