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微时代的教育思考
2017-05-30弓密侠
弓密侠
最近网上流传一篇文章叫《中国教师精神:戴着镣铐跳舞》,作者钱理群是北京大学资深教授。钱教授指出:教育转型所遇到的所有问题,所有矛盾,都集中到了第一线的普通教师身上。在当今中国教育的环境下,做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真的很难,他们在困境中求生存,在束缚中寻发展,戴着镣铐跳舞,无论如何也要为孩子开拓一条健康成长之路,并在这一挣扎、奋斗过程中寻求并获得自己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文中指出:教育改革呼唤专业化的教师——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多角度地观察、分析、反省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并作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选择拒绝表面的浮华,而去追求生命最深处的崇高。
目前对于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媒体资源辅助教学,很多教师都在关注、研究。作为一名中学一线物理教师,就WIFI微时代对教育冲击的思考,与各位同仁交流分享。
一、微时代的特征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微时代”,这个时代以微思想为文化背景,以微科技为物质基础,以微媒体为传播平台,以短小精炼为运行特征,表现为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可传播新兴文化形态、经济活动形态、生活形态等共享资源,表现形式有微博、微信、微贷、微电影、微小说、微媒体、微广告、微支付、微管理、微投资……所有这些都是以去中心化、碎片化、零散化、即时化和赛博化为特征。
二、WIFI微时代的文化
我们绝大多数人是先在世俗的世界建立自己的人际交往圈,受技术时代的熏陶,再在网上进一步交往,建构自己的网络空间,如QQ好友、微信好友、微博好友、博客好友等。
伴随着“网游”“搜一搜”“扫一扫”成长的现代学生,对手机、ipad等电子设备操作自如,信息时代的新生事物对他们来说不在话下,而师长们往往表现比较木讷,成为“茫一代”,他们被称为“数字一代”。
在无处不在的WIFI、4G空间里,网络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未来他们会有两个世界:一个世界是我们这个世俗的世界,另一个世界是互联网的世界。他们更加看重的不是世俗的世界,而是虚拟世界有没有他的角色、地位、荣耀和空间。他们在网上不是为了纯粹学习,还要在网上生活,并且经营他的一生。究其原因是因为微时代由微思想、微科技催生,创生和成就了个性、自由、草根、青春的“微文化”。
我们必须接受:“微文化”是一种青春活泼的文化。在这个科技快速更新,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生产和传播方式日新月异的时代,“微文化”已经成为青年亚文化的天堂,青年学生成为“微文化”的天然主体。
在WIFI微时代,人们更乐意接受短小精悍、易于选择、方便共享的“微文化”形式。这种盛行的“微文化”在潜移默化间重新定义了我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微”已经成为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关键词。“慕课”“翻转课堂”“微课”作为这场微革命中的一部分也悄然走进教育教学,它的出现使教育从思想到内容,从传播技术到教学模式等都处于“微变”之中。
三、数字时代教育的变化
数字时代,教师、学生、教学设备、教学目标这四个教学要素与过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技术时代的变化对教育产生的影响无法忽视。目前的电子书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并在悄悄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电子交互白板成为教师新的教学工具。电子教材则带给学生互动、全新的体验,教学载体也正在进行一次革命。有公众号报道:西安市教育局2016年工作要点,其中一项——西安市扩大“电子书包”试点,将大力推进大学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应用,开展课程录播教室和中小学在线课堂应用。这个画面是:美国老师教学生设计桥梁,老师的讲解仅仅占课堂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是让学生通过个人电脑自主学习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与此同时,老师拿着平板电脑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度,必要时予以指导;当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在线向有关专家人士请教。这样的课堂,老师不是唯一的权威;这样的课堂,学生可以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合作、交流和探究交叉进行;这样的课堂,师生之间的交互模式发生了变革。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学习的时间、空间不断延伸,未来的教室里有云计算,有学习分析,有游戏化学习、个性化学习环境,有支持移动学习的内容等。李希贵说:“我们无法回避的WIFI时代带给我们的巨大冲击。它打破了学习的疆界,学习不仅仅发生在教室。我的理解是WIFI不仅打破了学习的疆界,而且会打破生活的疆界、打破人生的疆界。”
如今的在线教育以“互联网+”的方式实现了资源的均衡分配,满足了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盼。无论在哪里,都可以享受全国优秀教师的课程,有些甚至能享受到任选的个性化与名师1对1辅导。在线教育跨越了师生之间的时空距离,使知识获取的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知识传输变得更加快捷、灵活,空间限制的破除使在线教育成为时代的一种大趋势。只是,在线化的系统学习,你习惯吗?碎片化的深度学习,你习惯吗?全球化的自由学习,你习惯吗?生活化的兴趣学习,你习惯吗?建立这些习惯,它们才是微时代真正宝贵的财富!有了APP,学生不再迷信教师,学生不再认为学习必须在学校、在教室、在45分钟内发生,只要他想学习,随机的、各种碎片化的时间都可以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老师,获取最宝贵的资源。随着“互联网+个性化教育”的发展,现代教育以学校為主体的制度已经面临挑战,学生不再是“被统治者”,而是“知识购买者”,传统教师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么必要,甚至学校本身都不再那么重要。
四、“设计教育—教育设计”的变革
WIFI微时代,许多人思考中小学如何重构教育疆界?未来的教育沿怎样的路向前发展?该如何面对网络膨胀?如何进入“数字一代”孩子的空间,开辟教育的新领域?美国的一位网络专家称:“地点已死,空间长大。”空间是一个电子化创造出来的环境,它和地点不一样的是,空间有无限维度,不同对象可以与成千上万种方向相邻,越来越多的活动包括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都能发生在这个地方。这就是技术时代带来的重大冲击,我们没有办法回避,这种冲击打破了教育的疆界——学校的围墙已经坍塌,学校需要重新定义。美国的国防部声称:“网络空间是战争的新领域,对军事活动而言如同陆地、海洋、天空和太空一样,它至关重要。”他们提出要在第五空间作战的理论。战争有了第五空间,教育有没有第二空间呢?既然学校的围墙已经坍塌,教育就迎来了更广阔的空间。乔布斯临终前向比尔·盖茨抱怨:为什么信息技术对于各行各业具有巨大的影响,但对于人类的教育影响微乎其微?为什么呢?是到了从“设计教育”到“教育设计”变革中了吗?目前,在WIFI微时代,我们可以操作、作草根研究的事是用微课开辟教育的新领域。
WIFI微时代对教育,我们在思考,在行动,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