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讨论教学做准备
2017-05-30龙琛
龙琛
[摘要]讨论教学是一种为促进学生合作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的小组学习教学方法。如何促进学生间的合作学习需要不断探索,而怎样分组也是其中值得研究的内容之一。通过对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在四种不同任务情境假设下性别、成绩、年级对分组方式的选择有何影响,分析得出男同学更容易考虑自身对于分组方式的偏好,女同学则更容易考虑任务需求;班级成绩排名前10%的同学对分组方式的偏好最不显著,成绩中等及中等偏上的同学对于分组方式的选择多考虑自身对于各分组方式的偏好而非任务需求。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对于分组方式的偏好越来越显著,高年级同学显示出明显地基于自身偏好和认知而非基于任务需求进行分组选择的特点。
[关键词]讨论教学;分组方式;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G42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7)07-0068-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707014
一、引言
课堂教学是高校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高校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形成能力,使其成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之一。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方法确保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在学习中主观能动性,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1]。Johnson & Holubee在1993年将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定义为“一种以小组学习为形式,旨在促进学生合作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2]。在通常情况下,教师往往让学生自行选择小组成员或让座位就近的几位同学组成小组,这似乎是便利且可行的方法,但如果考虑到任务的不同、纪律的需要,甚至学会与不想合作或没有考虑过的同学进行合作带来的好处,如何分组就会成为讨论学习正式开始之前十分重要的准备环节。
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即便采用同一种分组方式教授同样的内容,由于对象不同,教学效果也不尽相同。已有若干研究证明了各学习领域中性别、成绩、年龄带来的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早在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E.麦科比(E.Maccoby)和C.杰克林(C.N.Jack-lin)在对已有性别差异的大量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给出了4项性别差异:女孩比男孩有更强的语言能力;男孩比女孩有更好的视觉空间能力;男孩比女孩有更强的数学能力;男孩比女孩更具攻击性。由此,他们推断女性在能力和天赋上处于弱势[3]。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这一类研究结论或许有待探讨,但根据不同教学对象间认知特性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无疑是教育领域经久不衰的议题。
二、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问卷内容的设计与样本的发放情况
本次调查采取偶遇抽样的方式,在2016年12月对贵州医科大学的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目的是探求不同性别、成绩、年级的群体对各种分组方式的接受程度,以及探究性别、成绩、年级对学生在不同任务情境假设下所选择的分组方式有何影响。
问卷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对学生基本信息的调查,包括:性别、年级、成绩等信息。二是对讨论式教学中分组方式的选择进行调查:①对各分组方式的总体接受程度进行调查。②对在不同任务情境假设下会选择何种分组方式进行调查。任务情境假设包括:有助于完成高难度的任务、有助于提高任务的完成效率、有助于遵守纪律与规则、有助于提高思维的多样性。 分组方式包括:座位最近的同学组成小组、以选择的任务来进行分组(学生与和他选择相同任务的同学组成小组/所有选择不同任务的学生组成小组)、自行挑选搭档、建立共同点小组(例如有共同的兴趣、共同的特长)、建立特長/兴趣互补小组、教师分配、随机分组。在每种任务情境假设下可选择多种分组方式[4]。
