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画同源与书画分流论

2017-05-30彭德

公关世界 2017年6期
关键词:笔法同源文人

彭德

书画同源中的书与画,书指书法,即书写汉字的艺术;画指绘画,特指用毛笔蘸墨画出的水墨画。两者之间的关系,先后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词组,如书画、书画家、书画舫、书画一源,等等。在文人的眼中,书法的地位始终高于绘画。自古以来,书画这两个字的先后顺序,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从来没有被颠倒。这使得书法始终占据着支配绘画的地位。

书画同源论,说的是书与画的渊源相同,注重的是书与画相同的一面。为强调两者的不同之处,或对同源提出质疑,从唐代以来,书画界间或加以提醒和申述,用以强化各自的特征。唐代张彦远一方面认为书画的渊源相同,一方面又认为书画发展的线索不同,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清代学者朱履贞认为书画混一的证据只是象形文字,到了隶、楷、行、草等书体,书法就脱离了绘画;而画家笔下的着色的花鸟、草虫、山水、人物,同书法完全是两回事。于是,“画”字就分为两种读音,来表示不同的含义。书法笔画的画,读入声;绘画的画,读去声,以免混淆。20世纪汉语普通话的四声非常误人,因为它取消了入声。对此,今天的学者引用古代的文献,就要十分小心。不要以为书和画两个字靠在一起,都是书法与绘画的联称。书画的联称,造成了一种狭隘的认识,认为画画离不开书法的笔墨。其实这个问题在唐宋之际就已经解决,而当今的画坛还在就此争论,居然被视为2001年中国美术界的一件大事,就很离谱。

唐宋时期,即便在文人内部,也有种种淡化笔墨的做法。比如张璪画画,用手抹绢;米芾画画,抛弃毛墨。米氏父子把墨点当作造型语言,这使他们成为水墨语言符号化的开山之祖。鲁迅曾经武断地声称,米点山水毫无用处。他的判断很成问题。米点山水,连复古派董其昌和四王等人也很推崇。鲁迅如果因为反对四王而否定米芾,就是因人废言;如果的确看不到米点的价值而加抨击,就充当了水墨画书法式用笔的卫士。

书画同源的观念盛行于唐宋之际,正值中国文人画兴起之时。文人的目标大抵在于当官,当官通常要经过科举考试,书法正是考试的内容之一,因而文人无不擅长书法。作为业余性质的文人画家,为了有别于工匠画家,或者说为了避免同工匠画家比绘画技巧,于是在众口一词地贬低工匠画的同时,将文人擅长的书法式笔墨放在画事的首位。文人画画,重笔法而轻形象,重墨色而轻颜色,强调写而不强调画,号称“墨戏”。画史又始终是文人笔下的历史,自我表彰,相互标榜,在一千多年间形成声势和传统,进而形成中国绘画的重要特色。

是不是说传统的笔墨就没有作用呢?不是。书画同源的立论对于中国画家具有无形的约束力。一位画家如果不知道书法与绘画之间的裙带关系,或者书法功夫拙劣,在画坛很难有立足之地。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近现代。画家黄宾虹小时候很喜欢绘画和书法。有一次他请一位书法家讲授书法的要点,书法家让他先写个字看看,黄宾虹写了一个“大”字。书法家翻看纸背,指出他的笔画都浮在纸上,只是起笔和落笔处的墨水透过了纸背,相当于只写了五个点。书坛把这一现象叫做“系马桩”,像一条绳子系两根木桩,形成两头实而中间虚,是笔法的大忌。从此黄宾虹发愤苦练,注意握笔、使笔,起笔、收笔的方法,笔墨功夫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后来他作画,笔在纸上运行有声,成为画坛以笔墨功夫见长并受到普遍赞誉的大家。

