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榆树庄村的美丽变身

2017-05-30

北京支部生活 2017年6期
关键词:村党委庄村榆树

丰台区花乡榆树庄村,是当地有名的富裕村。村里的榆构集团、西南物流、凯特汽车及驾校等三大产业,让村民尝到了发展带来的甜头。然而,经济发展上去了,但也面临空间和环境资源超负荷运转问题。如何寻求新的发展空間?如何修复过度开发后的环境?在难题面前,村党委带领167名党员,用责任和担当引领了榆树庄村的美丽变迁。

“目前,以生产建筑建材为主的北京榆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榆构”)已经在河北固安落地生根,西南物流中心的仓储基地正向河北涿州转移,凯特驾校也在积极联系承接地。”5月17日,榆树庄村党委书记李毓福向记者介绍:“面对新挑战,村党委不等不靠,通过企业外迁、棚户区改造和土地资源修复等,实现了产业与环境的优化提升,走活了村子可持续发展这盘棋。”

富裕日子里的“揪心问题”

榆树庄村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地区。20多年前,全村2300多口人,守着3000多亩沙化土地,过着穷日子。李毓福被上级党组织选派到村里当上“掌舵人”后,带领村“两委”班子,盘活村里有限的土地资源,创办了“榆构”、凯特专用汽车厂和凯特驾校、西南物流等支柱产业,村里的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村民过上了富裕日子。

“经济发展上去了,但揪心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李毓福把问题形象地比喻为“四个灾难”:“车多的灾难、外来人口多的灾难、垃圾多的灾难和环境面临污染的灾难。”他坦言,如何破解这“四个灾难”,在一个时期内成了困扰村党委的一块“心病”。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村党委组织“两委”班子原原本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后认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榆树庄村的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大家眼界打开了,破解“四个灾难”必须放在更大的空间内谋划对策。

2010年,榆树庄村领导班子集体做出一个决定:在河北固安买400亩地,把“榆构”从村里搬迁过去。消息传出后,村里炸了锅。有的村民说:人家卖地换钱,你花钱买地,这简直就是猴吃麻花——满拧。你们这官是咋当的?

“不是当官,是担当。”李毓福向村民掏出心窝子话:“现在建材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我们的企业急需进行技术改造。可是,咱村的发展空间已经是超负荷运转了。我考察后发现,‘榆构搬到河北发展更有利于加快技术更新改造的步子,同时还可以压缩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益。现在这个时间点,咱们要横不攀、竖不比,实实在在看自己;左不看、右不看,一心一意抓紧时间往前干。”

李毓福苦口婆心,打动了村“两委”班子和村民,“榆构”搬迁至河北的工作开始有序推进。

两翼齐飞 各美其美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关键是要落到实处。”李毓福高兴地告诉记者,由于村党委抓住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好机遇,村集体经济的转型升级由此驶入了快车道。

在村委会会议室,大学生村官秦健立给记者播放了一部10分钟的宣传片,展示了“榆构”落地固安后“脱胎换骨”的风采:

厂区俨然是一处休闲公园,人工湖边,花儿争奇斗艳;岸坡上,树木成荫;树下,是石桌椅、棋盘、健身器材,石板小路弯弯曲曲伸向远方。

“老厂里露天的生产线和机械设备,都藏哪儿了?”记者问。

一旁的李毓福回答:“由于建厂早,老厂80%以上都是露天生產,噪音和扬尘非常严重。外迁以后,新厂的生产车间面积达到了1.25万平方米,容纳了PC构件、盾构管片两条生产线同时进行封闭式生产!”

看完宣传片,李毓福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新厂的技术更新还有很多。以排水管生产线为例,老厂采用离心管等技术,需要大量用水;新厂采用的是先进的芯模振动制管工艺,使用干性混凝土,最大限度地节约用水,还减少了煤耗。新厂的自动化程度也大幅提高,构件采用机器自动成型,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了。”

李毓福话锋一转,说起了村里正在进行的“腾笼换鸟”:“现在,村党委正在带领村民打造北京唯一一座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

2015年5月,基地先导区建成,并正式对外招商。目前,已经有中华书局等13家龙头文创企业入驻基地,注册资本达3.2亿元。

“谋发展,一定要下好先手棋。”李毓福信心满满:“数字化出版是出版行业的大趋势。我们拥有十几年做出版物流的经验,这方面的产业资源非常丰富。因此,创建数字出版基地,几乎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到2020年,国家数字出版基地预计将入驻企业600家,实现总产值800亿元。”

