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临近,体育补习成热门?

2017-05-29

教育 2017年19期
关键词:家教中考体育课

请家教补数学、英语等文化课司空见惯,请老师教书法、美术、器乐等艺术特长也不足为奇,可你见过身边有人专请家教补习体育课吗?随着中考临近,有“短期内提高体测成绩”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更多的家长把注意力投向日益火爆的中考体育训练班。这类教育机构多宣称可短时间内提高学生体测成绩。据悉,参加训练班收费不菲,多以1.5小时一课时计费,5-10人的小班每课时收费150元,一对一私教更是高达300元每课时,家长、学生都不愿被体育拖中考后腿。

分数背后的体育家教热

“跪求引体向上训练方法!楼主只能拉一两个,只有一个月了!”“求经验!还有15天中考,长跑还差15秒才满分,现在练还来得及吗?”每年4月,全国各地的体育中考陆续开始,在和体育中考相关的论坛中,“初三党”企图“临时抱佛脚”的帖子最多,而评论中除了表达共鸣的回复,还有各大培训机构的广告链接。

“现在确实是行业中的旺季,但我们课程安排和招生不会放大,主要以一对一为主。在淡季,班次反而会比较充足。”北京某体育中考培训机构的教练唐超坦言,越临近中考,机构越“不爱招”,因为“时间短,成绩体现不出来”。

考生的“焦虑”与多地体育占中考总分分值比例的提升有关。在兰州中考体育满分50分计入中考总成绩后,体育成绩不好的考生和家长都急了,希望通过补习辅导提高孩子的体育成绩。而在成都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当地媒体发现,临近中考,专业的体育教练“供不应求”,而请体育家教通常为两小时一课时,费用在80~500元。

在北京,不少培训机构的教练,除了学生在校上课时间之外,其他时间基本上也处于满课状态。但唐超表示,这样的培训市场并非现在才有,2008年,北京便有几家机构和他们一起试水体育中考的培训,发展至今,“同行”在十家左右,自家教练也从“不到十个”发展为二三十人,“面向几百名参与培训的学生”。但与行业整体形势的上扬不同,唐超发现“学生的基础素质一年不如一年”,且“脾气越来越大、参与运动的被动性也越来越明显”。

在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看来,中考体育培训市场的火热与中考体育项目改革后家长和考生“蒙圈”的状态有关。以北京为例,2016年体育中考除了原有的長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实心球等基本项目外,“篮球运球绕标志物”必选项目也改为在“篮球运球绕标志物”“足球运球绕标志物”和“排球垫球”三个项目中任选一个。“技能要求增加了,但孩子的基础较差,自然会依赖于专业指导,而一旦创造了市场,就会趋之若鹜。”毛振明表示,在从正面角度去理解的同时,应注意减少选择培训机构的盲目性,“学生能多花时间参加锻炼总归是好事,只是,找到培训机构能否让孩子的体育技能有所提升,还要打个问号,教练的资质和能力很关键。”

据唐超介绍,目前教练主要由各大体育类院校在校或毕业后从事该领域工作的学生为主,还有一些体校的老师,退役运动员反而很少见。“对于普通学生来说,老师的运动能力和教学能力,后者更为重要。”在他看来,考生选择课外班,就是为了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但学生的力量、爆发力、协调性和柔韧性等,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只能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教授一些相应的技巧去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项目枯燥,能保证课堂氛围并最后带出成绩,就不错了。”毛振明表示,即便找到合适的人才,钻研教法、集体备课、提升教程的科学性仍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只是找一些体育学院的学生,上去就开始练,效果就要打折扣了。”如果市场不逐渐规范,后期就会有反应,“例如,花钱很多,不见效果,家长就会和培训机构产生纠纷。”

曾担任过中考体育家教的仔仔,就很少对家长“把话说死”。如果遇上引体向上一个都拉不起来的孩子,他会说:“尽量能帮你拉到四五个,加把劲拉到6个”,若基本能做到六七个的,则“努努力尽量拉个满分”,总之“要有规划,但不敢明确”。因为面对一群非专业的孩子,“防止受伤是第一位,不能强度太大”。在仔仔的印象中,来找他当“私教”的孩子有很多共性,“数学只扣了两分还叨叨半天”的学霸、小胖墩、小眼镜、游戏达人,他们更大的共性是“不爱参加运动,即便有的爱打球,也基本上没时间打”。但他发现,来进行培训并不仅是家长的意愿,“学习好的孩子也不想被体育拖后腿”,所以,在看似被动的态度下,学生也有很强的自主意愿,“关键要和他们玩在一起,消除了芥蒂,他们才会主动配合你完成动作,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果有学生参加中考体育培训,我除了担心教练是否专业之外,其他都比较支持,毕竟这说明孩子和家长都重视。”尽管所教班级学生在外参加体育培训的大多是学校不开设的项目,北京一中学的体育老师王芳对校外体育家教的兴起也并不排斥,但她认为,这与平常体育课的质量也有关系,“如果保证体育课的量,不被占用课时,学生在课上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项目,中考拿满分并不难。”可这取决于学校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唐超发现,从学生身上就能看出学校对体育的态度,“现在球类是足篮排三选一,但可以看出,有的学校或出于场地或其他原因,会特别‘排斥某一项目,甚至会统一让学生选择某相对简单的项目去练习,校与校之间的差别较大。”而即便学校能足够重视,40分钟的体育课一个老师教四五十个孩子,“也很难全顾过来”,因此,在他看来,家长和考生看中体育家教的,正是针对性和教授方法的多样性。