问卷共发放70份,回收54份,回收率为77.1%,其中7份因填写不完整作废。
(二)利用spss软件对调查进行总体分析
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4对统计结果进行信度分析,克隆巴赫α系数(Cronbachs Alpha)为0924,可推断问卷内部信度很好,可利用此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24对调查进行多重响应(Multiple response)分析,题项采用多重二分法记录(50个个案),其中性别:1—男,2—女;年级:1—大一、2—大二、3—大三、4—大四;成绩:1—班级成绩排名前10%、2—班级成员排名、11%~25%,3—班级成绩排名26%~50%、4—班级成绩排名51%~75%、5—班级成绩排名后25%。就接受何种分组方式及4种任务情境假设分别建立多重响应数据集。本题中响应变量均是0-1值,所以本例采用计数值(count value)为1进行多重响应频率分析。为使分析结果更直观,不同的性别、成绩、年级在各任务情境假设下会选择何种分组方式的多重相应分析结果均采用折线图展示。
(一)性别对选择分组方式的影响
分析显示,女同学对各种分组方式的接受度整体偏高,即使接受度最低的两种分组方式——座位最近的同学组成小组、选择的任务来分组,其选择的人数比例仍占受访女同学人数的6875%。男同学对于分组方式的选择偏好更为显著,选择各分组方式的人数百分比的高低差值较女同学更大(如表2)。
1男性受访者选择分组方式的分析。总体而言,男同学对于自行挑选搭档、建立共同点小组及建立特长和兴趣互补小组表现出较明显的偏好。面对有助于纪律和规则的任务要求时,其选择曲线最为平缓,即认为在该情境下选择各分组方式的差异不大;面对高难度任务与考虑完成任务的多样性要求时,其选择的曲线十分相近,故可推测男同学认为这两项情境所适用的分组方式几乎没有区别,峰值都集中在自行挑选搭档和建立特长与兴趣互补小组的分组方式上;面对提高任务的完成效率的要求时,其所选择的分组方式偏好最为明显,选择建立特长与兴趣互补小组的人数比例达9444%(如图1)。
图1男性在4个任务情境下的分组方式选择
2女性受访者选择分组方式的分析。与男同学相比,女同学选择分组方式的曲线更为平缓,高低值落差仅为50%,但对于自行挑选搭档仍表现出较明显的偏好。总体来说,在各任务情境下,女生表现出无明显分组方式选择偏好的特点。另外,可以发现教师分配与随机分组两种分组方式选择的人数最少,但在有助于纪律和规则的任务设定下,女生选择教师分配建组的人数比例为71.88%,远高于男生的比例(4444%)(如图2)。
(二)成绩对分组方式选择的影响
班级成绩排名在前10%、11%~25%、26%~50%、51%~75% 4个成绩段的同学对于分组方式的接受程度较为接近,各分组方式选择的人数比例多处于60%~80%的区间(除排名前10%受访者,其他受访者都选择了自行挑选搭档的分组方式,排名51%~75%的受访者中仅有40%的人认同以选择的任务来分组)。班级成绩排名后25%的受访者对于各分组方式的接受程度总体较低,其中认同以选择的任务来分组的人数比例仅为20%(如表3)。
1班级成绩排名前10%的受访者选择分组方式的分析。对5个成绩段同学的选择分组方式进行分析,成绩排名前10%的同学显示出选择曲线最为平缓的特点。这部分同学也较为倾向自行挑选搭档的分组方式,尤其是在高难度和提高任务完成效率的情景下,选择该分组方式的人数比例达到100%,且与其他分组方式的选择人数比例差较大。此外,面对高度任务和提高完成效率的情境选择曲线较为相似;有助于纪律和规则及任务多样性情境选择曲线较为相似,这种现象也有可能是問卷题目设置造成的(如图3)。
2班级成绩排名11%~25%的受访者选择分组方式的分析。在班级成绩排名11%~25%同学的选择分组方式分析中可以看出,其选择曲线较为集中。对于这部分同学而言,各设定情境对于其选择的影响并不明显,其对于分组方式的选择更多地取决于自身对于各分组方式的偏好。从图4中可看出,选择人数比例相对较高的分组方式为自行挑选搭档、建立共同点小组与建立特长、兴趣互补小组。此外,在该成绩段内,当面对提高任务的完成效率时,认同以选择的任务来分组的人数最多,为75%;当面对有助于纪律和任务时,认同由座位最近的同学组成小组的人数最多,为6667%(如图4)。
3班级成绩排名26%~50%的受访者选择分组方式的分析。与上一组的同学一样,班级成绩排名26%~50%的同学的选择曲线也较为集中,尤其是面对高难度任务、提高任务完成效率及有助于完成任务多样性的情境时,三条选择曲线高度相似。分组方式的选择集中在以选择任务来分组、自行挑选搭档、建立共同点小组、建立特长和兴趣互补小组4种方式,选择人数比例皆达6667%以上,但与上一组同学相比,该组同学选择曲线的高低值差更为明显(如图5)。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性别在不同情境下对分组方式选择的分析也同样呈现出选择曲线非常集中的现象,为了进一步了解这种现象是否由性别因素造成,就5个成绩段中受访者的性别比例进行了交叉分析,结果如下:成绩排名11%~25%的受访者中,女生占比达917%,会对该成绩段的分析结果有较大影响,前10%的受访者中,女生比例也达714%,但两个成绩段分组方式选择曲线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态势。线性同样非常集中的26%~50%成绩段的受访者中,男女比例却几乎对等。故可知,性别并非上述曲线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如表4)。
