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2017-05-30李汉荣

阅读(高年级) 2017年6期
关键词:河湾通向柳条

李汉荣

初夏的一个早晨,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有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他们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着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地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了水中,又因为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了那只蝴蝶。然而,它却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根小小的“生命线”。见状,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那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地又说又笑起来。

我以为事情到此就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翼翼地把蝴蝶放在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的营养。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仿佛担心贪嘴的鸟会啄伤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间,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夏天刚刚到来的时候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河湾,组合成真正充滿温情和诗意的意象。我突然意识到,只有孩子们的思路才能真正通向自然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面子、尊严,而对其他生命或生灵的生存处境甚至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自然事物的爱,是真正出于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他们在爱中获得了满足。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 、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猜你喜欢

河湾通向柳条
柳芽
打通通向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河湾春夕
通向王宫的路
大地彩画 古朴村庄 宜良县河湾村
乡村生活 通向远方
项链
拔河
黑暗月光下的非洲丛林——《大河湾》的后殖民生态解读
通向永恒的自然(创作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