中国绘画与中国书法有着四千年以上的亲缘关系。书画同源的立论,始于河图、洛书的传说。两千多年前的文献记载指出,黄河有龙马背负图象,洛水有神龟背负符号,被圣人发现,成为八卦卦象的母本。这种神话传说并非子虚乌有的杜撰,据今人考证,文献中所说的圣人发现的河图洛书,其实是两种出土文物。最早发现这类文物而加以演绎的圣人,是生于天水、葬于淮阳的伏羲。据汉代文献记载,伏羲活动在公元前2789年前后。伏羲的羲与美术的美、善良的善,仁义的义字的繁写,都有一个共同的字根:羊。这对于研究美术的人,特别重要。伏羲是个牧羊人,也就是远古见多识广的先进群体中的代表。其族源可以断言他不是汉人。各地的汉人,由于方言不同,把他的名字翻译成宓戏、包犧、庖犧。就像今天中国大陆把荷兰籍画家翻译成梵高,而台湾的汉人却翻译成梵谷一样。

唐代以前,有学者认为图与符承载着三类相关联的对象:图理、图识、图形。图理指易卦的卦象,图识指汉字,图形即绘画。其中,卦象是抽象的象征性符号,早期汉字是线描的图画式符号,绘画则是线描的图形。

相传汉字创始人仓颉是黄帝的大臣,活动在公元前26世纪。当时的书画,混为一体:书写的文字就是畫,画出的图形就是文字。仓颉鉴于卦象过于简略,难以传达圣人的意图,于是创制文字以便表意;难以显示特定卦象的具体形态,于是让图画与书法分离。不过,直到公元前11世纪前后的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图画式的文字仍然占有较大的比例,它们是书画同源论的事实依据。在文字学中,象形被称为文,会意被称为字。甲骨文中的“文”,象一个胸部刻画纹样的人。它的本义,就是绘画的同义语。

周朝的文字、文字学以及与之相应的书写方法,统称书。书又指六书,即造字和用字的六种方法。六书中的造字法,如象形和会意的篆字都带有图画的成份。比如,甲骨文中的象形字日、月、山、水、火、木、井、田、牛、羊、鸟、册、车、宫等接近绘画。其中,日字为圆圈;月字象弯月;山字象起伏的山峰;水字象流水;火字象火焰;木字象有根有梢的树;井字象有栏杆的井口;田字象分割成方块的土地;牛字象牛头的正面形状;羊字象绵羊的头部;鸟字象飞禽;册字象编排成组的竹简;车字象车的结构;宫字象宫室的立面图。会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合成后表示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如甲骨文中的明、采、集、族等。其中,明字从日从月,表示光明;采字从爪从木,表示在树梢摘果子;集字从鸟从木,表示会合;族字从旗从箭,表示以家族或氏族为单位的战斗集体。

山东日照陵阳河出土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陶刻符号,其中有一组符号被解释为日、月、山。山字刻画为五峰相连,同甲骨文中的山字相近。据考证,遗址东面有一座五峰相连的山,每当春秋两季,日月从中峰上方升起。由此可知这组符号具有书画混一的特征。大汶口文化晚期在公元前2800-前2500年之间,大体相当于炎帝与黄帝两大部族先后统治中原的时期。

书画同源论含有三层意思:一是书画都源于易学;二是两者都是造型艺术,基本原理和法则相同;三是两者的工具相同,都以毛笔为本,进而形成相同的用笔方法和风格。从语源学的角度看,甲骨文和金文中的书字与画字,都有一个共同的字根:聿。聿是一个会意字,表示手执毛笔。直到宋代,学者赵希鹄仍然认为书与画是一回事,声称“善书必能善画,善画必能善书。”元代画家赵孟頫进而将书法与画法相互比照,认为画石的笔法如同书法中的飞白,画树的笔法如同籀书,画竹的笔法与楷书中的永字八法相通。明代文人王世贞在描述画竹时指出,竹竿象篆书,竹枝象草书,竹叶象楷书,竹节象隶书。他还指出,郭熙画的树,文同画竹,温日观画葡萄,用笔的方法都来自草书的笔法。清代画家郑板桥将画兰竹的笔法等同于草隶,认为宋代黄庭坚写字如同画竹,苏东坡画竹如同写字。清代画家周星莲认为书与画的相同之处在于写,进而提出书中有画,画中有书。

猜你喜欢

笔法同源文人
两岸年味连根同源
以同源词看《诗经》的训释三则
文人与酒
“铤”有“直”义的词源学解释——兼说/直/义的同源词族
文人吃蛙
几多笔法写思情
笔法与临摹
俱天成,极奇妙!——闲聊画面石的独特笔法
宋代文人爱睡觉
文人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