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支付带动消费金融

2017-05-30孙睿

国企管理 2017年6期
关键词:消费金融数字

孙睿

4月19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联合国资本发展基金发布《中国社交网络、电子商务平台和数字支付生态系统的发展——及其对其他国家的影响》报告指出,中国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主的第三方数字支付业务受到青睐,2016年相关支付平台的网银交易接近3万亿美元,比4年前扩张了20倍。数字支付在提供数字金融服务的同时,带动了消费金融、特别是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爆发式增长。

4月25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的“消费金融:发展与创新研讨会”传出信息,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面临良好历史机遇,可以更好满足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的业务,数字支付、数字金融更为互联网消费金融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市场规模大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创新报告》数据显示,扣除房屋贷款后,消费金融占我国年GDP的比重仅为8.4%。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当前消费金融的市场规模偏小,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当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估算接近6万亿元,如果按照20%的增速预测,到2020年我国消费信贷的规模可超过12万亿元。随着消费金融市场的竞争,各机构的发展模式将出现分化,金控化和平台化将成为两个主流发展方向。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认为,消费金融之所以备受关注,源于居民消费能力在逐渐提高,消費对GDP的贡献,在2016年首次超过了投资,现在是稳定地超过投资,去年消费对GDP的贡献是66.4%,三分天下有其二,目前来看,这个比重还会有所提高。一方面消费的增长和消费金融的蓬勃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另一方面,金融要更好为实体经济活动服务,这才是正道。

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书春表示,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与创新顺应了这个时代的发展,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历史机遇。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纪敏分析,消费金融和实体经济实现了非常紧密的结合,消费金融的成本和效率优势,以及技术优势体现得非常充分,从金融创新的角度看,消费金融将是互联网金融当中的一个典范。

风控是核心

对于消费金融而言,数据和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风险控制和获客效率,过去的20年,我国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模式更倾向于做企业金融,为大企业投放贷款。

而在3年前,消费金融逐渐火爆,不仅是因为政策红利,更是因为科技创新、数字技术、设备更新带来的改变,具体来说就是网银、支付宝、微信等数字支付方式,让消费金融越发互联网化。而在消费金融领域,技术驱动将贯穿从资产获取到资金对接,乃至用户体验的全过程。

在数据驱动下的风险定价成为消费金融企业的核心能力。事实上,普惠金融实践的背后,归根结底是对风险的把控能力。相比于传统消费金融风控模式,互联网金融消费风控系统以大数据风控为基础,融入“数据+风控模型+算法”的理念,真正有效地将风控系统量化衡量。基于大数据风控,可将传统消费金融前端销售依靠大量的人工推荐、后台依赖人工作业的重人力模式,升级为依赖系统和数据自动决策的在线实时自动信贷工厂模式。

相比用抵押物、收入流水证明等粗放式的传统风控方式,通过基于大数据线上信贷审批系统将进一步提高信贷业务审批效率,充分体现信贷业务电子审批高效性。信贷调查、分析评价、审批决策和放款审查人员均通过系统调阅信贷业务影像资料和电子信息,纸质审批资料不再做审批环节中流转,最终实现信贷业务的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各方面提高风控系统的有效性。

从整个行业和国内市场来看,普惠金融不光局限于互联网金融机构,传统金融机构也是金融科技的深度参与者。实践也证明,包括数字支付等新技术的运用,能够帮助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升服务效率,推动金融服务的普惠,尤其是让消费金融变得规模化。

监管待加强

互联网消费金融目前还存在诸多弊病。由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门槛偏低,导致涉足这一新领域的机构众多。目前主要参与者有四类,一是传统商业银行,从传统存量上还占据绝对的主导,尤其是信用卡;二是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银行系、电商系和纯互联网系的消费金融公司,其业务发展模式出现了比较大的分化;三是互联网机构,阿里、京东、苏宁都是以互联网电商平台来做消费金融的;四是在细分市场上的公司,比如分期平台。

互联网消费金融体量迅猛增长的同时,逐渐暴露出其自身存在的一些弊病。比如由于借贷信息的不匹配导致的过度借贷,由于信用申报和审核机制的不完备导致的重复授信,由于贷款方过度追求收益导致的不合理过高息费,由于信息系统存在的漏洞导致的个人信息保护不利等诸多问题,都可能成为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方面的不稳定因素。

对此,首先要完善监管,加强自律。针对过度借贷、非法催收、过高吸费,还有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加快出台相关制度和规则。加快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信息披露标准制定,相关行为准则和规范标准能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也应通过宣传教育引导金融消费者理性借贷、合理消费。互联网金融行业应加强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消费金融场景的复杂化,分期贷款服务的小额分散,对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金融科技已成为新兴互联网平台与传统金融机构差异化竞争的关键。消费金融以技术驱动的特征将愈发明显,对大数据、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智能设备等等新技术的应用将越来越普遍。

行业归本质

消费金融终究还是要回归到普惠的本质,它不是简单的放贷,更不是把高利贷线上化,没有好的风险控制和定价机制,没有惠及民生,就不能算作是消费金融。

在苏宁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看来,合作与开放是消费金融未来发展的主趋势和主基调。要让Fintech(金融科技)和传统金融机构建立密切的关系,通过数据和技术帮助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互联网+”,把互联网当作技术去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据了解,具有国企投资背景的点牛金融正在全力打造一个“以科技安全为驱动”的综合性金融信息服务集团,通过多维度的规划板块、丰富的业务模式,专注于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的全方位、多元化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

有报道,中国2015年有2亿多用户将银行卡与微信支付绑定在一起,这归功于新年期间人们都在用微信发红包,目前这一数字估计已超过3亿或者更高。

相对于现金或其他选择的金融消费,数字支付速度更快、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数字支付可以通过电子方式进行追踪,从而带来更好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中国的社交网络与电商平台和支付平台之间的重叠、融合所带来的新的经济机会,预计到2025年将使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至少2360亿美元。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一份报告估计,到2025年,在所有发展中经济体,对数字金融的利用将给GDP带来3.7万亿美元的增量,相对于基本预期增长6%,并将创造950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

猜你喜欢

消费金融数字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40年消费流变
答数字
数字看G20
新消费ABC
P2P金融解读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