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片区农民创业与国家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

2017-05-30宋天鸽郭玉叶焦伟伟林美卿贾亚召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6期

宋天鸽 郭玉叶 焦伟伟 林美卿 贾亚召

摘要 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研究了我国重点贫困片区之一的燕山-太行山片区农民创业与国家扶贫政策衔接的现实问题,从建立健全农民创业相关政策、打破农民创业资金障碍、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与创业能力、改善农民创业的外部支持环境等方面探索了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片区农民创业与国家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对策,为相关政府进行扶贫体系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民创业;扶贫开发政策;扶贫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06-0231-03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Peasant Entrepreneurship and National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 in Yanshan-Taihang Mountain Area of Hebei Province

SONG Tian-ge,GUO Yu-ye,JIAO Wei-wei* et al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aoding,Hebei 071000)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studied the real problems of peasant entrepreneurship and national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in one of Chinas key poverty areas through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method. From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peasantsentrepreneurial policies, it break the barriers of peasantsentrepreneurial funds and improves the cultural quality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peasants ability to improve the external support environment for farmers to explore effective link of peasant entrepreneurship and national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ies in Yanshan-Taihang Mountain Area of Hebei Province,which could help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system optimization to the relevant government.

Key words Peasant entrepreneurship;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Poverty alleviation system optimization

近年來,学术界针对我国农民创业的研究不断深化,如郭红东等[1]研究了农民创业机会与先前经验,罗明忠等[2]深入探讨了农民创业动机与项目选择,周菁华[3]分析了农民创业绩效。通过对相关成果梳理发现,已有的研究大多侧重从宏观意义分析农村贫困动机及创业扶贫经验,针对微观意义分析贫困地区农民创业与国家扶贫政策衔接对策的理论稍有欠缺。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片区经济发展长期处于滞后阶段,相关部门对该片区的脱贫极为重视,而该片区贫困问题的历史性导致其脱贫之路十分艰辛。为此,笔者从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片区农民创业的视角进行论述,探索农民创业与国家扶贫政策有效衔接的农民创业扶贫新体系。

1 农民创业的概念界定

现有研究成果中,对农民创业进行系统科学解释的理论比较少见,与国家扶贫开发政策进行结合后的成果少之又少。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2016年1月对乡村的扶贫政策宣讲过程中指出,扶贫应避免“一刀切”和“大水漫灌”,必须因地制宜实现创新性的精准扶贫,同时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引导和扶持农民通过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由此可见,政府对农民创业扶贫的重视程度已经上升至制定政策。综上所述,结合对燕山-太行山片区农民创业现状的考察,笔者认为,农民创业是指以居住地为农村或户籍在农村的农民为主体,根据当地创业环境等客观因素及自身知识素质能力等主观因素进行的通过投入已经开发并积累的各种组织资源及社会资本运用市场经济力量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的投资行为。

2 农民创业与国家扶贫政策的现实问题

影响农民创业的主要因素包括创业环境等客观因素及自身知识素质能力等主观因素,该研究主要介绍创业环境等客观影响因素对农民创业的影响。创业环境等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国家政策、机构投资、家庭资金支持、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当地人对创业的态度以及自我效能感等。

2.1 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对创业扶贫的设计待优化

国家的扶贫开发政策对一定时期的扶贫方式起着主导作用,从我国扶贫开发过程中制定并颁布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2013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2015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等减贫规划来看,政府创新扶贫、精准扶贫、帮扶到户等扶贫开发模式是我国扶贫开发政策发展体系的主导行动。但通过对河北省燕山-太行山区调查发现,该地区政府部门对创业扶贫的态度并不明朗,农民通过创业进行脱贫没有积极有效的政策进行保护。究其原因是国家的扶贫开发政策中没有对农民创业进行设计,导致当地政府的扶贫体系中没有把农民创业扶贫计划在内,致使当地农民创业扶贫体系难以建立。

