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出来顶上去打胜仗
2017-05-30高维海孙昶
高维海 孙昶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明确提出要调整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有效控制人口规模,增强区域人口均衡分布,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201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2017年2月,習近平总书记时隔3年,再次视察北京时指出,北京城市规划要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问题。他强调,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牛鼻子”,在这个问题上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围绕迁得出去、落得下来,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励引导机制,不断朝着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的明确要求,犹如一座领航灯塔,为首都发展指明了方向。
3年来,在这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按照中央要求和市委部署,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通过思想引领、作用发挥和率先垂范,擦亮了党徽,让党的旗帜在每个阵地上高高飘扬。
“思想换档升级,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势”
2016年2月1日,农历小年。大兴区礼贤镇新机场拆迁指挥部里,张灯结彩。今天,镇党委为拆迁后居住在各处的村民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团拜会。辛家安村村民高云普一边和昔日的老街坊包饺子,一边说:“镇党委真贴心,我们拆迁走了,还没忘记召集我们过一个团圆年。京津冀协同发展真好。我们赶上这趟车了。”
从京郊农村到市区社区,全市上下形成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一盘棋,得益于全市各级党组织广泛深入的思想引领。
调整疏解非首都功能,关键是要处理好“舍”与“得”的关系。为了凝聚和统一全市党员干部思想,市委和各区委通过召开会议、印发文件、强化考核等方式,对党员干部提出明确要求,以有形的“行为”促进无形的“思想”转变。市委十一届五次至十三次全会,反复强调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要意义,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市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见》,对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具体要求。
“公司党委和党员干部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认识上有了新提升,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上有了新认识,认识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企业加快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说:“思想换档升级,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舍得放弃、舍得转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大布局下,把北京现代第四工厂落户沧州,不仅将在推动区域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北京现代应对渠道下沉,在区域市场布下的一枚关键棋子。”
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首钢总公司、北京控股、首农集团、京粮集团等一批市属国企响应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号召,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携队伍、资金、技术、产能优势,跳出不足1.7万平方公里的北京市域,跃入21.6万平方公里的京津冀经济圈, 主动作为,异地创业,宏图再展。
全市各级党组织将思想引领的优势转化成创新发展的优势,激发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以更大的視野、在更大的尺度上谋划和推动首都工作,助力破局“大城市病”。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2016年北京实现了产业调整“三升三降”:未列入禁限的金融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科技服务业同比分别增长12.77%、26.76%、22.53%;从严调控的制造业、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新设市场主体数分别下降72.75%、26.42%、18.36%,北京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据北京市发改委统计,通过关闭众多污染企业,绿化面积增大,新能源得到推广和应用,水资源得到保护和治理等,7成左右的京津冀居民切实感受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环境方面的推动作用。
“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摆在北京面前的重大课题。人口过快增长、大气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和垃圾、污水、违建、小广告、黑摩的等城市治理方面的痼疾顽症,影响了首都城市形象、功能发挥和群众生产生活。破解这些难题,需要各级党组织站出来、顶上去。
“组织领跑占先位、疏解整治进展快。”朝阳区委朝外街道工委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截至今年4月底,街道在雅宝路疏解任务中共完成31180平方米,共计腾退商户435户,调减人口685人;提前完成了2017年‘开墙打洞整治工作任务。”
在雅宝路地区外贸服装市场疏解过程中,为打牢党组织作用发挥基础,朝外街道工委按照有利于统筹协调各方、党组织发挥作用、党员参加活动的原则,把党支部建在了市场上和楼宇中,共成立了非公企业党支部35个、社会组织党支部两个和“六小”门店临时党支部5个。同时,街道机关党支部分包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支部,围绕“疏解整治促提升”主题开展系列宣传活动,主动下到商户中提供司法服务和就业疏解渠道信息,帮助解决合理需求,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党组织用浓浓真情,换来了商户和业主们对市场疏解工作的理解,有力推动了疏解任务的顺利完成。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为打牢党组织作用发挥基础,有的基层党组织主动优化组织设置。东城区委坚持项目党组织与项目同步建立,在全区重点项目建立5个联合党委,参与项目建设有关部门的党员、区委选派的党员组织关系由项目党组织管理,项目属地街道社区的党员实行双重组织管理。西城区委白纸坊街道工委在重点棚户区改造项目指挥部成立了临时党委,临时党委下设3个党支部、20个党小组,临时党委书记由区委书记兼任,形成了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城市更新改造工作合力。
