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道路自信增强党的意识
2017-05-30奚洁人
奚洁人
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这条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所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显示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对自己的政治信仰和历史成就的坚定自信,显示了中国人民在争取自己独立解放、自由幸福的大道上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自信,显示了中国人民在未来前进道路上决心继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主宰自己历史命运,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自信。
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所以,加强党的领导,就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守党和国家的根本和命脉。因此,坚定道路自信必然地要求增强党的意识,加强党的领导。
坚定道路自信与增强党的意识、加强党的领导的这种必然性、一致性,不仅是原则的,而且是具体的,是具有丰富的逻辑内涵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曾经对中国道路作了精辟概括和论述,他强调,这是一条从本国国情出发确立的道路,是一条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道路,是一条改革创新的道路,是一条在开放中谋求共同发展的道路。值得强调的是,他明确指出,“中国的发展,关键在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深刻地阐明了在这条道路形成发展中,党的领导作用、人民的主体地位,以及立足于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这就为我们认识把握坚定道路自信、增强党的意识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内在逻辑关系指明了方向。
“这是一条从本国国情出发确立的道路”。所以,坚定道路自信,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把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党的思想路线贯穿于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全过程。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是我们党立足于中国国情,在总结了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制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我们党取得一切胜利的思想法宝,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全党必须清醒地认识并自觉地承担起这样的政治责任:坚决捍卫党的基本路线,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一切否定党的领导、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歪曲、丑化、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言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既反对各种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又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坚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出发,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境界。这条道路立足中国的自身国情和实践,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同时也“博采东西方各家之长,坚守但不僵化,借鉴但不照搬”,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宽阔的眼界和胸襟,以及自信而不自大,既立足于自身实践,又善于虚心学习、博采众长的进取精神和创造能力。
“这是一条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道路”。习近平强调,“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因此,坚定道路自信,就必须坚持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在人民中寻找发展动力、依靠人民推动发展、使发展造福人民。”所以,首先“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与党的领导的统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历史创造成果应有的真正享有者。但人民群众的这种历史作用,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并引导到正确方向。才能真正公正、公平地享有自己的创造成果。《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党的领导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组织动员群众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其次,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忽视人民利益,失去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就失去了力量之源、立根之本;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不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道路自信就失去了主体依据和价值目标;最后,“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的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坚定道路自信,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不脱离群众。必须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当好人民公仆。“决不允许在群众面前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决不允许当官做老爷、漠视群众疾苦,更不允许欺压群众、损害和侵占群众利益。”只要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和支持,道路自信就有了任何力量不可撼动的底气。
“这是一条改革创新的道路”。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习近平强调,三十多年来,“我们党靠什么来振奋民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靠什么来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靠什么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靠的就是改革开放。”所以,坚定道路自信,就要坚持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举措。首先,改革创新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这里最核心的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同时要坚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其次,“全面深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落脚点。”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习近平强调,“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所以必须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最后,必须坚持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和采取正确的改革方法论。因为“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坚持改革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
“这是一条在开放中谋求共同发展的道路”。习近平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提升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多惠及其他国家和人民。”这“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所以,坚定道路自信,就要坚持党的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增强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的战略自信。首先,这个基本国策和谋求共同发展的理念是建立在对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正确认识基础上的。习近平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所以,我们主张,每个国家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积极促进其他各国共同发展。我们深知,“只有各国
共同发展了,世界才能更好发展。”反之,只有世界发展了,才会给各国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尤其是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其次,这条道路的开创是建立在我们党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和一系列有效的政策策略基础之上的。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建立亚投行等战略举措,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和高度认同,在构建打造世界各国合作共赢、互惠互利、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最后,我们坚定地走开放中谋求共同发展的道路,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习近平指出,“这种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说到底,坚定道路自信,是对我们党对中华文明优秀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成功运用于实现国家现代化发展道路探索的自信和自觉,是对中华文明的时代价值和永久魅力的自信,也是对中华民族能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自己应有贡献的自觉和自信。
(作者系中國浦东干部学院原常务副院长)
(责任编辑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