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民族闪亮的精神坐标
2017-05-30祁永清
祁永清
雷锋是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楷模。雷锋公而忘私、言行一致、艰苦朴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集蕴着可贵的中国精神,是全民族最闪亮的精神坐标,更是鼓舞和激励全国人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旗帜和强大动力。当今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使之在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潮流中不断焕发出耀眼的光彩和强大的活力。
注重抓住根本,培养弘扬雷锋精神的价值取向
雷锋在党的教育培养下,刻苦学习科学理论,逐步树立了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真挚情怀。他崇尚并践行我党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实际行动有力回答了“人为什么活着,怎么做人”的人生命题。在雷锋的精神世界中,完全把“小我”化在了“大我”之中,“别人的困难就是他的困难、别人的快乐就是他的快乐”俨然成为一种习惯。
雷锋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代表。正如他自己所言,“一个革命者,当他一进入革命行列的时候,就首先要确立坚定不移的革命人生观。”新形势下,弘扬雷锋精神,首先要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端正人们的价值取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提高人们弘扬雷锋精神的思想境界。坚持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铸魂励志,不断凝聚人们弘扬雷锋精神的磅礴力量。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风尚,分清是非、善恶、美丑标准,不断增强人们弘扬雷锋精神的行动自觉。
坚持与时俱进,构建弘扬雷锋精神的实践平台
弘扬雷锋精神,不是“学雷锋日”那一天的事情,必须防止和克服“三月来、四月走”的现象。
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总工会等9家单位联合发出倡议,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文明礼貌活动。此后,中宣部等24家单位提出《继续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意见》。延续多年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不仅丰富和拓展了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为弘扬雷锋精神营造了广阔的实践平台。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兴起,成为雷锋精神在当代社会最具生命力的表现形式。几乎在每一个重大社会活动现场,都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据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招募志愿者约10万人;2010年上海世博会招募志愿者约7万人;2010年广州亚运会招募志愿者约6万人。3月5日成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正是雷锋精神在新时代传承和发展的生动体现。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上网下,“雷锋式助人”比比皆是。弘扬雷锋精神,必须借助网络博客、网络论坛等新的平臺,实现雷锋精神更大层面的宣传普及。
建立完善机制,形成弘扬雷锋精神的行为规导
心理学“社会认同原理”告诉我们:人们通常会根据他人行动的特征取向来决定自己应该怎么办,也就是“从众效应”或者“行为模仿”。一个社会如果缺乏扬荣抑耻的制度机制,道德行为和道德精神就难以得到应有的扬善保障,不道德选择和不道德现象同样也就得不到应有的制约。弘扬雷锋精神,既要靠教育、宣传和文化影响,还要靠法律和制度的刚性规导,构建一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社会赏罚机制,才能更好地增强人们弘扬雷锋精神的自觉性、主动性。
50多年来,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开展学雷锋活动,引领了时代新风,促进了社会和谐,雷锋成为亿万华夏儿女争相学习的榜样。然而,一些地方损人利己、背信弃义、自私自利、损公肥私等与雷锋精神相悖的丑恶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见死不救、见危不助等事件屡见报端;有些网络大V,甚至媒体人,为了获得更多的关注,故意发表不同于主流价值观的言论,恶意质疑、诋毁、丑化雷锋精神;更有国际政治势力充当幕后推手,有预谋、有步骤地消解雷锋精神,企图让我们失去精神坐标。对此,既要旗帜鲜明地给予揭露和谴责,更要强化法治理念,建立完善相应的法治惩戒机制,运用法治的手段制裁丑恶行为,使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法治的制约,大力营造弘扬雷锋精神的良好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