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跟别人不一样”
2017-05-30袁阿谭
袁阿谭
女孩走进咨询室,第一句话告诉我,因为最近在家里情绪不稳定,容易因为一点儿小事而暴躁,因此爸妈建议她前来咨询。她谈到,自己知道努力很重要,也很想努力,但有时候却做不到,并因此而懊恼。
女孩在一个不错的初中念初三,以往一直是年级前50名。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后,名次掉到了年级100名左右。按照学校的升学率,年级前200名升入当地的重点高中是没有问题的,但妈妈给定下的目标是重点高中的强化班或市里最好的高中,也就是要在年级前30名。因此,女孩时常会担心下次考试是不是还会下降,又或者中考的时候是否会发挥失常,因为班主任常常叮嘱她们如若掉以轻心,成绩大落甚至考不到高中也是有可能的。
听起来,女孩遇到了不小的学习压力,因而产生了焦虑的情绪,然而,经过我进一步的询问,女孩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方面并没有进行更多的讨论。在描述了自己“想努力,但是做不到”的情况下,她更多的谈论“自己想跟别人不一样”—“我想要跟别人不一样却又常常落入迎合他人的平庸”,“我想努力成为自己想象的那种人,但却又不知道真正想成为的是什么样的人”,“成不了自己喜欢的那种人,因而有很多情绪发泄不出来,所以会因一些很小的事发泄在父母身上”。
這是一种怎样的内心矛盾呢?这些矛盾后面又隐藏着哪些原因呢?我继续听她说下去……她主动聊到成长经历:幼儿园时,她是一个非常调皮的、经常跟老师作对而被关小黑屋的小孩;到了小学,她变得内向并经常被同学欺负,而小学的后半段,她的学习成绩突然好起来,也开始跟女孩儿们打成一片;初中之后,则变成了一个比较逗的、容易迎合同学的样子,并且不怎么跟女孩玩。而对于现在自己,她实际上是不喜欢、不接纳,或者说充满了青春期的矛盾心态。例如,在别人说话伤害到自己的时候,更多时候她就一笑了之或忍在心里,但实际上她希望可以有气场地和别人争论并不再受伤害;她渴望跟别人不一样,因而在班上跟男孩玩的比较多、言行更男性化,而她又认为自己应该女孩化一点,比如要学会细心、体贴;她有自己的影视和文学爱好,却又常常为与同学找到共同话题而喜欢她们谈论的明星和影视;她希望自己在学习上是能够享受孤独的、自信的、努力的,但是却会把时间浪费在看电视或迎合同学上。
在感受到安全、信任和接纳的氛围基础上,她主动说到自己困扰产生的可能原因:自己希望能和别人不一样,是因为自己比较好强,而这种好强很可能是受自己的母亲的影响。虽然妈妈表面上会说对自己要求不高,但是她能够感受到妈妈对自己的期望。尤其是自从妈妈被同学家长的炫耀“刺激”到之后,就一直希望自己要比这位同学考得更好。说完后,她舒了一口气……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分析看出,女孩焦虑和担忧的情绪背后,其实隐藏的是一个初三学生面对中考的学习压力。而这份过高水平的压力背后,隐藏的是父母对自己的高期待和高要求,尤其是在与他人竞争比较时,希望以孩子成绩作为自己“面子和自尊心”的攀比心理。也就是,父母对自己的期许(并内化为自我要求)与现实中她实际现状之间的差距所引发的心理不稳定状态和内心冲突。在这一原因的基础上,引发了女孩成为自我主导的需要以及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需要。所以她才会多次提出,非常希望弄清楚自己究竟想要成为什么样子的人。
每个人都可能会思考的甚至伴随着你一生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但凡有这样思考的人,我们都可以认为他是处于成长中的人,而无论其年龄多大。这种思考,在青少年时期常常表现为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青少年时期应当完成的“自我同一性”任务,也就是如何将别人眼中期待的我和自己要求的我整合为一个具体、稳定人格的自我,是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指导个人未来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埃里克森);在成年之后也许会表现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自我实现”的问题,也就是对于我而言,究竟做些什么事情、达成什么目标,才能真正证明我的生命存在的意义。
在女孩反复的提到“我想要成为和别人不一样的人”这句话中,我们可以读到,她内心的所谓的“不一样”,其实是要比其他人更优秀,而只有达到了这种“不一样”,她才会觉得自己是被欣赏的、被爱的。
从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来看,这种观点其实是一种“非理性的信念”,其背后隐藏的深层次核心信念是:我不值得被爱,因为我没有做到父母的要求,所以得不到父母的爱与认可。
因此,在坦诚、开放的咨访关系基础上,我首先用“一般化技术”帮助女孩降低自己的焦虑情绪。在面临升学考试这样一个关键时刻都会产生一定压力,进而有焦虑和担忧的心情,这是很常见的。而根据心理学相关研究,适度、中等的压力水平有利于促进学业的表现,而过高的压力水平不利于学业表现。
其次,根据认知行为疗法的理念,引导女孩树立对自己的合理客观认识,以免把问题“灾难化”。同时,帮助女孩分析在目前的时间基础上,能够备考完成设置目标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自己选择去达成实现这样的可能性,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如何可以开始第一小步的积极转变。如果不是一定要选择完成设置目标的话,又会设置一个什么样的与现在自己学业水平和努力程度相匹配的目标。
在此基础上,引导女孩学会自己做决定,为自己负责,调整自己内心的不合理观念:对于设定的目标,不一定全部都能达成,然而就算如此,你还有哪些选择,可以做些什么,尝试着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诚然,完成“自我同一性”的任务,也就是女孩提出的想要思考清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很难通过几次的咨询解决,而是可能需要漫长的人生经历去进行探索。然而,这样的案例又何尝不引发我们对现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所存在问题的思考呢?刻意地追求单一的成绩评价体系,使得孩子感受不到自己的独特性;过分地宣扬竞争和追求完美,导致孩子形成“如果我不是最好的就得不到父母和老师的喜爱”的内在意识。
所以,我想对所有的孩子说:你不用特意做什么事去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因为你本身就是独特的,跟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都不一样。即使你不是最优秀、最完美的,你仍然是可爱的、值得被人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