昔日百亩沙坑 今日古典园林

伴随着环境治理话题的切入,记者来到了游人络绎不绝的榆树庄公园。这座具有隋唐建筑风格的公园是北京新建园林中唯一一座纯古典式风格的园林,并免费对市民开放。村委委员李井会告诉记者:公园总规划面积768亩、水面40多亩,分为湖泊、平原、丘陵和山岳四大景区。内有梅园、曲水园、芙蓉园、文园和烟雨楼等5个园中园以及镜湖、桃源洞和樱花园等36个景点,是京南远近闻名的生态公园。

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是,这里原来曾是30多米深的大沙坑。和记者同行的村党委副书记李霞介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榆树庄村在此开采砂石,慢慢形成了一个占地200多亩、深30多米的砂石坑,一遇刮风天便飞沙走石。如今,砂石坑变身生态园,多亏了村党委书记李毓福有眼光。

“农民最大的依赖是土地,土地最大的依赖是增值,增值最大的依赖是可持续发展。大沙坑的现状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否则,最后吃亏的一定是老百姓。” 2004年初,李毓福在村“两委”会上提议:“修复砂石坑土地资源,建设榆树庄生态公园。”

“咋个修复法?”有人问。

“购买修地铁等工程开槽土进行回填。”李毓福说:“我估算了一下,前期需要投入100多万。”

“那么多钱,还不如分给大家伙儿呢。再说村里资金也紧张,哪能挤出这么多‘闲钱?”

“脚踏实地还首都一片绿地,是我们的责任。”李毓福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为了节省投入,他多次登门向有关专家请教土地修复和生态公园设计方案。

同行的村“两委”办公室主任张波告诉记者:“公园景点借鉴了历史典故和园林蓝本,处处彰显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如‘曲水流觞,借用的是王羲之《兰亭序》的典故;‘ 烟雨观霖,蓝本取自嘉兴南湖“烟雨楼”;‘武陵探幽,采用的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写的意境;‘柳荫鱼跃用的是庄子与惠子关于鱼的对话的典故;‘飞瀑冷月,来源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句。”

“公园内所有亭台楼阁都是以松木结构为主,而且还不雕不绘,呈现出木质本身的色彩和花纹,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讲究?”记者问。

“您可问到点子上了。”村党委副书记李霞接过话茬,讲出了其中缘由。

原来,当初公园建设之初,为了加快进度、节约资金,有人拿出方案说以铁皮代替瓦顶,以水泥充斥木材,以油漆冒充琉璃等。李毓福书记看了当即把方案给否了,批评说:“给村里修建的公园,是我们给后人留下来的祖业,百年大计。所以,公园建设来不得半点粗制滥造!”

在李毓福的坚持下,公园建造采取传统工艺,所用砖、瓦、石灰和木料等也全部使用的是天然材料,展现出十足的古香古韵。

采访中,李毓福告诉记者,从提议建设公园到现在,10余年中,公园在不断增添充实新的内容。他举例说,2016年,村子被列为棚改项目。村子拆迁后,经他提议,村里的枣树、柿子树、核桃树和香椿树等老树被集中移植到村苗木基地进行保护。同时,还把村民家的石磨石碾、喂牲口的石槽和门墩等老物件收集起来,在公园南侧专门辟地集中陈列展示。

“老物件里留存着好几代人的记忆,更体现着村里的民俗文化。”李毓福告诉记者:“这样,才能不留历史遗憾。”

榆树庄村的美丽变迁不仅让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村民拥有了良好的生活环境,还吸引来众多文创产业企业前来投资,加速了集体经济转型升级,让村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如今,村集体每年都拿出3000多万元用于村民医疗、教育和生活补贴,村民们的幸福指数年年攀升,都夸“党的领导好!”

猜你喜欢

村党委庄村榆树
“联村党委”引领联建村抱团振兴
山西忻州兴旺庄村:蔬菜大棚变“聚宝盆”
关注盛会
敢向绝壁要“天路”
——致敬当代愚公毛相林
“联村党委”聚合力
勘探老工人胡老六
老榆树下的等待
榆树盆景的制作与管理探讨
“两乡四村”联动 “一河两岸”同心
—— 水城县“五联五强”打造“开放式”跨省联村党委新模式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温暖送村来
——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赴沈丘县南郭庄村扶贫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