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不能强求一律

2017-05-30王淦生

心理与健康 2017年8期
关键词:理想杂志人生

王淦生

前些时候回了趟老家,返程的前一天,一个陌生号码打进了我的手机。问之再三才弄明白,原来对方是我刚大学毕业,在老家那所乡办中学供职时,教过的一位学生。他获悉了我回家的消息,又辗转得到了我的号码,说是一定要约我吃顿饭聊表谢意。说实话,听到他自报家门,我却怎么也想不出他长什么模样、我对他有何种恩惠,当然这个“谢”字也就更是不知从何说起。接电话之后的整个下午,我几乎都是在脑海里搜寻有关他的记忆。

第二天一早他驾车过来。打开车门,一位黑黑的、胖胖的年轻人向我微笑走来。打量着他的脸,我一下子想起了这位学生时代被许多老师视为刺头,而与我却比较融洽的弟子。

他很聪明,但不爱学习,或者说不乐于完成老师施加于他的循规蹈矩的“学习”。在校期间,或迟到或早退或旷课,人到了教室里,要不找人聊天,要不就是趴在课桌上睡得昏天黑地。作业从来不做,考试不耻最后,班主任找他谈话时总是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气。一次回家我跟他顺道,就试探着与他交流,问他有什么理想,他又是不在乎地笑笑,答道:“我这样的人还能有什么理想?我对学习不感兴趣,只希望将来学习汽修,并有一辆自己的车。”我说:“这就是理想!但这光靠想不行,你得先考上汽修学校,将来保养维修车辆你必须懂机械懂物理,开车你还要懂地理知识……可目前你这种状况,赶大车还差不多。”

第二天,我给他借了两本同事订的《汽车》杂志,不是为了给他增加专业知识,而是要触触他的软肋,因为那上面的专业文章,他根本就是如读天书。两天后,他将那些杂志原物奉还,且留下两句话:“老师,你说的是对的。不学好知识,根本玩不了汽车。”打那以后,他还就真的有模有样地学习起来,尤其是物理,还学进了班级的上游行列。初中毕业他顺利考进了市汽修技术学校,据他说,汽修技校毕业后,他先开了家汽车修配门市,再后来有了自己的车,又有了自己的车队,20多年后的今天他成了本县汽车客运股份有限公司控股45%的股东。

关于事业上的发展和成就他语焉不详,但我知道,像他这样的人一旦对什么感兴趣,入了门,钻进去,就一定能把事情干好,而他将引导他入门的功劳全部归结于我一人。他说要不是那天放学路上我的一席话,要不是后来那两本杂志的刺激,他可能永远不会有今天,所以他一直想找一个机会约我吃顿饭。

其实我有自知之明,我知道我绝不是点石成金的高手,我也有许多教育失败的教训。那天的那番话也完全是因为机会撞到了枪口上,顺便谈谈而已。但从这件事上,我倒是总结出几条浅薄的经验,说出来与我的同人们交流。

1对待学生(尤其是一些我们所谓的“后进生”)要寻找教育的突破口,寻找教育的契机,寻找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不能总是采用千篇一律的空洞说教或是板着面孔训人,这只能使你的教育对象对你、对你的说教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将他们推向你的对立面。

2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目的、人生坐标,并为此不懈努力。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端便是模糊了学生的学习目的,将考分变为学生的终极目标,这必然使那些學习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学生失去人生的方向,进而对学习持一种消极甚至排斥的态度。而这些该学习时一无所获的孩子,一旦走上社会则往往会成为社会的负担,甚至成为社会上的不稳定因素。

3对你的学生不能强求一律—我以为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马克思说过,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能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可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我们的学校和老师又凭什么要将他们培养成一种模式?“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教育界一句动人的口号,可这“一切”常常变成了“一刀切”—将学生培养成了统一型号的考试机器。教育应该给每个学生一条“生路”,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展。“该干吗干吗”这句俗话用于人才培养非常合适,教育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每个人都应有他与众不同的人生轨迹,最成功的人生便是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而如何帮助学生找到这样一条适合他们自身发展的道路,并促使他们走上这条道路,就需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了。

猜你喜欢

理想杂志人生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2021款理想ONE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杂志介绍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独一无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