“中国的应试教育在不断往前移,提前一年或许更贴近运动规律,但同时也提前一年局限了孩子的运动范围。”对于中考体育培训市场,毛振明看到了应试教育思维及破坏运动规律等隐患,但他强调,学生更重要的是锻炼、增强体质、养成运动的习惯,“如果所有的学校都能开好体育课,就没有这些培训班的市场”,这正是理想论和现实论的博弈。“从理想状态来看,足篮排现在考核的项目对全体学生来说并不科学,篮球运得再好也不见得真正会打。但从现实角度,通过考试确实有促进学生锻炼的功能,至少他不得不多用两个小时来运动,这对活动量严重不足的学生十分重要,现在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不锻炼、体质差,解决了这个,才能回归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能用撬棍让学生动起来,多少是一种进步。”

考生家长临时“抱佛脚”:多考一分是一分

在孩子的教育投入上,多数家长不吝钱财。“我家孩子今年初三,眼看马上就中考了,可体测成绩还是达不到优秀”,焦急的郑女士是一位15岁男孩的母亲,她坦言“价格贵一点没关系,报名(参加体育训练班)的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尽可能地提高体育分数,多考一分是一分!” 面对家长“只要出成绩,贵点算啥”的“不差钱”心态,乐见其成的体育培训学校更是挣得“盆钵满满”。

“在学校达不到锻炼目的,不给开小灶不行啊”

孩子训练,有的家长就选择在一旁“督战”,廖先生就是一名学生家长,训练过程中,看到自己的儿子偷懒,他还不忘训斥两句。

比起还差一兩个月再让孩子“抱佛脚”的家长,廖先生显然准备得更加充分,他的儿子从寒假开始就报了一个中考体育班。而谈到报班的原因,廖先生也是颇为无奈:“孩子在学校达不到锻炼目的。”

“现在孩子每周有三节体育课,还有两天有学校组织的统练,但说实话感觉孩子在学校练得不怎么样,不给开小灶不行啊。”廖先生说,学校的体育课毕竟是一个老师对着四五十个学生,真正能专门辅导单个学生的机会很少,而自己的孩子本身就不太爱动,也不太受老师关注。而相比于体育课,统练是一个年级的学生都来操场活动,孩子就更没什么动的机会了。

廖先生在孩子初一时曾尝试报过篮球兴趣班,但孩子练了半年就不练了。“他的年龄比较尴尬,一起报初级班的都是三四年级的小学生,他在里面算大的,和别人玩不到一块去。和他一个年龄的孩子基本上之前都有过基础,上的都是提高班,他的水平又上不了。”

有了这次失败经历,廖先生也不强求孩子去培养什么体育兴趣了,转而让他去专心“学业”,直到孩子上了初三,即将面对中考体育加试这个难题,廖先生才又动了报班的心思,只不过这回他现实了许多。“别人说有这种中考体育班,我觉得报报也可以,要是在正式中考前因为体育先比别人多丢几分那也太亏了。”

未雨绸缪,初二学生也来“提前感受”

中考体育班,主要面向的自然是即将中考的初三学生,但在实际报班的学生里,竟然还有初二的孩子来“提前感受”。

高女士的孩子就是一名初二学生,据她介绍,这种“提前预习式”的报班情况在家长圈里并不少见。“我们家长有微信群,初二上学期有家长就说她家孩子在上一个中考体育班,好多家长都响应。”在带头家长的推荐下,高女士加入了一个名为“北京中考体育家长交流”的QQ群。“不加不知道,整个群里有1000多人呢!看名字几乎都是孩子的家长。”联系好教练和班级后,高女士就带孩子开始了每周一次的训练。“我们班人少,就两个,另一个孩子也是初二的。”

在高女士看来,虽然这个班的名字是中考体育班,显得有些功利,但社会舆论也没必要太过苛责。“中考要考的项目,像跑步、扔实心球这种,考察的是孩子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这种班就是要强化这些能力,对孩子本身也是有帮助的。”

专家观点:不要把体育测试当做应试手段

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家长为孩子扎堆报体育家教班,是不符合青少年身体发育发展规律的“集训”。短期的体育培训或许可以提高测试成绩,但对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是有限甚至有害的,不能把体育测试当做应试手段。同样,这也引起我们去思考将体育纳入中高考的意义。

北京市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校长林卫民:家教给我们的印象往往和功利性连在一起,它是应试的副产品,单纯为了提高孩子体育测试水平而参加体育家教训练是不可取的;同时,家教作为一种补偿性教育,能够兼顾孩子能力欠缺的培养,需要辩证看待。他建议,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兴趣、提高孩子技能水平的教育指导是提倡的,家长需把握分寸,给予孩子全方面的培养。

整理:本刊编辑部

猜你喜欢

家教中考体育课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体育课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
放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