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必须走心
2017-05-30范希望
范希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关乎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大事,扶贫开发已经成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底线目标。2015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正式提出了“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的扶贫攻坚方略,“教育扶贫脱贫一批”就是他所强调的“五个一批”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而且是最为走心的一个方面。
教育扶贫必须不忘初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闹革命、搞建设和进行改革开放的初心,就是为了人人都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然而,根据2014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监测公报数,我国还有7017万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这个人口数量超过法国、英国,紧追德国,几乎相当于整个朝鲜半岛的人口总和。解决好这些群众的吃、住、看病、上学等基本生活,理应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用习总书记的话说就是:“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一定要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教育扶贫必须富有爱心。教育是献给生命的最好礼物。人的生命有其自身的结构,它分为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宇宙生命。自然生命追求健康,社会生命追求和谐,宇宙生命追求崇高;这三种生命的发育生长,都需要由外而内的呵护和培养。教育扶贫的物质方面主要作用于人的自然生命,而精神方面则作用于人的社会生命和宇宙生命,这后一方面的作用和价值又直接造就人的灵魂与本质,必须充满爱心地去进行。对待教育扶贫对象必须真心尊重和细心爱护,没有爱心的教育扶贫一定是不会成功的。
教育扶贫必须焕发本心。扶贫分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两种,教育扶贫兼而有之。教育精准帮扶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国家教育经费与其他助学费用等,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对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精神方面的帮扶主要是指意志品格与能力智慧方面的激发和培育,即扶贫对象本心的生长。治贫必治愚,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既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更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我国目前的扶贫尚处在从“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的转型过渡阶段,焕发本心的教育扶贫仍任重而道远。
教育扶贫必须充满信心。脱贫攻坚全国一盘棋,教育扶贫只是其中一環。目前,中央已经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中西部22个省市区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已向中央签署了脱贫攻坚责任书。国家层面的扶贫大数据业已全面掌握7000余万贫困人口的基本信息、致贫原因及帮扶方案,全国12.8万个贫困村已派驻了驻村工作队和选派了第一书记,一个自上而下围绕贫困农户建立的强有力的工作体系正在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扶贫已经成为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扶贫工作者及爱心人士辛劳奔波,他们不是正在扶贫就是正在前往扶贫的路上。万夫一力,天下无敌。我们坚信,只要大家众志成城,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我们就一定能够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