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阅读指津
2017-05-27朱文玉
朱文玉
欣赏本诗,我们应该读懂诗中之人。通常情况下读者应该先是借助注释,以及可以查阅的资料对诗人及诗中涉及的人、景、事有尽可能多的了解。本诗涉及之人为作者白居易,以及作者之友人元九(元稹)。因此,要理解诗情,两人的关系如何便成了读者必须首先弄清楚的。据史料记载,白居易与元稹一起登科,一起在朝任职,又在同年被贬,同年生子,相似的经历,一样的文学素养,把他俩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二人倾心相交三十载,相和诗篇九百章,两人的交情非同寻常,成为唐代文坛佳话,正因为如此,后人誉之为“元白”。
其次,欣赏本诗,我们要学会想象画面。这里需要提醒各位的是,想象画面不能“信马由缰”,而要“循规蹈矩”。通常情况下,想象画面可分为“三步曲”。第一步是“找意象”,就本詩而言,开头一二两句中“梧桐”“雨”“槿花”“风”等意象是比较容易找出来的。第二步是“找关键词”,“零落”“萧条”是构成“画面”的纽带,读者不难找出。第三步是“想象画面”,“零落”“萧条”显然是运用了互文手法,稍加思索。“秋雨连绵,秋风萧瑟,桐叶、槿花纷纷凋零飘落”的画面便能比较轻松地勾勒出来了。脑海里有了这样的画面,诗人当时的心境如何,读者应该可以略知一二。
达成了上述两个目标,仅仅是欣赏本诗前的“热身运动”。要真正地把握诗的主旨,揣摩诗人的行文思路、情感表达和写作技巧才是欣赏本诗的重中之重。
因此,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是我们必须首要关注之处。诗歌开头两句“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极力描绘了秋季甫至、秋意却浓、桐叶凋零、槿花衰败的萧瑟之景。先声夺人,既交代了与元九分别的时节,又为全诗奠定了凄凉伤感之情感基调。面对这凄凉的景色,诗人怎能不联想到二人过往的美好,别后的凄凉,未来的不定(就像这飘落的槿花)?伤秋之情、伤别之意、别后之思油然而生。
本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间手法的运用也值得我们玩味。我们姑且不谈开头的实写景物,中间的虚构境况,单是“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一句就让人回味无穷。此句表面上写的是诗人假设友人问自己“为何不相送?”,诗人自己回答“心到青门东”,是虚写。换个角度来看,诗人这样写,又何尝不是诗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就这点来看,应该又是实写。因为二人的感情非常深,彼此了解对方,诗人当然会自责,当然会假借元九之口抱怨自己啊。如果换位思考的话,诗人自己也肯定会责怪元九“为何不相送”。也正是这么看似不经意的一问一答,诗人内心深处“不要说我没有送你离开,我的心已经随你远去,倘若我去送你,我又如何忍心与你分别”之曲意被表达得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本诗写景、叙事、抒情等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更是值得称道。诗的前八句景中有情,景中有事,事中有情,情景事交融,虚实相间,步步蓄势,到了“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之句时,诗人把观景后的伤秋之情、分别后的落寞之情、独处时的抑郁之情推向了高潮。最后四句“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对比衬托,直抒胸臆:在本人看来,人生在世,不求朋友成群,但求知己一人。外面的世界再富庶繁华,知心人不在身边,我的内心也如空城般孤寂!言有尽而意无穷,让读者在体味完诗人对元九的绵绵不绝之深情的同时,定然会不知不觉地产生情感上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