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倾听民族之声 感悟民歌魅力

2017-05-27王优

关键词:培养兴趣

王优

摘 要:本文列举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各种体裁的民歌的风格特征及其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民歌与地方方言的密切关系,相同相近地域音乐作品可以联系整合。戏曲音乐是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艺术瑰宝,在教学中对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帮助学生了解戏曲音乐的风格特征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使他们懂得继承祖国悠久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的意义。

关键词:培养兴趣;口口相传;激发情趣;发扬传承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3-083-2

一、感受民歌风格,培养兴趣爱好

小学各册教材中都收入了许多优秀民歌,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利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充分感受各种体裁的民歌的风格特征及其作用。例如:四年级教授台湾高山族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这首歌时,我先请学生观看高山族产生于生产活动的《杵舞》。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见过这种舞蹈,自然会生出很多“为什么?”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同时,这种导入还能使学生初步感知高山族音乐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由民族特色歌舞走进高山族,了解高山族能歌善舞的特点,学生自然会产生羡慕和喜爱之情,为学习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奠定深厚的感情基础,使他们懂得民歌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不可分。在教授江苏靖江民歌《打麦号子》的劳动号子曲调时,我让学生感受劳动号子在劳动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此音乐中各要素的特征。民歌的产生与方言、地理环境、民间风俗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课前我翻阅资料,学习各地方言,搜集各地风俗民情等,并结合民歌中的某些特性因素进行分析讲解。如教授苏州民歌《姑苏风光》时,请学生扮演船夫,摇起小船感受江南水乡的温柔,在分析此曲抒情流畅的旋律时,哼唱的时候思考,为什么这首歌唱起来能像江南的流水那样流畅又轻柔慢转?较规整的结构以及各种装饰音乐对民歌的风格所起的作用等。教师力求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重视民间音乐,在教学中传承

1.民歌中的韵味在“腔调”。

中高年级的教材涉及到民歌开始渐渐增多,要把这些作品唱好,教师在课堂上的演唱与学生的模仿对接非常重要,教师需要引导关注民歌与地方方言的密切关系,民歌口口相传的方法可以在课堂上活学活用。用好“腔调”会产生新的韵味。例如: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北国豪情》,山西民歌《掏洋芋》,首先,学生欣赏一首由“山西歌王”阿宝带来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谈话:“听了这样的作品,你有什么想法”?教师总结:“在他高亢低徊、苍凉悠远的歌声中,渗透着一股动人心魄的力量,可谓沁人心脾、情深至骨。”简介信天游的特征(一种节奏自由、旋律起伏较大,另一种节奏规整、旋律平稳),接着聆听教师范唱歌曲,思考:《掏洋芋》属于哪种形式的信天游?学生回答表现农民丰收喜悦的心情,继而跟录音模唱《掏洋芋》,体验快乐。歌词演唱中,对比第二单元《丝竹流韵》中南、北方民歌的特点,归纳“唱字北繁南简,节奏北促南舒,行腔北刚南柔”的南北差异。拓展部分让学生运用生活中的语言,尝试创作演唱和念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信天游”。让学生在一系列的音乐活动中感受北方音乐的风格,丰富他们的音乐体验,提高其音乐感知力和想象力。

2.关注民歌与当地方言的密切关系。

民歌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的劳动、生活密切相关,与该地区的历史、地理、风俗特色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各地民歌都带有鲜明的地域风格。民歌是群众自己的歌曲,群众唱起来自然是用的当地方言,如果用普通话来演唱民歌,可能损坏民歌的原汁原味。

课例:学习歌曲《五月五赛龙舟》,导入:诗意的江南引无数文人墨客题词作赋,由衷赞美。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歌曲和大家一起分享。1.完整聆听乐曲,初步感受乐曲情绪。师:范唱(苏州方言)生:聆听音乐,轻轻晃动身体划船状感受歌曲。2.再次聆听乐曲,了解乐曲旋律特点。师:提问:(1)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2)这种语言的特色是什么?(嗲嗲的、软软的)3.师小结:(出示课件)这就是我们江南地区的语言特色——所谓的吴侬软语,因软糯著称,其中,以苏州方言为代表。语调平和,语速适中,发音靠前靠上,这种发音方式有些低吟浅唱的感觉,较少铿锵,体现浓浓的古意和书卷气。想学一学吗?

