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条锈丰产冬小麦新品种中梁32号选育报告

2017-05-30赵尚文岳维云宋建荣南海王娜周喜旺刘鸿燕魏志平

甘肃农业科技 2017年7期
关键词:选育冬小麦新品种

赵尚文 岳维云 宋建荣 南海 王娜 周喜旺 刘鸿燕 魏志平

摘要:冬小麦新品种中梁32号为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新抗12号为母本,中04304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系谱法选育而成。在2013 — 2015年甘肃省陇南片区域试验中,2 a折合平均产量6 944.25 kg/hm2,较对品种照兰天19号增产6.8%。2015 — 2016年度参加省陇南片山区组小麦生产试验,5点(次)折合平均产量5 568.0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9号增产4.0%。中梁32号株高104.6 cm,平均穗长8.4 cm,千粒重42.7 g,容重802.00 g/L,粗蛋白含量135.7 g/kg,沉淀指数35.00 mL,湿面筋含量25.1%。经接种鉴定,该品种苗期对混合菌表现中抗,成株期对条中33号、条中34号、贵22-14、贵农其他及混合菌均表现免疫,适于在天水山区及周边海拔1 800 m以下肥力较高的干旱、半干旱地區和南北二阴区种植。

关键词:抗锈;冬小麦;新品种;中梁32号;选育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17)07-0001-03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17.07.001

Abstract:Zhongliang 32 is a new cultivar of winter wheat bred systematically by crossing with the parental combination of Xinkang 12/Zhong 04304. In 2013—2015, the average yield of Zhongliang 32 is 6 944.25 kg/hm2 and 6.8%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Lantian 19 in winter wheat regional test in Longnan district. In 2015—2016, the average yield of is 5 568.00 kg/hm2 and 4.0%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Lantian 19 in 5 place in mountain winter wheat production test in Longnan district. The plant highth is 104.6 cm, ear length is 8.4 cm, thousand grain weight is 42.7 g, bulk weight is 802.00 g/L, crude protein content is 135.7 g/kg, settlement index is 35.00 mL, Wet gluten content is 25.1%. By inoculation identificati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Zhongliang 32 is middle resistance to mixture race of stripe rust at seeding stage, immune completely to CY 33, CY 34, Gui 22-24 and other mixture race pathogen at the adult stage. It is suitable to grown in the Tianshui mountain area, the arid mountains and the semi arid areas with the higher fertility surrounding areas below the elevation of 1 800 m, and the semi-arid mountain region of the north and south and.

Key words:Anti-stripe rust;Winter wheat;New cultivar;Zhongliang 32;Breeding

冬小麦是天水市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3万hm2以上,垂直分布于海拔1 000~ 2 000 m的川、台、山坡地带。境内山川交错,地形地势复杂,土壤、气候生态差异大。渭河南北1 400~1 900 m的浅山地带,属无灌溉条件的雨养农业区;东南部为西秦岭和陇山山脉,山大沟深,降水量一般为500 mm以上,气候较为冷凉湿润;西北部为黄土高原地貌,土性疏松,植被稀少,沟壑纵横,年降水量450 mm左右,蒸发量大,气候干燥,为干旱半干旱气候,是天水市冬小麦的主产区,该区域小麦的丰歉对全市小麦生产影响重大[1 ]。近十多年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导致年平均气温上升(升高0.5~0.9 ℃),降水量减少(20世纪90年代比50 — 60年代年降水量减少71 mm),而且时空分布不均,年际间变率大,降水主要集中在7、8、9月,占全年降水的50.64%,小麦生育期降水仅占全年降水的49.3%。秋季降水集中,冬春干旱少雨,小麦生长的需水高峰期与雨季严重错位,季节性干旱,特别是春旱和春末初夏旱情常发,使小麦生长严重受阻而减产。本区又是全国条锈病的核心疫源区,条锈病常发易变,流行频率高,危害大[2 ],小麦产量长期低而不稳,起伏波动较大。因此,干旱缺水和锈病是本区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天水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育种中心根据本区生态条件,经多年研究,选育出了适宜天水市半山干旱区种植的抗条锈、丰产冬小麦新品种中梁32号(审定编号:甘审麦20170008)。

1 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

中梁32号原系谱号为05463-2-1-1-1-1,属新抗12号×中04304品种间杂交,系谱法选择而成的山地冬小麦新品种。母本新抗12号20世纪90年代末引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表现抗旱、早熟,株高70~80 cm,农艺性状优良。父本中04304为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品系,穗大粒多,中熟偏晚,红粒硬质,株高112 cm左右,株高偏高,熟性偏晚。两品种(系)农艺性状均优良,优点多,主要缺点能互补。2005年配制组合后,F1即以强优势组合而入选;F2代在山地种植分离丰富,超亲变异多;从F3代开始,经连续5 a的定向选择,至2011年大多已稳定成系。2011 — 2012年度参加旱地品种(系)鉴定试验,该组合整体表现突出;2012 — 2013年度参加旱地品种(系)比较试验;2013 — 2015年连续2 a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冬小麦山区组区域试验;2015 — 2016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和多点示范。2015年8月进行品质分析,完成整个试验程序。