“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朝阳区孙河乡党委书记李欣告诉记者,在温榆河森林湿地公园项目建设和功能疏解中,有的群众在拆迁腾退上,怕补偿政策“前紧后松”,担心“先签吃亏、后签受益”,存在等一等、看一看的观望情绪;有的常常有为啥别人补偿多、自己补偿少,别处补偿多、此处补偿少等疑问。面对群众“怕吃亏”的心理状态,乡党委在党组织和党员中推行了“一线工作法”。
“‘一线工作法的核心是:‘枪声在哪里,哪里便是‘战场;问题在哪里,哪里就是一线;到听到枪响的地方去指挥战斗。” 李欣告诉记者,“‘一线工作法可以概括为:政策措施在一线公开,班子成员在一线指挥,机关干部在一线冲锋,党员模范在一线表率,基层问题在一线解决,党群感情在一线培养。”
乡党委要求每名党员向党组织、群众撰写承诺书,并进行公示,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同时,把纪律挺在前面,試行《党员分类积分管理实施办法》,为党组织和党员划定考核红线,奖勤罚懒。
好机制是发动机。孙河乡2015年,疏解拆除低级次产业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2016年,乡集体兜底兑现租金922万元,清理地上物70万平方米,实现无出租公寓、无非法打工子弟学校、无非法幼儿园的“三无”目标;2017年,截至目前已完成70万平方米非住宅拆除工作。3年3战3捷,全乡36个基层党组织和1100余名党员“主动上前一步” ,犹如一面面鲜艳的旗帜,发挥了“领头雁”作用,让群众看到了榜样力量。
在完成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点工作中,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党组织以务实创新的精神,建载体、搭平台、出精兵,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积极行动起来、活力迸发出来。市委从市直23个部门选派100多名骨干,组成工作组进驻通州参与城市副中心建设。市、区两级选派623名优秀干部到软弱涣散村、低收入村担任第一书记,帮助建强组织、落实任务、促进增收。
“党员冲在前,工作就不难”
在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带动群众投身首都发展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先锋队”“火车头”。
丰台区南苑街道棚户区房屋,由于大多年代久远、有的私房无合法手续,导致邻里和家庭内部之间产权不清晰。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容易产生很多纠纷,就有可能影响棚改工作整体推进。南苑街道工委要求棚改区党员在棚改工作中要做到“四个在现场”:矛盾在棚改现场解决、政策在棚改现场落地、带动群众在棚改现场主动参与、关怀帮扶在棚改现场实现。
组织吹响集结号,党员服务勇争先。党员们自发组成志愿者与搬迁户结对,全程参与每家每户的搬迁,及时解答疑虑、核清争议,帮扶解困。“户户有人盯,家家有人帮”。南苑街道党员“一条龙、全方位”为群众服务到底的举动,确保了棚改拆迁如期完成。居民说:“社区党员个个像‘勤务员一样帮大伙儿。我们成了‘掌柜的,党员成了‘跑腿的。”
党群心手相连,共建美好家园。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注重以党员带动群众,共同支持、服务和参与到疏解非首都功能各项工作中来。东城区委在城市更新改造工作中,构建“一委两团三站四组”机制,以党员干部为主力,带动社会资源发挥各自优势,为居民提供政策宣讲、法律服务、特困帮扶、补偿预算等“贴心”服务,保障腾退项目有效开展。朝阳区平房乡党委开展“同舟共益”党建综合体项目,将“党建工作、社会公益、社区建设、企业发展”有机融合,带动辖区内160多家社会单位、2100余名志愿者参与地区疏解共建,党建引领作用得到彰显。
“大事怎么办,百姓说了算”
疏解非首都功能是一项民心工程,是新时期践行群众路线的重大举措。在涉及群众具体利益的问题上,各级党组织坚持“为亲人工作”的态度,全方位为群众着想,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竭力满足群众的利益诉求。
昌平区回龙觀镇融泽嘉园小区,是为疏解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压力、改善民生、保护古都风貌而建设的保障房。主要满足西城区天桥地区居民搬迁后的定向安置。记者在融泽嘉园发现,小区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皆有匠心亮点。比如在布局上,住宅楼之间相互围合,形似传统四合院的庭院空间;在各单元门口预留国旗插孔;在公共空间放置的拴马桩、石鼓、花窗、棋盘、鱼缸、门楼等老北京居住区传统物件,散发着浓浓传统文化气息。
“在景观设计上能突出老北京文化元素,让搬来的居民有回家的感觉,还得益于镇党委开展的大走访活动。”回龙观镇党委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俗话说,故土难离。安置房怎么建?建成啥样?镇党委在走访中注重倾听搬迁居民意愿,并充分尊重他们的乡情诉求。在积极与开发商和设计单位沟通后,最大程度满足了搬迁居民的需求。住户张阿姨告诉记者,她最为满意的就是充满京味儿的环境。“我搬进融泽嘉园后,和街坊相互串门的时候,真有当年在大杂院儿生活的热乎劲儿。”
坚持发展为了群众,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让群众“用自己人、说自己话、办自己事”,是北京市在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经验。
东城区委交道口街道工委引导群众在疏解整治中“唱主角”,组织“美丽家园对话会”“开放空间讨论会”,多次邀请项目现场指挥部主要负责人、社区党员群众代表、街道干部代表等,就项目实施目的意义、居民外迁方式以及完成居民登记疏散后的地区治理等工作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并发动居民全程参与院落修缮整治与社区治理方案的制定、完善和实施过程,实现了党建引领和居民参与良性互动。
西城区德胜街道将位于新街口外大街甲8号的底商疏解整治后,腾出了386平方米的空间。在问需于民后,街道工委决定为居民设置便民菜站及“养老驿站”。“由谁经营菜站,建什么样的‘养老驿站?”街道工委决定让居民说了算,在街道“联席议事会”定夺。
3月20日,来自新外大街北、新明家园两个社区的40位居民代表、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以及3家菜站供应商代表参加了“联席议事会”。居民代表票决了菜站的服务商,并通过了“养老驿站”的规划设计。
“整治‘开墙打洞,我们要让墙里墙外都顺心。还居民良好的居住环境,提升生活品质,既要治住违规行为,堵住墙上的洞,更要疏通群众的心,让群众感觉到实实在在的温暖。”西城区委广外街道工委书记田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以来,广外街道不仅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在全区名列前茅,而且没有出现一起群众上访。
3年来,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全市9.9万个党的基层组织,积极投入到疏解非首都功能任务中,通过“三亮三比三评”(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群众测评、党员互评、领导点评)活动、百人法律服务团和践行“红墙意识”活动等平台,着力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使基层党组织成为落实任务的“主力军”、党员群众心中的“主心骨”,为引领和推动中心工作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