(1)学歌词——《五月五赛龙舟》鹦鹉学舌:龙船会、放浜、轻轻摇、一声响、山塘。

猜一猜:放浜、打招的意思。五月五么 是 龙会,揽 船 摇放浜。(浜:小河)端阳锣鼓么 轻轻摇,沙拉 一声响。打一招呀 揽 船 放 浜,(打招:转向)再打个招呀 摇进 山 塘。

师指导学生用方言以“苏州童谣”方式进行说唱。

(2)学唱旋律——《五月五赛龙舟》师:诗人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苏州之美,美在小桥流水。让我们划起龙船,跟随音乐再次感受江南连绵的水波。(课件出示小桥流水画面、旋律线)生:跟伴奏音乐边划船,边轻声哼唱。(初次感受旋律)生手划旋律线跟着龙船行驶方向哼唱。(再次感受旋律)生跟钢琴划旋律线哼唱。(巩固旋律)

(3)学唱歌词——《五月五赛龙舟》跟琴学唱(学唱歌词)生自主提出问题,找出难唱的地方。师借机揭示一字多音的苏州民歌特色。

3.把握好广泛涉猎与深入体验的关系。

相同相近地域音乐作品可以联系整合,例如:设计为学生清唱河南豫剧《花木兰》中的著名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学生在课下很少听豫剧这样的戏曲,在课上听老师如此近距离的演唱豫剧则觉得非常新奇,唱完后,教师出示其中一句“将士们才能有着吃和穿”与《编花篮》中“朵朵花儿开得艳”相对比,让学生亲自对比演唱两句歌词,学生们认识到《编花篮》的创作采用了豫剧的唱腔,同时老师向学生进行文化渗透,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很多的河南民歌都采用了豫剧的唱腔,正因如此,使得河南民歌更具有河南地方特色,从而使其成为中国民歌大花园中独树一帜的一朵“牡丹花”。可以说,这节课在引领学生感受与体验河南民歌曲调风格特点上,教师步步为营,最终让学生有所获。

三、了解民族戏曲,激发审美情趣

戏曲音乐是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艺术瑰宝,音乐教师绝不能忽视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如果我们教师因为自己对这些艺术形式没有足够的认识,或者说因受个人兴趣爱好的局限而在教学中忽略了这些教学内容,实际上就是使学生失去了认识宝贵的艺术瑰宝的机会,所以重要的是我们音乐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并在教学中对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帮助学生了解戏曲音乐的风格特征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使他们懂得继承祖国悠久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的意义。

例如在上歌曲《对花》一课时,高年级的孩子知识面不断扩大,不再一味地追求书本上单一的内容了,特别是对一些民族、戏曲音乐,总是提不起学习兴趣,我带着“怎样能使学生把戏曲音乐表现得轻松自在呢?我首先范唱了一遍。由于这首作品生动,又兼有黄梅戏和歌曲的风格特征,加上我风趣的模仿,所以立即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我便抓住时机,利用这首短小的歌曲给大家介绍黄梅戏的有关知识,使他们有了初步的了解。启发学生在欣赏和哼唱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歌曲中所表现的内容、情感和浓郁的风格特征。同时,还让学生懂得民歌戏曲音乐都是作曲家在进行创作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更为我国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又例如在教授《采茶歌》这首歌曲时,作品极具越剧戏曲风格,让人听起来感觉非常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由于歌曲特别欢快,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加上有了一定的对越剧韵味的感觉,学起来很轻松愉快。不仅能把握住旋律的特点,也能充分表现出歌曲的情趣。在同学们对越剧的感觉稍有体会后再学唱这首歌曲,大家会更好地把握歌曲的味道,而且以此激发大家对民族戏曲音乐的热爱。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本歌曲,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通过以上这些方法,音乐课堂上学生们都情不自禁地摇晃着脑袋,一边跟唱,一边品味着其中的韵味,表现出了对戏曲音乐的浓厚兴趣。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要做到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用自己对于民族音乐的兴趣与热情去感化学生,其次,必须钻研教材,努力掌握民族音樂中各种艺术形式的风格特征以及它们所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力争用丰富多变的教学手段让孩子真正地爱上民族民间音乐。

猜你喜欢

培养兴趣
翻转课堂,培养兴趣,改善职高数学教学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浅谈如何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
以合理运动实践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思考
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浅谈初中物理启蒙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日记写作兴趣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