2.2 农民创业者与国家扶贫主体互动机制存在制约因素

通过对河北省燕山太行山地区相关调查发现,该地区的创业者大部分是凭借自身资本资源的积累或者通过亲戚朋友的资助进行创业,只有少部分农民是通过国家贷款和政府资助创业(表1)。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民创业者与国家扶贫主体没能建构良好的互动机制:政府部门门槛过高、办事效率过低等是限制农民创业者与政府互动的客观条件;农民受到文化思想的限制、对相关最新政策的模糊态度等是农民创业者不能与政府形成互动机制的主观因素。

2.3 农民创业的外部支持环境有待提高

农民进行创业,一方面需要自身资金资源的累积、文化素质创业经验的提高;另一方面还需要外界给予适度的帮扶,为农民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4]。根据笔者的调研发现影响农民创业的主要因素是拥有的资金资源不能提供良好的支持、不了解政府相关的福利政策;次要因素为缺少在市场竞争的优秀项目、没有最先进的技术条件(表2)。通过分析可知,如果没有良好的外界环境,农民创业者融入市场是很困难的,农民创业的信心会被不断打击,最终不得不退出市场,放弃创业。

3 农民创业与国家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对策

综上所述,制约农民创业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家扶贫开发政策的缺失、农民创业者与国家扶贫主体互动体制存在制约因素以及农民主体与外部支持环境的磨合度差。为了解决当前农民创业的相关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3.1 国家扶贫开发政策的建立健全

国家扶贫开发政策是农民脱贫方式的引导。对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片区农民创业者的调研发现,大部分创业者希望政府可以出台关于农民创业的相关政策进行脱贫扶持。其中最主要的有帮助农民创业者建立健全贷款政策、财政补贴政策和技术培训政策(表3)。贷款是农民创业者通过国家获得的主要创业资金,但贷款条件过高使大部分农民由于贷不到足够的创业资金而放弃创业,因此国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贷款抵押条件政策进行调整;同时通过完善财政补贴和技术培训政策,为农民创业提供资金帮扶和技術支持。

3.2 打破农民创业资金障碍

资金是农民创业者创业的主要因素。调研发现,大部分农民创业者希望在创业过程中能有风险金保障,政府能给予自己一定的项目扶持及政府能组织社会各界进行资金流动帮扶(表4)。这说明政府和农民创业者进行互动关键还是资金的互动,建立一个良好的资金互动体系对政府和农民创业者是双赢的效果,政府应该通过设立风险保障金、给予农民创业者优秀的项目立足、建立促进创业者之间资金流动的组织机构帮助农民创业者解决资金问题。

3.3 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与创业能力

在农民创业过程中,除了国家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及政府帮扶打破融资瓶颈的客观支持,提升农民创业者的自我发展能力这一主观因素是十分重要的[5]。对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片区农民创业的调研发现,大部分农民对国家相应扶贫政策不响应、不积极主动地寻求资金支持、消极被动地等待发展机会、安逸于落后的现状中(表5),分析农民创业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有农民学历低、文化素养低、创业经验不丰富、资本资源缺失等。笔者认为农民应该把学习贯穿到创业过程中,积极主动响应国家政策,向成功创业者学习经验,寻找政府进行资金帮扶,以实现文化素质与创业能力的提高。

3.4 改善农民创业的外部支持环境[6] 外部支持环境对农民创业虽然没有立竿见影的作用,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农民创业。调研发现,农民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不能掌握适合该地区企业发展的先进技术、对市场信息分析不准确、与生产力发达的地区相比没有竞争优势(表6)。

为了解决相关问题,应通过互联网对农民进行市场信息技术普及,建立良好的激励体系激发农民的创业兴趣,对农民进行精确定位实现精准帮扶,为农民创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 郭红东,周惠珺.先前经验、创业警觉与农民创业机会识别:一个中介效应模型及其启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3(4):17-27.

[2] 罗明忠,邹佳瑜,卢颖霞.农民的创业动机、需求及其扶持[J].农业经济问题,2012(2):14-19,110.

[3] 周菁华.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366个创业农民的调查数据[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3):77-84.

[4] 朱红根.金融环境、政策支持与农民创业意愿[J].中国农村观察,2013(5):24-33.

[5] 罗明忠,陈明.人格特质对农民创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兼议人力资本的调节作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41-48.

[6] 莫光辉.农民创业与国家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路径选择:基于广西天等县的实证分析[J]. 中国发展,2014,14(4):5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