2 产量表现

2.1 品鉴试验

2011 — 2012年度参加在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中梁试验站进行的旱地品种(系)鉴定试验,中梁32号表现出苗全,苗势壮,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对条锈病近免疫,对白粉病、黄矮病免疫,高感叶锈。抗寒性强,植株生长整齐。折合平均产量 6 132.45 kg/hm2,较临近对照品种兰天19号增产19.8%,居40个参试品种(系)第7位。

2.2 品比试验

2012 — 2013年度参加在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中梁试验站进行的山旱地品种(系)比较试验,中梁32号折合平均产量4 627.65 kg/hm2,较对照品系天S98530號(CK1)增产6.68%,较对照品种兰天19号(CK2)增产12.31%,居11个参试品种(系)的第6位。

2.3 陇南片冬小麦山区组区域试验

2013 — 2015年连续2 a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冬小麦山区组区域试验,中梁32号折合平均产量 6 944.25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9号增产6.80%,居11个参试品种(系)的第3位。其中2013 — 2014年度中梁32号折合平均产量6 643.5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9号增产4.70%,其中增产4点(次),减产1点(次),居11个参试品种(系)的第3位;2014 — 2015年度折合平均产量7 245.0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9号增产8.80%,5点(次)全部增产,居11个参试品种(系)第3位。

2.4 生产试验及各点示范

2015 — 2016年度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山区组小麦生产试验及多点示范,中梁32号折合平均产量5 568.0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9号增产4.00%。其中增产4点(次),平产1点(次)。

3 主要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普通型小麦,冬性。幼苗半匍匐,穗为纺锤形,白壳,无芒。株高104.6 cm,茎秆坚韧,弹性好,中抗倒伏。分蘖力强,成穗数较多,群体性状好。灌浆速度快,正常生育期255 d,比对照品种兰天19号早熟1 d左右。平均穗长8.4 cm,结实小穗18.0个,穗粒数41.2粒左右。千粒重42.7 g。籽粒椭圆形,红色,硬质,籽粒饱满腹沟浅,均匀度好。田间生长整齐,落黄好。

4 抗逆性

4.1 抗病性

经2016年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兰州温室进行苗期混合菌和甘谷试验站成株期分小种鉴定,中梁32号苗期对混合菌表现中抗;成株期对条中33号、条中34号、贵22-14、贵农其他及混合菌均表现免疫。在2011 — 2012年的品种(系)鉴定试验中,中梁32号对条锈病表现免疫;在2012 — 2013年的品种(系)比较试验中,中梁32号对条锈病表现免疫;在2013 — 2015年甘肃省陇南片区域试验中,中梁32号对条锈病表现7点(次)免疫,2点(次)高抗,1点(次)中感。从多年试验示范来看,该品种对白粉表现高抗,具有多抗性。

4.2 抗寒性

2013 — 2015年在海拔2 100 m左右的武山县龙台乡山羊坪村和张川县平安乡新庄村进行高山异地抗寒性鉴定,越冬率分别为73.2%和96.4%,对照兰天19号分别为86.7%和100%。该品种有较强的抗冻抗寒能力,在天水、陇南1 800 m以下的山地能够安全越冬。

5 品质

根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中心2015年12月检测,中梁32号籽粒粗蛋白含量135.7 g/kg(干基),湿面筋含量25.1%,赖氨酸含量3.5 g/kg。沉淀指数35.00 mL(均为14%水分基),容重802.00 g/L,为中筋小麦,可作为面条、馒头粉。

6 适种区域

适应范围较广,可在天水地区及周边海拔 1 800 m以下肥力较高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南北二阴区种植。

7 栽培技术要点

重施底肥,氮、磷配合。一般施农家肥30 000 kg/hm2以上、普通过磷酸钙450~600 kg/hm2、尿素150~225 kg/hm2。干旱山区因追肥效果不佳,底肥应一次性施足,二阴山区在起身拔节期视苗情追施尿素150~180 kg/hm2。适期播种,高山二阴区在9月中旬播种、浅山区9月下旬播种为宜。该品种分蘖力中等,主要靠主茎成穗,播量一般为187.5~225.0 kg/hm2,保苗375万kg/hm2左右。抽穗后应及时防蚜,并喷施适量磷酸二氢钾增加粒重[3 - 5 ]。

参考文献:

[1] 张二喜,张耀辉,宋建荣,等. 天水市山旱地优质小麦栽培技术要点[J]. 甘肃农业科技,2015(6):7-8.

[2] 陈完权,康震生,马占鸿,等. 中国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理论与实践[J]. 中国农业科学,2013(20):4254-4262.

[3] 周 刚,卢清林,白玉龙,等. 抗锈丰产冬小麦新品种兰天33号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16(3):1-2.

[4] 李金昌,王 伟,汪石俊,等. 冬小麦新品种天选51号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14(11):3-4.

[5] 田 斌. 庄浪县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密度试验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2011(10):7-8.

(本文责编:陈 伟)

猜你喜欢

选育冬小麦新品种
青菜新品种介绍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甘肃冬小麦田
吉林省黄秋葵新品种选育
冬小麦和春小麦
冬小麦——新冬18号
冬小麦—新冬41号
新品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