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与构建原则
2017-05-30王寅
王寅
〔提 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一道构成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的两大支柱。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维护中国和平发展国际环境的需要,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秉承聚同化异、平等对话、合作共赢、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关 键 词〕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外交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2 8832(2017)5期0022-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本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展现了中国对世界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和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合作,推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潮流滚滚向前的真诚愿望和大国担当,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一带一路”倡议等务实合作举措紧密相连,使新时期的中国外交既有远景理想,又有具体目标,且有实现途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一道构成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的两大支柱。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
中国主张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质是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中,通过共同利益、共同责任、共同挑战把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状态,是国与国之间以共同利益为最大公约数,克服分歧和矛盾,和平发展、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的状态。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看似抽象,但实际上是有现实的、具体的实施路径。从地理区域看,中国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都提出了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如中国—巴基斯坦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拉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直至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涉及范围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涵盖了政治、安全、发展、文明、生态等多个领域,并由此形成了“五位一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布局和总路径。 从发展进程看,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分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三个阶段。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中国超越狭隘的民族国家利益、国家间关系和意识形态的具体体现,是以全球和世界眼光思考人类未来并提出的“中国方略”。
(一)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各国体量有大小、国力有强弱、发展有先后,但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员,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权利,涉及大家的事情要由各国共同商量来办。
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客观理性看待别国发展壮大和政策理念,努力求同存异、聚同化异。要共同维护当今世界来之不易的和平稳定局面和良好发展势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为一己之私搞乱地区形势。实现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关键是要构建伙伴关系,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各国应摆脱结盟或对抗的窠臼,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平等相待、互商互谅,探索构建不设假想敌、不针对第三方、具有包容性和建设性的伙伴关系。
(二)经济上,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当前世界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中,呈现出复杂性、脆弱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经济不景气导致政治、安全难题丛生,反过来也会抑制经济复苏进程。 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利益共同体,世界各国作为命运共同体的一员,应当跳出零和博弈的旧框框,从大处着眼,以更加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新问题,以更加长远和深邃的利益观来处理利益纷争,本着合作共赢精神,把本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共同维护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为适应各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需要,中国主张在国际关系中贯彻正确义利观,强调在国际社会中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不要损人利己、以邻为壑。对那些长期对华友好而自身发展任务艰巨的周边和发展中国家,强调更多考虑对方利益。正确义利观既凝结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也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更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及中国与世界关系发展大势,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国未来国际地位和作用的战略谋划。
(三)文化上,兼容并蓄、交流互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世界上不同类型的文明、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成员,各国应当切实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
习近平指出:“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在推进中国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倡议进程中,习近平强调:“‘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各国坚持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能淡化和搁置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等领域存在的矛盾与分歧,保护世界各国和各民族文化的多样化与多元化,实现共同发展。可见,在习近平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中,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重要一环。只有坚持文明交流互鉴,才能实现不同文明共同发展,共同促进人类社会和谐进步。鼓吹“文明冲突论”或“文明优越论”,是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背道而驰的。
(四)安全上,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国际安全。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安全相互关联、彼此影响,特别是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日益显现,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依然存在。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中,各国的安全利益不是孤立的、绝对的,而是紧密相连的,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中国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致力于同各国增进互信、弥合分歧、深化合作,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共护的安全新路。 共同,就是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的安全;综合,就是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合作,就是通过对话促进本国和地区的安全;可持续,就是发展和安全并重以实现持久安全。 为实现这一目标,各国要努力加强沟通、增进互信、开展合作,切实尊重、保障和维护每一个国家的合理安全关切。
