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山秀水华石山
2017-05-27陈有仓
陈有仓
这些年,我不止一次地与文友们驱车登临翠绿欲滴的旅游景区华石山。那山、那烟云、那水,深深地储存在我的脑海里。
面包车载着我们从县城出发,沿109国道拐过几个弯,途至小高陵村向南驶去,远方阳光灿烂,云铺深壑,紫遮危岩,峰峦犹如刀剑,嵯峨直指青天,华石山已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再复前行,我们便到了华石山脚下,车再也无法前行,我们只好下车步行进入华石山的山谷中。眼前疯长的草木炫耀着生命的灿烂。金露梅、银露梅、水晶晶花等开满四野,脚下疏松的草地踩上去软如地毯。远处峰峦叠嶂,群峰如列屏,苍苍茫茫。沿着狭窄陡峭的山径蜿蜒而上,荆棘丛生,不时有轻云擦肩而过的感觉,仰视山头,奇形怪异的动物状的山石呈现在眼前,活灵活现,盘踞而立。有的石峰上雄狮傲立,直视前方;有的石峰上猴子攀岩,寻找猎物;有的石峰上仿佛被一把锋利无比的长剑从高至底直劈,留下了一个陡峭平滑的剖面,猿猱尚且难攀,人唯有望壁兴叹了!
周围轻云缭绕,绿草如茵。峰顶有飞瀑跌落,若遇隆冬,一道道冰溜垂挂在石上,使石峰越发显得高峻和锋利。那莫名的山岚,从石罅间渗透出来;从山壑里卷涌出来;从混沌的阳光中泄漏出来,若隐若现。忽而有如抖开的壮锦,阳光下,五彩缤纷;突然有风过峡谷,卷涌起千堆雪,更有如一幅天山的牧羊图!站在这里,我们仿佛站在一幅巨大且笔墨浓重的油画面前,无论是翠山是溪流是飞瀑是藤蔓,全由斑斓的色块组成。那种夸张的明暗对比,那种真实的线条凸现,让我们惊叹不已。华石山山石嶙峋,异峰峻峭,具桂林春山之秀,备西岳华山之险,传黄山之神韵,存泰山之气势,实乃得天独厚。
继续前行,呼啸的山风和飞流直下的溪水的撞击声有如美妙的天籁之音。岩石上寄生着各种苔藓,虬状的山涧,藤条如网。间或随风飘来细的、发丝似的水珠,真个似雨非雨,浸肌凉爽。满山的浓绿,染游人一身翡翠。满沟的飞瀑,變换着姿态。飞瀑下的水深约数米,撂下一块石头,会发出“嗵”的响声。一头扎进滴水渗溢的“水帘洞”,冰凉凉的,在与孙大圣的对话中,众猴的喊叫声回响在耳边。从仅容纳一人行走的石罅中攀岩而出,眼前是一片静山静水的开阔地,盘腿坐在铺锦叠翠的芳草地上,双手合拢在嘴上大声吆喝,声震山谷,余音袅袅。天,顿时近了;云,就在头上。静坐在这里,没有了世间车马的喧嚣,亦没有了人间的百忧烦心。心如止水般地看乱云飞渡,群山肃穆且昂起了头,似高古的哲人显示着大自然神秘的力量和恒定不移的意志……
不知不觉中,天色暗了下来,极目远方,大山灰蒙蒙的,湮没在氤氲蒸腾的空气里,蓝盈盈的天幕上繁星闪烁,空寂的山谷中晚风轻轻地吹着,近处的溪水声依旧汩汩,半空中不时传过一两声夜归的鸟鸣声,瞬间劳顿的华石山沉睡了……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年选》,有删改)
阅读赏析
作者按照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由低到高的空间顺序游览了华石山,文笔优美。文中多处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华石山的山石嶙峋、云雾缭绕、溪水险急,使读者如身临其境,表达了作者对华石山美景的赞叹之情。
思考练习
1.文中写水的句子非常多,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并稍作赏析。
2.说说“近处的溪水声依旧汩汩,半空中不时传过一两声夜归的鸟鸣声,瞬间劳顿的华石山沉睡了”一句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并说明其作用。
3.现在有些不法分子,偷盗林木非常猖獗。对此你有何看法?