4班级成绩排名51%~75%的受访者选择分组方式的分析。除了表现出对于自行挑选搭档的分组方式有较明显的倾向之外,成绩排名51%~75%的同学的选择大体显示出偏好显著但无明显规律的特点。但与前两组同学不同,该组同学更倾向于基于任务情境假设做出分组方式选择,如在4种情境假设下,除了有助于纪律和规则时选择教师分配的分组方式的人数比例达到80%之外,其余3种情境对于该分组方式的接受度都非常低,说明这部分同学较重视各种不同的任务需求,而非自身对于各分组方式的喜好(如图6)。
5班级成绩排名后25%的受访者选择分组方式的分析。虽然与前一组同学一样,成绩排名后25%的同学的选择也显示出偏好显著但无明显规律的特点,但其对于各分组方式的选择既难以用折线图走势进行分析,也无法用各情境假设的特征进行解释。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受到样本量较小的影响(如图7)。
总体而言,各任务情境假设下,班级成绩排名前10%的同学对所有分组方式均表现出了较高的接受度,包括其他成绩组同学接受度较低的两种分组方式——座位最近的同学组成小组与教师分配。班级成绩排名11%~25%与26%~50%的受访者的选择表现出高度的相似性,选择人数较多的分组方式集中在自行挑选搭档、建立共同点小组、建立特长和兴趣互补小组上。班级成绩排名51%~75%的同学对分组方式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与班级排名前10%的同学选择的相似性,且与前两组同学明显不同,基于任务情境假设做出分组方式选择,而非自身对于各分组方式的喜好。成绩排名后25%的受访者的选择显示出好恶明显但缺乏规律的特点,这部分同学在各情境下的选择差异较大,与其他部分的同学也未显示出共同点,但大致显示出对以选择任务来分组、建立共同点小组、教师分配与随机分组4种分组方式的消极态度。
(三)年级对分组方式选择的影响
大四的同学无论面临什么样的任务,都倾向于自行挑选搭档和建立特长兴趣互补小组选择2种选择方式,且偏好十分明显——对于教师分配(0人选择)和随机分组的接受度低。大一、大二的学生对所有分组方式的接受程度相近,大一的受访者在面对各分组方式时,选择人数比例差距最小。四个年级的同学对于自行挑选搭档、建立共同点小组、建立特长和兴趣互补小组3种分组方式的接受程度都较高(如表5)。1大一受访者选择分组方式的分析。与分组方式接受度的询问结果类似,大一受访者对于4个任务情景假设下的各种分组方式的选择曲线最为平缓、线型较为分散。这说明大一受访者对于各分组方式的偏好最不明显,且在选择分组方式时较少受到对于分组方式本身偏好或反感的主观影响。通过分析可知,大一受访者对于自行挑选搭档的接受程度总体最高,选择人数比例集中在6667%~7917%的区间内;在面对高难度任务、提高任务完成效率及有助于完成任务多样性的情境下,对于建立共同点小组与特长、兴趣互补小组的偏好也相对明显(如图8)。
2大二受访者的分组方式选择分析。与大一相比,大二同学选择分组方式的选择有两个特点:其一是选择更为集中,尤其对于建立共同点小组、建立特长、兴趣小组和教师分配的分组方式,无论在何种情景假设下,选择人数都非常相近;其二是选择人数的曲线倾斜幅度更大,说明大二同学对于各分组方式的偏好与反感都较大一更为明显(如图9)。
3大三受访者选择分组方式的分析。大三受访者对于各分组方式的偏好与反感较大一、大二年级强烈,在各任务情境下都有其明确偏好的1~2种分组方式,且出现了100%的受访者都接受某种分组方式的现象,如在高难度情境下,100%的大三的受访者都同意以选择的任务来分组;在提高任务完成效率的情境下,100%的受访者选择了自行挑选搭档的分组方式;在有助于纪律和规则的情境下,100%的受访者选择了由教师分配的方式。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在本次调查中教师分配的分组方式接受程度最高的情况(如图10)。
4大四受访者选择分组方式的分析。大四受访者的选择曲线最为集中(5种分组方式曲线完全重合) 且高、低值差距较大,说明大四受访者对于各分组方式偏好与反感非常明确,并且其对于分组方式的选择大多是基于对该分组方式的认知,而非对于各情境下适用哪种分组方式的理性推断。
四、结论
综上分析,性别对分组方式选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在不同的任务情境下,男性受访者对固定的几个分组方式的接受度较高,在选择分组方式时,他们更容易考虑自身对于分组方式的偏好。女性受访者对所有分组方式的接受度都处于较高的水平,且分组方式的选择更多是基于任务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故其选择分组方式时,考虑更多的是任务的需求。
成绩对分组方式选择的影响体现在:班级成绩排名前10%的受访者对分组方式的整体接受程度最高,偏好最不显著;班级成绩排名11%~25%与26%~50%的受访者选择最为集中,都显示出在不同任务情境下对固定的几个分组方式的接受度较高的现象,可推测这部分同学在选择分组方式时更容易考虑自身对于分组方式的偏好;班级成绩排名51%~75%的受访者偏好较为明显,各任务情境下几乎都有接受程度很高和很低的分组方式,说明这部分同学在选择分组方式时较多地考虑了任务。班级成绩排名后25%的受访者也显示出各任务情境下对不同分组方式接受程度差异较大的特点,但进一步分析发现并无明显规律。