(五)国际秩序上,构建公正和谐的国际新秩序。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引领构建起来的国际秩序,应当是公正的、和谐的。所谓公正,就是要更充分反映发展中国家日益发展壮大的事实,更多照顾发展中国家重大关切,更好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确保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国际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正如习近平在金磚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中所说:“国际经济规则需要不断革故鼎新,以适应全球增长格局新变化,让责任和能力相匹配。” 所谓和谐,是指拥有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要在这一秩序下和平共存、和谐相处、交流互鉴、共同进步,不搞自我中心主义,不把本国的发展道路、制度体系强加于人。
既有国际秩序有其合理成分,比如战后形成的东亚地区国际秩序,就是在对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进行惩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坚决维护。外交部长王毅就明确说过:中国直接参与设计建立了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我们当然不会去推翻当年自己亲手建立的成果,也无意另起炉灶,再搞一套。而是会与各国一道,真正把它维护好、建设好。
二、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中国提出并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是基于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维护和平发展国际环境的现实需要作出的外交战略新部署,也是面对中国与世界各国如何相处、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等宏大课题作出的战略思考。它根植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反映了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等东方智慧。
(一)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需要。当今时代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世界多极化推动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刻调整,经济全球化让“地球村”越来越小,社会信息化令人类社会日益扁平。在这三大潮流推动下,世界各国利益融合不断加深,愈来愈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紧密关系。诚如习近平所言:“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不断发展,各国利益交融、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尽管不同国家间依然存在利益分歧,但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通过冲突、对抗的方式解决问题,成本更高,风险更大,最终难以实现自身利益。在这一背景下,各国通过协商、合作的方式追求双赢、共赢,而不是通过对抗、冲突的方式搞赢者通吃的愿望和可能都大大增加。由此可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建立在中国对历史潮流、世界大势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基础上,通过理性分析、深入思索提出的,是一面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的外交旗帜。
(二)共同应对人类社会面临挑战的需要。全球化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共同利益的同时,也使气候变化、生态失衡、网络安全、恐怖主义、毒品泛滥等问题超越国界,成为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这些挑战,超出任何一国或国家集团独自应对的能力。2017年5月,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作出了新的概括,指出“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 应该说,这些挑战是在几十年的全球化过程中日益发酵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何携手合作、同舟共济、应对挑战,是摆在各国面前的一大难题。其实,世界上不存在两个价值观和发展道路完全相同的国家,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尽管想法有差异,但各国之间可以通过解决一些共同面临的实际问题来培养互信、和谐相处,这样就打造出了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一根筷子很难吃着东西,两根筷子一起用才能夹到食物,一把筷子捆在一起就不易折断。”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要求各国加强双边和多边合作、规范国际合作机制、完善相应治理机构,共同应对日益突出的全球性挑战。
(三)维护和平发展国际环境的需要。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外交实践表明,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决心更大、方向更明、步伐更加坚定。 要和平发展,前提是拥有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我们分析世界大势,既要准确把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也要充分认识到,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我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性较为突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风险和挑战不断集聚,经济增长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国际政治矛盾和斗争复杂尖锐;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意识形态划线、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还有一定市场;南北失衡问题未有根本改观,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受到种种限制;国际秩序之争的长期性、复杂性特征十分突出,完善和改进全球治理任重道远;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依然存在不确定性,挑战战后东亚地区和平国际秩序的危险倾向时有抬头。
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只有以更加积极有为的姿态,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影响,才能为中国和平发展营造有利国际环境,维护和延长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此,中国除了要在具体的外交事务中处理好与有关国家的矛盾、分歧和争议,还有必要提出一种能为世界各国共同认可、普遍接受的基本理念,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中起到化解矛盾、求同存异、凝聚人心的作用。这是习近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原因。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不能再允许以邻为壑、损人利己的现象反复出现,不能再允许你兴我衰、你得我失的零和观念大行其道,更不能再允许以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解决彼此分歧。可以预期,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国际社会广为接受,各国之间和谐相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愿望和动力会大为增强,这对维护我国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中国具有根深蒂固的和合文化传统,与西方近代以来强调个体,主张主客二分、以自我为中心的哲学宇宙观不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更加强调群体,认为宇宙的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每一事物都是在与他者的关系中显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人与自然、人与人、国与国、文化与文化之间应当建立共生和谐的关系,在对立中求统一、化冲突为和谐。