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什么抑郁症“好了”却自杀了?
2017-05-30祝卓宏
祝卓宏
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人类第二大疾病。抑郁症的平均发病年龄在30岁左右,企业高管、医生、公务员、媒体从业者等是抑郁症高发人群,其中女性居多。抑郁症被喻为“心灵感冒”,但人们往往会对其漠视或误解,以致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造成难以挽回的结果。
A前天听朋友讲了一个令人非常难过的故事,他的一个朋友是某单位人事部门的领导,自己也是心理学专业出身,由于工作繁忙,长期加班,无时间陪伴自己的女儿,忽视了女儿的心理健康,结果女儿在初三时,由于中考压力罹患抑郁症。女儿患病后,他们夫妻俩才日日陪伴女儿。用药后,女儿睡眠改善,情绪稳定,他们都以为女儿痊愈了,放松了警惕。有一天晚上,晚饭后,女兒说要到卧室看书,结果竟然从窗户跳下。直到楼下人大喊,他们才发现找不到女儿了,才意识到可怕的灾难。从此以后,夫妻两人每天以泪洗面。后来,两个人怎么也走不出女儿自杀的阴影,两年后终于离异,以此回避女儿去世的事实。
B不管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听了这个故事以后,我非常感叹。这让我回忆起23年前在新疆某医院精神科工作时遇到的一例自杀案例。那是一位武警女干部,其音容笑貌,我至今无法忘记,她个子清瘦,齐耳短发,圆脸,有浅浅的酒窝。虽然不是我主管的患者,但是,因为当时与其年龄相仿,我对其尤其关注。在她病情已经稳定、符合出院指标的时候,安排她出院。但是,就在出院前一天晚上,她用护士还给她的小镜子在被窝里割腕自杀了。第二天早晨上班,大家才知道这一悲剧。
这两起个案给我的最大启发就是,抑郁症自杀风险不会因为情绪稳定就消除了。有几种进口的抗抑郁药物使用说明中写着会增加自杀风险的提醒,这也导致很多医生和患者家属不能理解也不敢使用。为什么她们在抑郁症看似痊愈了的时候却自杀了呢?这背后与抑郁症本身的原因及目前的治疗方案有关。
抑郁症不仅是大脑神经递质(如五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功能失衡的情感障碍;也不仅是纯粹的思想意识狭隘或认知歪曲(如非黑即白、以偏概全、过分夸大或缩小、过度引申等),因为这些歪曲认知几乎人人都会有;更不是纯粹人际关系的问题(如社会应激、人際创伤、生活压力),而是生物—心理—社会多重因素所致的情感障碍。过往陈旧的医疗模式往往会忽视心理因素和人际因素,特别是在患者情绪稳定后,忽视了心理反应模式的变化。
“抑郁症是心理的感冒”这一隐喻虽然可以减少患者的患病羞耻感,但是却大大误导了人们对抑郁症的真正理解,很容易让人们认为吃点药就好了,休息一下就好了。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是情绪低落、没有愉快感、动力不足。为何会这样?抑郁情绪背后往往是歪曲的认知,同时有行为的减少及躯体不适,情绪—认知—行为—生理四种症状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患者如同被蛛网捕捉的小飞蛾,越挣扎束缚得越紧,形成恶性循环;或者像是掉入泥沼之中,越挣扎越陷越深。为何药物有效呢?药物可以打断恶性循环中的生理环节,但是,这一环节并不是最关键的环节,关键的环节是认知—情感—行为三者之间的互动融合。认知行为治疗有效,是因为可以改变歪曲的认知模式,人际治疗有效是因为可以改变情绪反应模式,行为激活治疗有效是因为可以改变行为反应模式。但是,这些改变,常常会在一定时候死灰复燃,因为缺少自我监控。如何自我监控呢?就是增加对内心歪曲认知的觉察、对情绪反应模式的觉察、对行为反应模式的觉察,不再是按照自动反应模式来反应,而是按照自己愿望和梦想来选择行动。
如何增强自我觉察呢?目前最好的训练就是正念(mindfulness)训练。当我们能够觉察自己内心世界的自动化反应模式的时候,就可以不再按照自动反应模式来作出反应了。如,你现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在此暂停一下—觉察一下—自己头脑里有何想法?此刻的情绪状态如何?身体有何反应?有何冲动?《论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大学》中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心经》中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金刚经》中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道德经》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等诸多经典名句都是在描述自我觉察内在世界的状态。这些都是正念,即“专注于当下,不作评价”。
“其实,就像一个科学家一般,用我们每个人都有的觉察力,客观观察内心世界的变化。通过这样的训练就会发现,想法和念头在变化,情绪在变化,生理反应在变化,记忆行为在变化,一切都在变化中。根据环境要求和内心价值追求,选择自己的适当行为,这就是抑郁症和各类心理问题的解决之道,这样才能提升大脑和意识的功能,不仅仅靠药物治疗,还要靠智慧的“心药”来治疗。当然,这样的训练是一个过程,需要慢慢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