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膳食水足迹区域差异及驱动因素分析
2017-05-30孙才志刘淑彬
孙才志 刘淑彬
摘要:为了量化人口、富裕度和技术等因素对膳食水足迹的影响,以全国城乡居民2000-2015年的膳食水足迹为基础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PLS)对STIRPAT模型进行修正,分析八大区域膳食水足迹的驱动因素,并引入脱钩理论分析了经济发展与膳食水足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2000-2015年期间,全国膳食水足迹呈现平稳增加趋势,华北地区膳食水足迹增加趋势最显著,黄淮海地区膳食水足迹绝对量最大;②人口总数对八大区域膳食水足迹有促进作用,城市化率、GDP、膳食水足迹强度、人均粮食产量、耕地灌溉面积对八大区域膳食水足迹影响的促进与抑制作用并存;③研究期内,经济增长与膳食水足迹之间的关系大多处于弱脱钩状态,说明膳食水足迹有待降低,尚未达到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状态。
关键词:膳食;水足迹;STIRPAT模型;PLS方法;脱钩理论
中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 200 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2015年中国9个省(区)的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 m3的极端缺水临界线,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有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m3,水资源短缺的局面日益严峻。2016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建设节水型社会,实施全民节水行动计划。这些政策是对水资源管理提出的严格要求,然而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仍然呈现日益严重趋势,因此需要寻求更多的解决之道。
Tony Allan在1993年提出的虚拟水理论,为水资源利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Chapagain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足迹的概念,定义水足迹是一个国家、地区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所有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总量。水足迹可从人类产品消费量和消费模式角度衡量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食物是居民日常生活首要的消费品,其消耗的水足迹反映维持一个国家或区域的人口基本食物需求所占用的水资源。膳食水足迹反映人类膳食消费模式与水资源的消耗关系密切。
近年来,人们对膳食水足迹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吴燕等计算得出北京市膳食消费虚拟水约为居民消费实体水的5倍;王新华分析了消费模式的变化对膳食虚拟水消费的影响;尚海洋等比较了甘肃省不同膳食消费模式的虚拟水消耗情况,同时对不同收入群体的膳食虚拟水消费进行了分析比较;张金萍等对郑州市虚拟水消费结构进行了预测分析;秦丽杰等研究了城乡居民膳食水足迹时空分异特征。上述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①就研究区域来说,国内研究多以全国整体为空问尺度,或对别省(市)进行研究,而中国地区间消费结构差异较大,因此膳食水足迹有必要在较大范围内以较小空间尺度进行;②在研究内容上,研究者仅从某一方面定量或定性研究膳食水足迹消耗的影响因素,目前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的定量研究尚处于空白;③只考虑经济水平与膳食水足迹总量的相关性,至于二者的分異程度则没有明确的界定。鉴于此,笔者对以下三方面进行改进:①基于中国八大区域的空间尺度,探寻膳食水足迹区域问的差异及成因;②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方法对STIRPAT模型进行修正,综合考虑人口、富裕度和技术等因素对膳食水足迹的影响,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在自变量存在多重相关性的条件下进行回归建模:③引入脱钩理论进一步揭示中国经济发展与膳食水足迹的协调性。
本文以人类首要消费品——食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足迹理念对2000-2015年中国八大区域的膳食水足迹消耗量进行计算,并使用PLS方法求解膳食水足迹的STIRPAT模型参数,对八大区域的驱动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引入脱钩模型衡量中国经济发展与膳食水足迹的协调发展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