中国文化这种主张以和为贵、强调追求多样性和谐的观念,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可以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独特的东方智慧。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要克服西方宰制他者、占有别人的霸权主义倾向,强调以合作沟通代替冲突政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承认世界各国都有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世界文明的多元多样性。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则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味着各国需要本着求同存异、休戚与共的精神,以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心态谋求共同发展,以不断对话与协调来增加凝聚力,以不断建设和完善机制性合作来发挥建设性作用。这一理念要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和认可,需要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会以身作则、勇于擔当,用务实的举措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做到“知行合一”,为世界各国树立正确典范。
从中国的外交实践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构建命运共同体应当遵循的四条原则。
(一)聚同化异原则。迈向命运共同体,可以从尊重各国差异做起,逐步发展到求同存异,再升华到聚同化异。所谓聚同化异,就是“聚利益、责任、挑战之同,化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发展阶段之异”。 中国本着聚同化异的原则,正确处理和发展了同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以中美关系为例,“聚同”集中体现为不断扩大中美两国共同利益。经过几十年发展,经济关系成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是两国友好合作的重要纽带,对确保双边关系稳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异”更多强调化解矛盾和分歧,而不是消除。中美之间存在一些难以消除的差异和分歧,如两国不同的政治制度、发展道路和意识形态,“化异”就是要承认这些不同,但不能因此而干扰、影响两国关系正常发展,而要通过沟通对话,增信释疑,深化合作,确保中美关系始终沿着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正确轨道向前发展。在“化异”问题上,任何国家没有特权,不应高高在上,对他国指手画脚。照顾彼此关切,而不是只顾自身关切、忽略或牺牲他国关切,是“化异”的关键。
(二)平等对话原则。所谓平等,要义是主权平等。“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真诚互助。” 平等对话关键是以诚相待,真诚地相信对话可以解决问题,真诚地愿意为对话作出贡献。
近年来,在应对气候变化、制定联合国2015年后发展议程、打击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和处理朝核、伊朗核等地区热点问题上,中国本着平等对话的原则,坚持客观公道,反对谋取私利,坚持政治解决,反对使用武力,发挥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应有作用。
(三)合作共赢原则。中国坚持合作共赢的原则,主张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与世界各国完全可以秉承合作共赢的原则,实现共同繁荣。
中国奉行合作共赢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提出并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与人力资源,但面临资金、技术与基础设施瓶颈,中国与沿线国家存在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等优势,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可以将这些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的优势,促进沿线国家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将以产业合作、金融合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形式,将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连接起来,契合了沿线国家共同利益,顺应了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普惠、包容方向实现“再平衡”,也将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
与“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自2016年1月成立以来,“朋友圈”越来越大,截至2017年8月成员总数已达80个。 中国还于2014年12月成立了丝路基金,旨在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资金支持。设立丝路基金能够更好地匹配“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融资需求,目的是利用中国自身资金实力,支持这种类型项目的融资需求。丝路基金的设立就是以中国行动落实中国倡议,以资金融通推动互联互通,以创新的投融资模式切实支持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同时也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诚意和决心。 随着包括中巴经济走廊两大公路项目、中俄黑河大桥等一批跨境和境外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先后落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海、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正在形成。 这些合作成果的实现,就是因为秉持了合作共赢原则,使有关国家得到实惠,因而得到各方积极响应和参与。
(四)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应为解决全球性问题作出贡献、承担责任,但因国家有大小、强弱之分,所承担的责任理应在量上有所区别。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始终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一方面,中国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积极承担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责任。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根据自身国情、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国际责任担当,为碳减排事业作出了积极努力,确定到2030年的自主行动目标,在国际社会产生巨大示范效应。埃博拉疫情发生后,中国迅速向有关国家提供援助。在反恐、经济、金融、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突出的领域,中国也积极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另一方面,中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那些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群体利益,要求中国承担不切实际的国际责任,甚至以负责任为借口妨碍中国发展的言行都是难以接受的。以气候变化问题为例,由于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远未完成,在未来一个历史时期碳排放绝对量还会增长,这是中国发展权利的体现,谁也不能剥夺。
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不仅应当适用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重大挑战,也可适用于应对不同类型的全球性挑战。针对具体的问题和挑战,明确不同国家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世界各国有目共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贯穿中国外交的方方面面。这充分表明,中国同各国携手合作,共建更加美好地球家园的愿望是真诚的,意志是坚定的。当然,要真正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仅靠中国一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各国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前行。“任何进步都不是直线的,有曲折也有反复。” 构建命运共同体就是这样,虽道路曲折,但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