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管理的思考
2017-05-27张莉
张莉
摘要:随着财政改革在我国的不断推进,事业单位货币资金总量的不断增长,新的经济情况不断涌现,但相关的制度法规没有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管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管理水平,确保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是当前需要给予充分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措施。尽管随着事业单位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些制度。但是,绝大部分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管理方面还存在较大缺陷,包括制度上的缺陷和执行上的不足等,文章分析了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相应的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管理:授权审批:牵制制度
事业单位是非营利性的组织,主要负责社会公益服务,它的货币资金主要来自财政拨款,不需要参与到市场的经营活动过程中,具有非经营性是大部分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的特点。所以,它并不受市场约束,导致许多事业单位对于货币资金的管理意识薄弱,管理不严格,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财务管理混乱,从而大大限制了事业单位有序健康的发展。
货币资金是指事业单位所拥有或控制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是每个单位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资产,很容易被占有和挪用,甚至产生一些舞弊行为。加强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的管理,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每个单位财务工作的重点。所以,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结合本单位的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建立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并采取合理的方式调度货币资金,进而维护国家资金的安全,保护人民的财产不受损害,并将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一)不相容职务分离不到位,内部牵制职能执行力弱
目前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尽管形式上有所分工,但是实质上不能按照要求严格执行,日常相互之间经常替对方做一些工作,职责混乱,出纳人员插手会计的工作范围,有的单位出纳除了负责现金的业务之外,还承担保管会计凭证和账簿以及稽核的工作等,一个人既管钱又管账。还有就是单位的记账人员与会计业务的审查批准人员、经办人员的职责权限划分不明确,不能做到相互分离、相互制约。有的单位甚至全部由一人负责整个业务的全过程,严重违背了会计基本原则。
很多事业单位借口没有更多编制等理由,不实行定期轮换岗位的制度,有的财会人员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往往一干就是20多年,以致一些违法违纪事项长期存在,给单位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岗位分离制度混乱,也无形中为贪污和挪用公款打开了方便之门,私吞公款、放贷投资等现象时常发生。
(二)印鉴票据管理缺乏严谨性
很多事业单位对于印鉴票据的管理意识不强,没有制定关于财务专用章、银行预留印鉴等重要的财务印章的管理制度,有的单位虽然有这方面的制度,但在日常也不按规定去严格执行,制度形同虚设。如不实行专人專项管理印章,而是由一个人保管全套印章,更没有相应的监管机制。票据管理不严格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对于空白支票、废支票的管理不够重视,随意摆放,没能形成规范的保管、领用、核销制度,管理上存在着很大的漏洞。
(三)货币资金监管流于形式
我国的事业单位传统上很长时间以来,是无偿的使用国家的补助资金,这就导致许多事业单位对于监督这一要求,思想上就存在偏差。很多事业单位的领导层普遍年龄比较大,并且受以往计划经济时代影响较大,监督管理的理念并没有在一些管理者中建立,以致现实中许多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人浮于事,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合理合法监管,对于本单位货币资金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一贯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并且,一些上级的审查监督部门对于事业单位的内部运营情况不够了解,使得货币资金使用的监督流程进行较为困难。对财务会计管理监督力度不够,监管不力。部分财务人员不能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在货币资金的运行过程中,出现纰漏。
(四)授权审批管理不严
货币资金管理未经适当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出现重大差错、舞弊、欺诈而导致损失。部分事业单位领导在货币资金业务审查批准过程中主观意识强,随意性很大,批准的权力集中于一个人身上。使用的资金往往也不按计划,对于一些超限额或重大资金的使用业务不能实行集体决策,制度上存在很大漏洞。
(五)忽视日常货币资金的清理盘点工作
目前,事业单位对货币资金的每日盘点很少有人主动去实施。以致出现收到现金不及时入账,现金出现体外循环的现象。现金清查工作不够重视,白条顶库现象也时有发生,
二、加强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管理的对策
货币资金的管理是一个单位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充分发挥财会部门在资金决策和管理过程中的职能作用,
(一)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及财务人员要加强自身的意识和培训
对于财务人员来说,会计工作不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也是一种神圣的职业,有严格的道德标准,这决定了会计人员是最好的货币资金控制执行者。每个财务人员都要充分认识到货币资金管理的重要性,自觉加强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定期参加职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能力,以适应改革及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领导干部要主动关注单位货币资金管理,同时严格要求自身,以身作则。
(二)要加强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和牵制制度
事业单位应该建立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包括财务主管、会计、出纳、内部审计人员等相关岗位,都要一一明确其职责、权限,争取做到相互制约。从而保证资金的安全。例如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票据管理,以及收入支出,债权债务的登记和对账等。
办理货币资金业务应配备合格的财务人员,并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定期进行岗位轮换,破除财务人员岗位终身制,并适时评价相关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格和能力。例如有的单位担心因为业务不熟练,如果换人就会导致差错率高,降低工作效率:有的单位一些收款凭据长时间不报账,少计收入,多计支出,直到金额巨大或轮换岗位才被发现等。所以。财务人员要定期轮岗,这样可以使一些长期隐蔽的违法犯罪行为被及时发现,挽回不必要的财产损失。而且实行定期岗位轮换制,还可以挖掘职工的潜在能力,培养职工全面的专业业务能力,成为单位的复合人才。
(三)建立严格的货币资金授权审批制度
事业单位应该对货币资金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明确相关的审查批准人员对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的控制措施,严格规定货币资金经办人员的職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对于不符合规定的申请,应该拒绝审批,尤其是一些性质和金额巨大的业务,还应及时上报,并实行集体审批、联签制度。
(四)加强发票、收据和印鉴的管理
事业单位在日常处理货币资金业务时,不仅要保证发票、收据连续编号,而且要善于利用编号的连续性,核对相关业务,并建立发票登记簿。出纳在签出每张银行单据时,都要将金额、用途、去向等记录在登记簿上,同时严格规定支票使用人也应在支票登记簿及支票存根上签名。对于作废的支票,应注明作废字样,一一登记,并在一段时间内妥善保管。同样对于收据,也要一样保管,设立备查登记簿,以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盗用,并把备查登记簿作为会计档案管理。
事业单位要制定印鉴管理制度,并予以执行。首先负责印鉴管理的人员,应严格遵守印鉴管理规定。财务印鉴一般不准外借。确因工作需要与他人使用。也应由科室负责人批准,并做备查登记。银行预留印鉴应分设专人保管,如由主管会计保管财务专用章,法人授权人保管单位法人或授权人个人名章。未经批准严禁在票据上签章。
(五)重视日常的货币资金清查工作
出纳人员应每天清点库存现金,并与现金日记账进行核对,存在差错,及时纠正,不把问题留在未来,提高工作质量。同时也防止“坐支”现金和“白条抵库”,确保账实一致,账账一致。
在现金盘查中,也要注意盘点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存根、作废存根和空白支票,并做详细记录。防止把作废的支票存根附在记账凭证后作为附件。
三、结语
事业单位数量多,体系庞大,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尤其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会计领域新情况新的经济业务的出现,加大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的管理的力度,确保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提高这部分资产的使用效益,进而保证事业单位为全社会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社会公益服务,是我们面临的刻不容缓的任务。
尽管现在货币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少,但只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改善,人人参与。共同努力,建立合理的货币资金管理制度,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管理问题会逐步改进,制度更加完善,为事业单位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