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引发的教育变革
2017-05-29吴爽
吴爽
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碰撞,正在深刻地影响当下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教育走向。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更新,更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面对教育信息化的挑战,山东省青岛第二十八中学抓住机遇、迎合趋势,独创教与学“二平台、八环节”的应用模式,撬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从而在学校发展中产生链式效应。
效应一:改变传统教育观念
教育信息化对传统教育观念的冲击,首先表现为改变对传统学校观、教学观和师生观的认识。互联网促使学校、图书馆与各种信息资源联系在一起,形成巨大的资源库,并在不同角度为众多优秀教师提供多元化的知识素材和教学指导。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在适合的时间、地点,利用网络设施,自由地选择学习资源,按照自己学习方式,形成“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个性化学习,这就使得原本可望而不可及的因材施教,具有成为现实的可能。学校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教师打造智慧课堂提供了上述这样的平台。
效应二: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转变了教师的观念,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学行为的改变。在智慧课堂构建中,学校与东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签订“智慧教育示范校”项目。30余名种子教师接受为期一年的面对面培训和听评课指导。为了使培训更具实效性,学校牢牢把握如下“三注重”原则:一是注重培训的针对性;二是注重培训的多样化;三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上述“三注重”原则的指导下,学校选取对翻转课堂有兴趣的骨干教师,成立“翻转课堂小组”。为了激励教师进行研究和探索,学校大胆尝试,在评优评先等方面对首先试水的老师进行政策倾斜,并以“师带徒”方式,以点带面、全面辐射。学校组织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老师,成立“微课录制小组”,东北师大学科研人员通过网络实施远程指导,微课小组成员很快就成为微课制作方面的行家里手。
学校采用“以活动促应用”方式,在全校范围举行每位教师一节“智慧课堂展示课”的活动。通过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智慧共享,让教师主动认识活动、走进活动,最后成长为学校活动的牵头人和组织者。
效应三:改变传统学习方式
当传统课堂学习方式插上信息化的翅膀之后,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将不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这就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和知识的探索欲,并使自己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因此,教育信息化将带来教育的终身化、社会化和生活化。
基于上述认识,学校积极探索电子书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应用与创新,而电子书包的应用首先从建立学生的电子阅读习惯开始,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方式。学生习惯于阅读纸质的文章,因此,培养学生电子阅读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打破学生纸质阅读的原有习惯,更好地进行数字化和个性化学习。
在电子书包的移动设备终端下,学生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并发现课堂学习中的疑惑点,进而查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或通过与教师在线互动,让接下来的学习更加顺利。
效应四:改变传统教学过程
教育信息化赋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广泛的选择余地和更丰富的创造空间,每个教师都可以依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程度,选择和设计最符合学情的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学校独创的教与学“二平台、八环节”模式,则能有效地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二平台”是指“高效新课堂”和“阅卷易”——“两大”教与学的网络服务平台。借助“高效新课堂”,形成“微课助学”“合作互学”“重点导学”和“评价促学”等“四环节”,实现如下方面的教学特征:一是教学起点弹性化,二是学习进程个性化,三是教师指导具体化,四是课后学习兴趣化。借助“阅卷易”平台,形成课后自学巩固的“四环节”,即“精准命题”“科学诊断”“深度分析”和“巩固提升”,从而实现如下方面的教学特征:一是试题命制精准化,二是问题诊断具体化,三是查漏补缺个性化,四是知识构建系统化。
上述“两大”平台具有显著的独创性、创新性和针对性特征,全校师生每人一个账户,实现在线网络学习和教育教学资源云共享、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学生通过数据,从原有依赖教师的评价与指导,发展为对自己的學习进行数据化分析,从而促使自己主动和个性化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地提升自主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
在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已使得教育远超传统的意义,信息化也给教育带来全新的概念及其内涵。深刻认识与理解教育信息化及其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抢占这一制高点,对更新传统教育观念、变革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内容和传统教学手段等,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与作用。因此,教育信息化不仅仅是提高教育科技含量的技术手段,同时也必将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巨大动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第二十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