年级对分组方式选择的影响体现在:大一的受访者对所有分组方式的接受程度普遍较高,无明显偏好。若基于选择分组方式的出发点进行分析可看出,大一与大三的受访者较为相似,四个年级中这两部分的受访者是偏向基于不同任务情境进行选择,其不同在于大三同学表现出的分组方式偏好比较明显;大二、大四的受访者更偏向基于自身对分组方式的偏好进行选择,但大二的受访者对于所有分组方式的接受程度仍处于较高的状态。大四的受访者对分组方式偏好最为明显,且在不同的任务情境设置下对于各分组方式的选择人数比例几乎完全相同。故在此次调查中,该部分同学显示出了最为明显的基于自身偏好和认知而非基于任务需求进行分组方式选择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卢芸.课堂讨论教学法的实践与认识[J].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6):53-56.
[2]Johnson D.W., Johnson, R. T. & Holubec E.J. Circles of Leaning : 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4th ed) [M]. Edina, MN : Interaction Book Company,1993:35-42.
[3]吴小英,科学、文化与性别——女性主义的诊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6-16.
[4]乔治·M·雅克布,麦克·A·保罗,罗万英.合作学习的教师指南[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21-39.
To Prepare for the DiscussionBased Learning: on the Choice of Grouping Method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LONG Chen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 office,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iYang ,GuiZhou,550001,China
)
Abstract: Discussion teaching is a group learning method for promoting students coopera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best learning effect. How to promote cooperative learning among students needs continuous exploration, and how to group it is one of the contents worth studying.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o explore how gender, grades and grades influenced the choice of grouping in four different task context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Male students are more likely to consider their own grouping preferences; Female students are more consider the needs of the task. The top 10% of the students have the least significant preference for grouping, academic record located on the moderate or above are also more likely to consider their own grouping preferences more than the needs of the task. With the increase of grade, the preference of students for grouping is more and more obvious. Senior students show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group selection based on their own preference and cognition rather than task demands.
Key words: DiscussionBased Learning; grouping mode; influence factor
(責任编辑:申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